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界S9發布價格已經24個多小時了,今天車圈里的一大關注點就是這車的大定訂單,但2500臺讓很多人失望了。
對比問界M9上市2小時就公布訂單破萬的速度,享界S9的數據遲來了很久,2500的數字也驗證了一些網友的想法——即使背靠華為和北汽,享界S9也無法把BBA拉下神壇。
從昨天下午到現在,網友們對于享界S9能不能搶奪BBA三大豪華巨頭的市場份額展開了激烈討論。
主要觀點有兩個:一個是,享界S9無法對BBA 56E(寶馬5系、奧迪A6、奔馳E級)造成威脅,因為華為和北汽的品牌力打不過BBA;
另一個是,享界S9純電版無法對BBA 56E造成威脅,月銷量能到3000就算成功了,但享界S9如果推增程版,那56E就危險了。
總之,低配39.98萬元,頂配44.98萬元的享界S9,上市后沒有取得像問界M9那樣的關注度,即使它的配置和M9基本一致,價格比M9還低。
有了“高端”“純電”“轎車”這三個限定詞,享界S9的命運變得有些艱難,但不妨礙這是一款性價比很高,產品力受到很多人認可的好車。
01
享界S9,BBA豪華轎車的勁敵
享界是繼問界和智界之后,華為車BU戰略的第三個品牌,由華為和北汽合作成立,S9則是這個新品牌的首款量產車型。
無論價格還是配置,享界S9都是沖著三大傳統豪華品牌BBA來的。
在豪華性上,享界S9對標BBA的78S(寶馬7系、奧迪A8、奔馳S級),在價格上,享界S實則對標的是56E(寶馬5系、奧迪A6、奔馳E級)。
享界S9是一臺中大型豪華行政級轎車,長5160mm、寬1987mm、高1486mm,軸距3050mm,比奧迪A6和奔馳E級還要長。
按照歐洲的尺寸標準,享界S9屬于D級車。余承東解釋稱,這車的尺寸之所以做得這么克制,是因為要兼顧操控,讓這臺車更好開。
享界S9配備華為最新的途靈底盤,這套底盤技術之前應用在問界M9上,而且也受到了M9用戶的好評。
從一些試駕過此車的網友的反饋來看,享界S9在操控方面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的。
與BBA的某些豪華車型相比,享界S9的風阻系數更低,享界S9是目前全球量產豪華轎車里風阻系數最低的車型,為0.193Cd:
零百加速也更短,享界S9的零百加速只有3.9s:
剎車制動距離的表現也現更優秀:
靜謐性方面的表現也更突出:
與此同時,作為一臺轎車,享界S9并沒有因為操控犧牲了內部乘坐空間。享界S9的空間利用率達到了67%,車艙內部有效空間比奔馳S級和寶馬7系更大。
除此之外,在BBA引以為傲的豪華性方面,享界S9也做到了“人無我有,人有我精”。
在人們的傳統認知里,“開寶馬坐奔馳”,奔馳是D級豪華轎車里乘坐舒適性的標桿,但余承東表示,“享界S9會成為D級豪華轎車的新標桿。”
因為享界把零重力座椅搬進了享界S9里,這是行業內收款配備零重力座椅的轎車車型,座椅支持12向電動調節,腰部調節角度最大可到108度,膝蓋可調角度可到128度,通風、加熱、按摩等功能也一應俱全。
在隱私方面,享界S9配備側向、后向、頂部電動遮陽簾,還有360度聲學泡沫和雙層夾膠隔音玻璃,可以做到前后排空間的隱私保護。
此外,享界S9還配備HUAWEI SOUND卓越系列音響系統,配備25 個揚聲器,支持 7.1.4 聲道的環繞聲場,系統功放達2080W。
用余承東的話說,這套系統真正讓低音震撼,高音甜美,音質效果超越了傳統豪華品牌的柏林之聲、寶華韋健等音響系統。
總之,在豪華性配置方面,同價位56E車上有的,享界S9也有,甚至某些方面還做得更好。
而在新能源汽車擅長的智能化方面,享界S9的表現,對BBA豪車而言,簡直是降維打擊。
智駕是華為的強項,享界S9配備華為智駕ADS 3.0,能夠實現端到端的智駕,即具備環島通行、車位到車位的智駕、停車場到公開道路、公開道路到園區道路等實用功能。
比如遠程泊車功能,類似大家熟悉的手機APP遠程控制車輛尾門開關一樣,ADS 3.0支持遠程泊車,比如需要緊急挪車的時候,你不用親自到場,通過遠程泊車功能可自動幫你挪移車輛。
不過,筆者在某些媒體試駕體驗視頻中,看到了享界S9從“一個車位到另一個車位”全程無接管智駕失敗的情況。
但這并不代表這套系統不行,還是提醒大家,當前的智能駕駛還不能做到真正的自動駕駛,還是輔助為主,使用過程中切不可完全將駕駛權交給車輛放任不管。
智能車機方面,享界S9配備華為大模型,讓車機系統像一個小搜索,比如你開車去西藏玩,可以通過語音指令讓車機幫你找飯店、酒店等。
除此之外,作為純電車型,續航至關重要,享界S9兩款配置車型均配備800V碳化硅平臺,搭載100度寧德時代三元鋰電池包,MAX的CLTC續航為816km,Ultra版的CLTC續航為721km。因為800V平臺的加持,享界S9在五分鐘內可增加200公里續航。
總結來說,就車輛本身的特性來說,享界S9的表現不輸BBA,但問題是這個價位的消費者想要的不只是一臺車而已,更多的是面子,而這需要強大的品牌力支撐。
在目前的汽車消費理念里,享界S9背后的華為和北汽的品牌力無法碾壓BBA,這也是網友們對享界S9銷量比較悲觀的主要原因。
02
享界S9成與不成要看“華為”的品牌力
對于自主品牌來說,行政級豪華汽車市場里充滿了機遇和挑戰。
2023年中國行政豪華汽車市場的自主滲透率僅為8.3%,每100輛行政豪華車里面只有8輛是自主品牌。
然而,高端純電是塊難啃的骨頭,享界S9不是第一個沖進這一細分市場的轎車,早在2021年,蔚來ET7就進入了這個領域。
42.8萬元起售的蔚來ET7,從2022年春天開始交付,至今賣了3萬輛,巔峰時期的月銷量只有3000來輛,今年上半年的最好月銷量只有1098輛。
而56E光2023年就分別賣出了13萬輛、18萬輛和14萬輛,月均1萬多輛,今年6月份三款車各自的銷量也都超過了1萬輛。
這意味著,享界S9若要撼動56E的地位,月銷至少要有1萬輛。
縱觀整個高端新能源汽車市場,40萬以上售價的純電車型里,不僅轎車難賣,SUV也同樣難賣。
以銷量還不錯的蔚來ES8為例,這款車今年上半年六個月里,每個月的銷量都不足1000輛。
單從銷量上看,在40萬以上的細分市場里,表現最好的車型是騰勢D9、問界M9以及理想L9,但是這三款車都是帶著油箱跑的混動車型,而且還都是SUV或者MPV。
你可能會說,問界M9都成功了,享界S9相當于M9的轎車版,一定會成。
但是,一個不容忽略的事實是,問界M9是SUV車型,還是混動,而且在M9之前,理想L9已經將這個市場打開了。
就像曾經的理想ONE打開了增程家用SUV的市場,后來的問界M7只是照貓畫虎,利用華為的品牌優勢,在產品力和性價比上下了些功夫,于是才有了今天這個局面。
因此,在很多消費者的認知里,問界M9搶奪的是理想L9的市場,“M9搶的就是理想L9的市場,L9在內部空間、智駕、宣發、駕駛性、洗腦力和豪華感上都不如M9,自然是讓M9咬下來一大塊,這個市場目前就兩家競爭。”
但是,在高端純電轎車市場里,還沒有一款像理想L9這樣的車型將這個市場完全開發出來,所以高端轎車市場依舊是BBA的天下。
因此,一些網友將享界S9不能大賣的原因歸于它是“純電轎車”,若要搶占56E的市場,還得上增程版。
不過,也有網友提出不一樣的觀點,他們覺得享界S9會成功,“不要懷疑‘華為’這兩個字在目標客戶心中的份量,買問界M7和問界M9的人里,有多少是沖著華為去的!”
蔚來ET7之所以沒有成為爆款,說到底還是品牌,論產品體驗,蔚來ET7不比56E差,甚至智能化等某些方面的體驗更好,但是品牌力打不過BBA。
而華為在這方面的信仰,一定是比蔚來強的。
還有一個原因,蔚來ET7和享界S9其實對應的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用戶群體,前者的用戶群體會更年輕,后者的用戶群體顯然年齡會更大點。
但是,對于華為來說,這部分大齡用戶才是享界S9真正的意向用戶,他們中很多人會為華為的品牌力買單。
“買的都是沖著華為,M9的熱銷已經說明同價位的鴻蒙智行品牌認可度不低于BBA了,甚至在某些程度上是高于BBA的。”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動汽車用戶聯盟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240665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