趴窩了吧?
找不到地方充電了吧?
被困路上了吧?
知道燃油車的好處了吧?
知道電動車有多不靠譜了吧?
如果你是新能源車主,那么在這個春節的回城途中,你一定會聽到類似這樣的嘲諷。
“黑電動車”是當下中國汽車市場上的定期發作的“頑疾”,每到各種節假日,癥狀就更明顯。
今年的春節假期,還出現了河南、湖北等地大雪導致高速受阻這個X事件,新能源汽車看上去更加值得“黑”了。
那么,新能源車是不是真的這么不靠譜呢?
1、新能源車是不是真的有“續航焦慮”?
新能源汽車有沒有續航焦慮呢?
當然有!
這一點無須諱言,絕大多數的高速服務區都有加油站,你甚至在羅布泊無人區都能找到加油站,而充電樁運營商雖經百般努力,距離這樣的水平依然相差甚遠。
中國的春運,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周期性人口遷徙,2024年春運人員流動量預計將達到90億人次,不少人在短短幾天時間內跨越千里。
而目前高端的電動汽車,理想狀況下續航里程也就是700多公里,顯然是不夠用的。
其實大多數的燃油車,一箱油也跑不了1000公里,但關鍵是,燃油車加油太快了,幾分鐘的事兒,而電動汽車充電,目前即便快充普遍也要30分鐘左右。
在車流爆發的春運期間,這30分鐘一耽誤,可能會導致你回家晚30小時。
而且這還是在有充電樁的地方,不少邊遠地區,可是連充電樁都沒鋪開呢。
為什么一到春節,社會上關于“電動車不靠譜”的議論就會爆發性增長呢?
原因很簡單,春運這種比較極端的用車環境,將電動汽車充電難、充電慢的缺點展現得淋漓盡致。
2、續航焦慮是怎么產生的?
續航焦慮是目前新能源汽車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
這個其實很好理解,車的主要用途是代步,智能化程度再高,坐進去再舒服,你跑不起來也白搭。
新能源汽車的續航,主要由電池決定!
簡單來說就是,電池越大,跑得越遠。這跟燃油車的續航一樣,跑多遠取決于你的油箱有多大。
一款小車,不可能塞進去80L的大油箱;同樣的道理,一款小型電動汽車,它所能搭載的電池容量也有一定的上限,這是汽車的物理特征決定的。
不停地擴大電池容量,或者通過改進化學性質的方式去提升續航,短期來看都不太現實。要想解決電動汽車補能的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在充電基礎設施上下功夫。
但飯要一口一口地吃,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除了數量不足之外,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還會遇到一些商業上的問題。
舉個例子,怎么樣才能保證春運期間高速不堵車?
很簡單,把全國所有高速都擴建成雙向12車道,但這個成本太驚人。
春運或者其它節假日的電動汽車用電,具有明顯的潮汐特征,它只在特定時間內爆發,一年中絕大多數時期的車流量都沒這么大,就算高速服務區的場地足夠,充電樁運營企業也不可能按照春運的標準去建設充電樁,因為那樣會導致大量的充電樁閑置。
所以,充電樁不夠用這個事兒,只能慢慢解決。
不出意外的話,2025年的春運,電動汽車的續航焦慮問題還會存在。
3、新能源汽車是否真的不靠譜?
因為續航里程不足,所以判定新能源汽車不靠譜,這是不少鄙視電動汽車的人的基本邏輯。
但這個邏輯真的成立嗎?
首先,新能源汽車的綜合性能遠超同級別的燃油車,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
更低的用車成本,高度的智能化,豐富的娛樂功能,這些燃油車都不具備,續航里程,只是眾多性能指標中的一個。
其次,續航里程不足這個問題,是不是真的這么夸張呢?
其實仔細想想,春運期間,有什么東西是不緊張的嗎?
不但充電樁不夠用,飛機、高鐵也不夠用;你春節期間去旅游,會發現酒店客房也不夠用。
那么在平時呢?
根據上海市權威機構發布的調查報告,上海市居民在市域內平均通勤距離約為9.5km,而且通勤距離超過7km時,大部分人就會選擇軌道交通。
目前售價7萬多的比亞迪海鷗,續航里程就達到了305km,假設用戶每天的用車里程在50公里,它它也基本能滿足一周的用車需求。
也就是說,目前主流電動汽車能夠覆蓋大部分的日常用車場景。
如果需要跨省、跨市出行,可能會有點麻煩,但充電基礎設施是在不斷擴張的,想充電而找不到充電樁的情況會越來越少。
真正麻煩的地方在于,現有的充電基礎設施,滿足不了那些突發性的、短促擁堵期內的急切用電需求,例如你有急事兒需要半夜駕車出行,而這時你的車又剛好沒電,30分鐘左右的充電時間就顯得太漫長了。
不過這種情況也在逐步緩解,2023年開始,800V高壓快充快速普及,小鵬G9、問界M7等主流車型已經可以做到5分鐘補能200公里,隨著充電速度的提升,續航方面的焦慮會大大緩解。
更重要的是,純電車型只是新能源汽車的一種,如果用戶真的經常有臨時緊急用車、高頻次跨城跨省用車的需求,可油可電的插混車型和增程式電動車型也是不錯的選擇。
春運期間充電樁不夠用,或者西北大環線上找不到充電樁,這些都不能成為新能源汽車不靠譜的證據,因為春運一年只有一次,西北大環線也并不是誰都要去走一遭。新能源汽車,只能先滿足大眾需求。
4、新能源趨勢會不會改變?
如果你留意過就會發現,每到逢年過節,質疑電動汽車的聲音就會大量出現,五一、十一、春節以及其它各種假期,各路媒體就會集中產出一批質疑電動汽車的文章。
但這些都是新能源汽車發展過程中必然會出現的問題!
鮮為人知的是,汽車工業發展的早期,車主都是要在車上自帶工具箱的,那時的汽車時不時就趴窩,需要車主自己修理。
真正擺脫這種東西,也就是在福特T型車帶起流水線生產的潮流之后。
而且,現在很方便的加油站,也不是從天而降的,也是一步一步完善的。
乘聯會數據顯示,2024年1月份國內新能源銷量達到68.2萬輛,同比增長76.2%,看見了沒,人人都知道新能源汽車的麻煩,但這擋不住大家買買買。
假如你真的對電動汽車心存怨念,或者對油車留戀不舍,其實也很簡單,燃油車,在中國并沒有禁售。
結束語:
不出意外的話,春運結束之后,關于電動汽車不靠譜的言論就會消失一段時間,到清明或者五一假期又會死灰復燃,不過,汽車市場向新能源轉型的趨勢是不會改變的。想想看,有多少人,會因為一場春運,而決定買不買哪一款車呢?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二師兄玩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219991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