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出自今年3月,國資委對中國三大汽車央企(一汽、東風、長安)的新能源汽車發展節奏的點評。
在剛剛過去的3月,國資委的此番點評,一度引發車圈的廣泛關注。因為同時國資委表示,將對這三家車企的新能源汽車進行單獨考核。此舉,被市場解讀認為,國資委對這三家車企的新能源進程,其實是不滿意的。
就當大家將目光,紛紛投向這三家車企新能源表現的同時,稍微敏感的人士也終于開始理解,原本臨近退休的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為何自今年以來,在公眾場合“性情大變”展現出強勢的“進攻性”了,在這一改國企領導穩重風格的轉變背后,或與其個人的肩上墊著的沉重發展壓力不無關系。
朱華榮,可能真的“急”了。
長安的新能源表現并不及預期
從時間軸來看,朱華榮在汽車圈引人側目的舉動,最早源于去年底。
2023年12月12日,阿維塔科技在沒有任何預兆的情況下對外宣布:長安汽車黨委書記、董事長朱華榮擔任阿維塔科技董事長。伴隨這一變動,譚本宏不再擔任阿維塔科技董事長兼 CEO,將轉任長安汽車黨委副書記。
這一變動,猶如在車圈里投下的一顆深水炸彈,引發了廣泛關注。
首先,在傳統車企中,無論是國企還是民企,集團董事長對子品牌親自掛帥都是一件十分罕見的事。而更關鍵的是,1965年出生的朱華榮,當時距離法定退休年齡僅剩下不到兩年時間。也就是說,作為一個即將可能退休的一把手,朱華榮完全可以借著這兩年長安還不錯的業績,選擇功成身退,安穩的度過最后的任期。正是有這一背景,讓朱華榮的舉動格外顯眼。
從當時阿維塔面臨的情況來看,長安汽車旗下的高端智能電動車品牌,整個2023年的銷量僅為2.77萬輛,與10萬輛的既定目標相差甚遠。銷量慘淡之下,他的掛帥,被認為是救場之舉。
但實際上,朱華榮雖然已經擔任阿維塔董事長,但是到目前為止,阿維塔 CEO 的職位目前依舊是懸而未決。同時,在阿維塔發布的官宣消息中,長安汽車副總裁王孝飛也將協助朱華榮,在公司企業經營、重大項目推進、關鍵業務運營等方面開展工作。有分析認為,這一人事安排或表明,盡管朱華榮擔任阿維塔董事長,但由于更需要對長安這艘大船負責,長安汽車副總裁王孝飛即將在阿維塔扮演的角色,或是更接近于 CEO。
從這一系列跡象表明,朱華榮親自掛帥阿維塔,很大的意義是釋放出長安重視新能源發展的信號。而結合3月國資委的喊話,對于長安點名表露不滿,作為一把手的朱華榮有沒有壓力,也是顯而易見的。這或許,也是朱華榮突然如此重視新能源發展的重要原因。
攻擊合作伙伴、否定華為智選車模式
而進入今年1月,朱華榮再次成為車圈的焦點,這一次則是因為其“犀利”的發言。
今年1月,朱華榮在每年固定的全球伙伴大會上接連發表的過激言論持續發酵,引發輿論關注。
在會上朱華榮透露,為實現與華為更強的利益捆綁,去年11月雙方簽署投資合作備忘錄,擬成立一家合資公司,華為將公司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業務的核心技術和資源整合至新公司。
但有意思的是,朱華榮又同時表示,“這個行業怎么這么糟糕,我是憤怒地說了三個‘遙遙領先’。我們應該有我們的底線,明明就幾十萬塊錢的車,非要說上千萬。”“這個行業確實卷得很厲害,發布產品做廣告沒有底線,我覺得非常糟糕,所以我還是希望我們的合作伙伴應該有基本的價值觀,不要誤導我們的消費者,是領先就領先。”
上述言論,字里行間之間,明眼人都知道,朱華榮指向的就是余承東和問界。
同時,朱華榮還進一步解釋了長安汽車為什么不和華為合作智選模式,他表示,長安的戰略,做汽車一定要有自己的品牌,不能是別人的品牌。“其他模式我認為是有問題的,我們采用的HI模式是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任何時候出了問題,長安負責。”
可以看到,在對華為這個合作伙伴的態度上,朱華榮似乎表現出了“愛恨交織”的復雜情緒,暗暗流露出對這一合作伙伴的不滿。
與此同時,朱華榮還沒有放過供應商,不講誠信,漠視法律,違反合同合約。朱華榮稱,“在新能源產業上長安汽車處于虧損狀態,但產業鏈上其他企業有百分之十幾的利潤,這是不公平的。”
可以說,對于一個國企領導來說,像朱華榮這樣發出攻擊性言論的,可以說十分罕見。而像這樣,犀利點評合作伙伴的行為,更是被網友調侃是一邊吃著華為的飯、砸著華為的鍋。
但如今看來 ,對于長安汽車來說,朱華榮這些具有攻擊性發言的背后,是其面臨的高銷量增長壓力。2023年長安汽車總銷量雖同比增長,但仍落后于行業平均增速,也未完成年度銷量目標。
此外,長安汽車自主品牌新能源的占比也落后行業整體的新能源滲透率。根據中汽協數據顯示,2023年國內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達到了31.6%,但長安汽車的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并不高,2023年全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占公司總銷量的比重約為18.6%。
所以,這些信息結合在一起,似乎一切都說的通了。
或許可以這樣理解,朱華榮是一個不想“躺平”有事業追求的國企領導,明年他或將正式退休。而如今,他治下的長安,雖然整體形勢,在各國有車企中,尚算不錯,但從趨勢角度,在代表未來確定性方向的新能源領域,長安的表現其實并不突出。甚至說,相比市場存在掉隊風險也不為過。
而對于即將退隱一線的朱華榮而言,面對此景,他或許真的有點著急,因為他交出長安,就其未來發展而言,留有隱患的伏筆。這或許正是讓他性情大變的關鍵,在國資委考核的現實壓力和治任企業的長遠隱憂,以及個人事業追求下,或許他真的很想趁著在任的最后一年,盡可能為長安更多的留下些什么,盡管這一切可能真的很難.......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動勢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225141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