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電動網(wǎng)】(特約作者 世紀末的魔法師)現(xiàn)在江淮iEV五代車的銷售相當火爆,相比之下我的四代車就顯得冷清多了。由于產(chǎn)能限制,五代的到車周期在某些店要排到兩個月之后,而四代車在降價到5.99萬之后,又增加了鋁合金輪轂配置,堪稱占號神器,這就讓很多車友徘徊不定,在上次拿到五代車做極限測試的時候(工況80全程空調(diào) 江淮iev5極限續(xù)航211.4公里),順便也跟我的四代進行了對比,希望給購車的朋友提供些參考,更加理智而準確的選擇適合自己的車型。文章的最后,還有給江淮提的一些建議,廠家有心的話希望看到最后哈。
江淮iev4與火爆人氣iev5超細致對比"="" alt="">
一、外觀部分
1:“嘴”與車身顏色。在這點上我對這個五代大嘴就不發(fā)表看法了,大家看到顏色比較多的是白色和灰色的,看著會凸顯一些,可以嘗試嘗試紅色和棕色的看看,個人覺得顏色能左右一些看法吧。四代感覺嘴比較平常,并沒有突出之處,比較老款的油車,顏色更多的是白色和灰色,可以看看紅色和藍色的。
2:車身、車型。四代略顯矮小一些,四代車身顯平(前面略翹),五代屁股稍顯翹一些,顯著前面低一些。四代這個情況主要因為電池在后部,前艙比較空,五代是正向開發(fā)的,電池在中間也就不影響前后,屁股翹點應(yīng)該是最初這么設(shè)計的。當然還有車身流線,五代比較明顯,也就看個人愛好了。車型大小來說,五代要寬要長一些,都有具體數(shù)據(jù)我也就不多說了。
3:充電口和其他。充電口就在外觀部分說吧,慢充四代在左后,五代在前嘴標處,快充四代再右后,五代在左后。其他什么軸距啊我也就不嘮叨了也不很懂,以下圖片是具體的數(shù)據(jù)對比,大家可以參考下。
二、細致部分(非駕駛部分)
這部分分為兩塊來說,一個是駕駛的細致部分,一個是非駕駛的部分,先說非駕駛。
1、玻璃和雨刷器。從左右車玻璃來說,五代的玻璃比四代要大一些,乘駕視野好一些,當然曬的面積也會更大一些。雨刷器部分四代是有骨的,五代用的無骨的,我覺得無骨好一些,我的四代車也換成無骨的了,雨刷效果要比有骨的好些,個人感覺有骨不太好用,不過這都可以換,也不算事。
2、喇叭和轉(zhuǎn)向燈扳手。四代喇叭尖亮一些,五代低沉一些,個人更喜歡五代的喇叭,我的四代有時在小區(qū)里開輕按喇叭都會嚇別人一跳。轉(zhuǎn)向燈扳手的話,個人五代要比四代要松,開車時按照平時開四代習慣的撥轉(zhuǎn)向,很多次把遠光也撥開了。
3、輪胎和安全氣囊。輪胎具體這個我也不太懂,我是知道輪轂要大些,車胎要寬些,具體的要大家了解了。安全氣囊四代并沒有配置,五代有進行配置,作為五代能夠上100km/h速度的車型來說,駕駛者一定要系安全帶,安全氣囊配置還是有必要的。四代未配置我認為是個短板,有礙但不是大礙,要隨開隨系安全帶,安全帶作用還是非常大的。
4、前座及高度。前座的話坐著和四代有些區(qū)別,感覺四代坐下會窩著一些,屁股位置要低一點,五代的話基本沒有這個感覺,用個簡單的比較吧,四代是稍向下坐的話,五代是平著做。因為五代車較四代高的緣故,個人覺得五代坐的時候高一些,更舒服一些,比喻的話也是一個向下坐一個平著做。
5、后座及高度。后座的話也和前座差不多的感覺,不過可能是因為五代電池組位于下部的原因,放腿的地方,四代放腿的深度要舒服一些,深度更深,五代放腿深度要低一些。
6、內(nèi)部寬度和前后長度。這個方面我和我愛人或者我母親在乘坐時能明顯感覺到五代比四代寬,主副駕之間的距離要大些,具體寬多少沒具體量過,估計也就幾厘米吧,五代更舒服一些。后座也一樣,坐倆人或者三人會寬敞一些。前后長度,前座感覺沒什么區(qū)別,從后座看就稍明顯些,在前座兩車調(diào)成差不多的情況下,后座五代比四代前后空間要大些,坐著也更舒適。
7、車內(nèi)鎖和行駛中自動落鎖。四代的車內(nèi)鎖很簡單,鎖上后你得揪那個鈕才能讓全車鎖開開,五代略有改進,鈕改為了塊狀,且由肩膀位置改到了把手旁,依舊是主駕控制全車鎖,單獨打開某側(cè)門鎖更加簡便。自動落鎖方面,記得沒錯的話四代是在20-30km/h車速之后自動落鎖,五代是在40km/h自動落鎖,具體方面,大家可以在試駕是細細感受下。
8、儲物空間。就說前排的兩個方面吧,一個是防水的位置,五代明顯要多于四代,相比于四代僅有一個的防水位置,五代有五個,分別位于主副駕側(cè)斗各一個、中間部分兩個小一個大。另一個是放小物品的地方,五代改進了四代主駕左手邊沒有放置小物件的地方,四代通透的部分變?yōu)榱四軌蚍胖眯∥锲返牡胤?例如煙和火,我開四代時候只能放在側(cè)斗中),主副駕間特意設(shè)置了放置卡片類地方的槽,相比四代,改進非常多,很實用。中控臺下檔把前放物品的地方基本一致
9、中控臺和倒車雷達、影像。中控臺不用比較大家也就能看出來了,第一點,四代原配的只是收音機,原車配有倒車雷達,根據(jù)需要自己花錢加液晶屏和倒車影像,五代的話隨車配好了液晶屏,融合了倒車影像、雷達,就單單使用收音機、藍牙和車輛情況來說還是可以用的,不能說好也不能說不行,但是話說導航使用效果個人覺得不理想,當然語音作者沒有試過不能說好與不好,就這點來說,我覺得還是五代要強不少。第二點,空調(diào)的控制鈕由四代的旋鈕式改成了擬人化的點觸式,具體調(diào)節(jié)情況信息在液晶上顯示。這點拋去偶爾觸點不好用來說,五代比四代提升不少,洋氣了至少。
10、空調(diào)使用。對于空調(diào)的使用,四代無法設(shè)定溫度的情況在五代上得到了解決,方便了不少,而且風擋控制更為精確,吹風模式基本沒有增加。有個未證實的情況,五代似乎可以在充電的時候使用空調(diào),在夏天冬天充電尤其快充會舒適很多,不知是否如此,需要大家認證一下了。
11、儀表盤。相比四代簡陋的儀表盤(給作者一種在10年前那時車的感覺)五代有了根本的變化,當然作者也發(fā)現(xiàn)了些許其他品牌車的影子,效果來看還是可以的,科技感上來了,雖然沒有革命性的全液晶(當然沒有幾個車現(xiàn)在配了哈)。話說里程清零的鈕放到了左側(cè)大腿前的部分,和ECO的按鍵并排,減少了像四代按多了就和邊上的塑料版摩擦出痕跡比較難看的情況,不過卻有些不很方便。簡潔的左右側(cè)電池溫度顯示、剩余電量顯示,中間車速里程等的顯示和下部輸出回收值的顯示。
12、大燈。五代LED日行燈配氙氣大燈在同價位甚至稍高價位的電動車型里是沒有看到的,和四代比我就不用說了,晚上開確實亮堂不少,話說五代不習慣的就是白天用遠光頻閃提醒時候,因為聽朋友提過遠近一體的頻閃問題不太敢用。另外這個led日行燈還是很智能的,車輛啟動的情況下拉起手剎后,led燈就滅了,放下手剎時才亮著。
13、電池、電控和SOC。對于電池和電控想必大家聽到的應(yīng)該更多,我就不多介紹了(不過聽力神的朋友說他們只為五代提供了部分電池,我也疑問其他部分電池是哪家提供的呢),對了電控,個人認為五代的華霆動力更好一些,而且在SOC上面表現(xiàn)的更加準確,不像很多四代一樣存在SOC掉電、低SOC值(25%以下)時掉的厲害的狀況。[page]
三、細致部分(駕駛部分)
1、油門(也可以叫電門哈)。相比于四代油門比較軟的情況,有些時候加速的時候經(jīng)常踩一半多,五代要硬很多,給油的體驗要舒服很多,也更貼合油車的體驗。作者最大的感覺就是開完五代之后馬上開四代,感覺這油門非常不得勁,跟有問題一樣,不太適應(yīng)。作者有時會經(jīng)常開很多油車,開完四代再開油車的話,踩油門都是很小心翼翼的,生怕踩多了,五代更貼近油車的油門,但是還是要軟一些。特點: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留心,在輕點油門時候,是基本沒有電流輸出的,這點五代和四代基本一樣,希望車輛進行滑行或者不介入動力回收的話輕點油門即可,不過也需要開的時間長了體驗出來度。
2、剎車(包括動力回收)。第一點,先拋開動力回收部分說說剎車,前后剎車類型就不說了,都是前盤后鼓,電車剎車最后的部分是純剎車,從我體驗的情況來看,五代要明顯比四代硬,以至于最開始拿到五代車的時候有時踩大了基本剎停了,不過特別說明,在低速狀態(tài)未介入動力回收時,兩代車都要踩到一半左右才能介入剎車,會感覺有些軟。這方面的剎車感覺,我覺得五代要比四代強,改進了剎車的“力道”。第二點,說說動力回收,這點四代五代區(qū)別較大,四代在松油門后會有一個輕微的動力回收介入(-2A—6A左右,根據(jù)車速不同會有不同),車速不會明顯下降,有點類似發(fā)動機制動下坡的感覺,在踩一部分剎車后,介入稍微強烈的動力回收(-15A--30A左右,根據(jù)車速不同會有不同),能夠明顯降低車速,但是有限,有時到測速區(qū)發(fā)現(xiàn)超了幾邁減速時候不很理想,偶爾還會帶一點剎車,五代在ECO模式下動力回收有點類似剎車的感覺,松開油門后自動根據(jù)速度進行介入,操控好的話基本可以當剎車使,尤其在接近拍照區(qū)時,能很快的降速下來,但是不能像四代控制動力回收大小(雖然是智能控制動力回收的,但有些時候降速還是稍微有不舒服的),不過也可以直接選擇D檔開,動力回收就沒有那么強烈了,同時也就不能得到那么大的減速效果。從動力回收上看,個人認為五代強于四代。特別說明:有些五代車友反映踩剎車的時候有竄的感覺,實際是輕踩剎車時的有個范圍是不啟動動力回收的,也就是和輕踩油門那個類似,所以整個過程從松油門-踩剎車過程中要過這個過程,所以會感到有些竄的感覺,四代由于從油門后動力回收不強,在踩剎車的過程中就不會有明顯的趕快。最后哈,前后剎的類型我就不多說了,都可以看到,具體怎么樣我也不是很懂,大家可以查查看或者問問搞車的。
3、方向盤操控。這個部門的話分為兩塊來說,低速和高速部門(以80km/h為分界吧),在低速階段,四代和五代的方向盤是比較活的,細比的話四代要比五代靈活一些。在高速階段,四代的方向盤依舊比較活,而五代卻變的穩(wěn)很多,也可以說是個人感覺,開四代上了80km/h尤其是90km/h以上的話我一般是雙手扶方向盤,稍有些擺動的話車輛就會偏,而我開五代的時候依舊可以單手操控(當然這個是危險駕駛的哈)很穩(wěn),包括開到100km/h時依舊如此。
4、車輛穩(wěn)定性。也是和方向盤一樣分為低速和高速部分來說(以80km/h為分界),在低速時,直線穩(wěn)定性四代五代基本差不多,而拐彎的時候五代就能顯示出正向制造與底盤在中間的優(yōu)勢,用一位四代車友的話說,盤橋有時30km/h多點都感覺有點快,而五代強很多。在高速階段即使四代坐滿四人,在上了90km/h之后能明顯感覺車有點飄,但是五代在一人駕駛100km/h時候都還是很穩(wěn)的,環(huán)路的大彎上五代感覺明顯比四代穩(wěn),方向盤修正基本很少。
5、工況與續(xù)航。續(xù)航這方面我分開講吧,這條內(nèi)容是不開空調(diào)的,把空調(diào)單放下面一條說。很多朋友包括作者在內(nèi)開四代走遠途的時候經(jīng)常是看著電流來開的,掌握了技巧和限制速度之后(一般不超過20A,最高速度在60-70km/h之間)不開空調(diào)工況上到170km以上甚至190km(開到接近0%)都是可以的,一般情況下是在150-160公里的,而五代并不能看電流具體輸出值,只是大概的能量豆(雖然能夠通過中控的車輛情況看輸出功率,但那是開車時挺費勁而且不現(xiàn)實的),根據(jù)作者的測試和車友的使用結(jié)果,五代的續(xù)航要高于四代加了四度電后(拋開其他不說)的續(xù)航的,在普通模式充電(此種模式下電量充滿)情況,eco駕駛模式,能達到180-200km(剩余10%電量,堵的情況較多的話在會再減少點里程)??刂戚敵瞿芰坎贿_到第三個豆(這個狀態(tài)下時速可以上到80km左右),210km以上甚至220km都是可以的(剩余百分之10電量),如果控制在四代那個60-70km/h速度,還會更高。但是五代和四代有一個重要區(qū)別,這個也是我通過之前的測試數(shù)據(jù)看出來的,四代在80恒速的耗電量要高于堵車的情況下(不大腳跟車剎車,好好順車流速開),而五代在80恒速的耗電量要小于堵車的情況下(同前),很多五代車友的數(shù)據(jù)也基本證實了這點,很多開遠超過廠家公布續(xù)航的朋友很多時間是在能夠保持恒速的情況下。這點就是五代和四代的區(qū)別,來個不恰當比喻吧,四代更適合堵在路上,五代更適合跑在路上。
6、空調(diào)與續(xù)航。這點僅說冷風了,因為得到的車友暖風數(shù)據(jù)較少就不進行說明了。個人感覺,在四代開最低冷度第二檔風速和五代設(shè)定25度第二風速的時候,五代開空調(diào)的續(xù)航里程影響稍微小一些,我個人的數(shù)據(jù)四代開空調(diào)工況80剩10左右大概開130-140公里左右(剩余百分之10以內(nèi)),五代(普通模式充電,eco模式駕駛,能量輸出不到第三格)開空調(diào)工況80剩10左右大概開180公里左右(基本同樣的路況能經(jīng)常維持恒速80也有時候堵車,五代開空調(diào)時間稍比四代長些),相差50公里高于四度電的范圍,個人推斷五代空調(diào)對續(xù)航影響更小一些。當然堵車的情況并沒有算上,那個情況兩車狀態(tài)又不同,這部分供大家參考。
7、乘員與續(xù)航。這點的話就拿三口之家來算,根據(jù)五代和四代的駕駛比較,在同乘3人時,續(xù)航均沒有明顯影響,基本看不出什么差別。
8、手剎。說點次要的吧,話說這個手剎,個人感覺舒服多了,對比四代噶啦啦啦啦拉起手剎的聲音(開了時間長了之后越拉越高有點像出租那種感覺,雖然緊緊手剎也能解決,但我自己包括建議別在非迫不得已情況下讓他們動,具體我就不說了),五代止步于噶啦啦,手剎的做工感覺好了點,當然拉著也稍微硬一些
9、檔位和檔把。分為兩塊來說吧。第一是檔位,檔位設(shè)置沒有變,前進D空擋N和倒車R(五代駕駛的ECO模式通過單獨按鈕啟動,沒有放在檔位中,在按下ECO按鈕后,再掛D檔就默認ECO模式了),掛檔方式有很大區(qū)別,倒車四代是檔位向下,五代是按住按鈕向前推。前進的話四代是向左,五代是向后拉一下。掛空擋四代是放回N的位置,五代是向上或者向下拖拉一下就行。掛檔上,這倆車的特點一樣,除了啟動之后第一次掛檔需要踩剎車外,其他時候也就不用踩剎車掛檔了,這個問題我會在文章最后的建議里面說。第二是檔把,四代比較傳統(tǒng)的普通檔把,沒什么大特點,簡單易用吧,五代用了雞腿式的檔把,有不少車型都在用,看著挺高大上,耐用度和故障率稍微高些,做工也不是那么好。
10、啟動和關(guān)閉。四代和五代沒有區(qū)別,啟動都是擰到自檢然后再擰到ready,此時并不用踩剎車,關(guān)閉也是直接擰就行。五代并沒有出現(xiàn)令人期待的無鑰匙啟動,預(yù)留的地方可能是給下一代車或者后續(xù)上市的油車版預(yù)留的。
11、加速性能。說起兩車的加速性能,也就不用具體的比較了,從電動機的功率和扭矩看,五代都高于四代,具體駕駛的時候也是這個樣子,起步加速五代要比四代強,在中速狀態(tài)下,五代超車加速更順暢一些,上了80km/h之后,兩車加速都顯的疲軟些,不過五代在100km/h以上依舊還能發(fā)力。
12、蠕動。蠕動部分來說,五代并沒有非常明顯的改進,只是反應(yīng)時間較四代短了,蠕動的勁稍微強了那么一點,就坡來說,松開剎車的瞬間都會往后溜一下,雖然一般坡度溜一下然后就能停住往前走,但是還是很瘆人的,都得松開剎車后馬上給腳油門。
四、充電情況
1、利用插座慢充。雖然標配的都是16A的三項車充線,但是兩代車的標準充電電流不同,四代車的電流在(2千瓦時以內(nèi))10A以內(nèi),五代車在(2.8千瓦時左右)13A左右。四代可以通過16A轉(zhuǎn)10A插頭輕松在普通插座上充電,五代聽車友實驗也可以通過16A轉(zhuǎn)10A 插頭在普通插座上進行充電,但是充電功率會比在樁上慢些,不過會對原有插座用線的質(zhì)量是個考驗。普通插座來說,方便度四代會更方便些,不過建議啊,不管四代五代,盡量用16A的插座。
2、利用公共電樁慢充。江淮自己的簡易樁就不說了,江淮四代五代北汽150晨風都能用。公共領(lǐng)域根據(jù)筆者之前的測試情況,五代的慢充在國電和普天的樁子上均適配,四代的話有一部分車因為配線有問題的原因,在公共樁會慢充不了,包括筆者的車一直就不能在公共樁上充,而有些車友的就能用,用五代的線試了之后發(fā)現(xiàn)能充了,是線的問題,新的四代僅小部分存在公共樁慢充不成的情況,最早貼字之后的四代這個問題較多,五代不用擔心公共慢充問題。
我的四代換了五代的充電槍之后,第一次享受了公共慢充樁
3、利用公共電樁快充。四代的公共快充樁適配率:國網(wǎng)全系快充經(jīng)過不斷調(diào)試后,現(xiàn)在已經(jīng)達到均可以用(除了小部分樁個別車問題會有跳或者沒法沖情況,之前三優(yōu)樁充一會跳的情況作者經(jīng)過親自測試已經(jīng)基本解決),大部分普天快充樁可以使用(一代樁有兩個不行,二代基本沒問題,二代半有地點不行)還有石化和北京京滬高速路的樁可以正常使用。在夏季充電正常情況下(溫度不是過高),soc80%之前大概10KWH(電流大概30A左右),80%-85%會逐漸下降到8KWH左右(電流逐步下降到25A)85%-80%下降到6.5kwh左右(電流逐步下降到20A),90%之后,下降到5KWH左右再緩慢下降(電流15A后緩慢下降)。冬季快充功率會根據(jù)電池溫度不同降低不到一半以內(nèi),溫度越好速度越快。
五代的公共快充樁適配率:相比四代的基本完美適配,五代要遜色一些,也跟五代快充的高要求有關(guān)。1、國網(wǎng)部分、現(xiàn)在萬馬樁(電流過一會直接上到75A,部分五代直接斷開連接,75A遠高于廠家設(shè)定的最高充電值)充電不正常、金宏威樁(之前是充一會就斷,基本也沒充上,電流不正常。根據(jù)消息,好像廠家的人調(diào)好了,不過我沒有測試,那時馬連道這個點樁故障率太高,而且修的很不及時)充電不正常,其他經(jīng)過作者本人親測和車友測試均可以正常使用(個別樁個別車可能會有問題,還有一些操作的問題,例如能瑞的樁要很使勁插到頭才能連接)2、普天、中石化和其他運營商的因為時間原因作者并沒有測試(普天測試的兩個點因為電樁通訊原因沒有試成)。3、北京境內(nèi)京滬高速充電樁,有問題,車友反映每充一度電就斷,無法正常使用。關(guān)于充電功率,五代較四代有很大差異,四代是開始充電后直接上到最高充電功率上,五代則是不然,在充電最開始會有一個過程,電流從3A左右一直上到35A左右,然后在到3A慢慢爬升到35A左右,之后穩(wěn)定在35A,這個過程大概20分鐘,能充進去2度電大概。之后的充電soc80%以內(nèi)時候,大概12kwh左右(電流基本在35A左右),80%-85%這個階段時候,會逐步下降到9kwh左右(電流逐步下降到25A),85%以上還會持續(xù)緩慢降低(因為沒有測試數(shù)據(jù),我就不再描述了)?,F(xiàn)今看快充便捷度,五代遜于四代,不過會隨著廠家和相關(guān)廠商不斷調(diào)試后慢慢改進。
五代使用國網(wǎng)萬馬樁快充,此時電流已經(jīng)驟升至74.8A
總體來說快充情況,四代好于五代。
4、充電模式。四代快慢充只有一個自己的模式,就是默認充到滿。五代快慢充有五種模式,長程模式、普通模式、長壽模式、低溫模式和定時充電,前三種分別充電110%左右、100%、90%左右,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情況進行選擇。
[page]
五、意見和建議
說起給五代和下一代的意見和建議,其實有很多在車友的網(wǎng)絡(luò)溝通中都能得到,我也針對自己發(fā)現(xiàn)的綜合部分車友的意見說出來,小問題和小觀點都有。
1、大嘴。這個五代的大嘴,從一爆出來五代的照片之后,大家的反響都是很大的,首先矛盾的聲音就體現(xiàn)在這個嘴上,不過一直吵吵到最終現(xiàn)車到店,大嘴依舊沒有改變,當然這個嘴也影響了很多人的選擇,但是超高的性價比讓很多朋友稍顯為難的接受了它。話說在現(xiàn)在車型款型短缺,價位差別較大的情況下這么任性是沒問題,但是以后呢?江淮君好好考慮下吧,畢竟現(xiàn)在是以用戶為導向的市場,吸收吸收廣大用戶聲音,畢竟不少的車友還給它的嘴設(shè)計了設(shè)計改進的樣子。
2、英文與中文。雖然現(xiàn)在絕大部分車的車內(nèi)按鈕都是英文的標識為主,但是我覺得像某些特定或者特別設(shè)置的按鈕,能否增加些中文標示,即使不噴涂上用塑料透明紙印好貼在按鈕上以后可以撕下也行,減少車友部分用車的困擾。(筆者駕駛某品牌車時,面對一堆鈕某些鈕的作用實在沒有弄明白也不敢瞎按,翻回來看的網(wǎng)站評測才明白的)例如很多車友對于預(yù)約充電那個鈕不很了解,之前經(jīng)常有車友不慎按了那個鈕導致充電充不上,還有作者由于英文不太好,在半猜半疑結(jié)合中英翻譯的基礎(chǔ)上找到了小里程清零。
3、儀表盤。作者只說說五代車的儀表盤吧,測試車剛拿到時候,因為儀表盤的問題(經(jīng)過店內(nèi)修理發(fā)現(xiàn)的問題所在,作者最初以為關(guān)門那個觸點有問題),一直顯示左側(cè)門未關(guān)閉,導致全程駕駛到店內(nèi)維修時無法看到車速的問題,當然最后更換儀表盤后問題解決。這點上江淮可否改進下,多的就不說了。
4、四代的慢充和五代的快充。說到這個,包括作者在內(nèi)的早先部分四代車友依舊處在無法在公共樁上進行慢充情況,經(jīng)過測試之后發(fā)現(xiàn)是線的問題,這點上廠家可否考慮解決下我們這部分人的問題。五代的快充還是被吐槽的比較多,畢竟新車安樁有些過程,有些車友就需要到公共樁上快充,比起別的某些車快充嗖嗖的外加充著沒問題的情況,五代在部分品牌樁上的遭遇就讓車主尷尬很多,憤憤在QQ上吐槽,當然隨著電動網(wǎng)點亮中國活動的進一步開展,會把問題暴露出來,現(xiàn)在所知國網(wǎng)快充樁萬馬充電速度過高75A部分車直接跳,部分車能以這個速度充,金宏威之前是不能沖最近沒有車主測試,京滬高速的許繼樁充一度就斷(一個車友信心滿滿的準備高速天津帶著女友玩去,結(jié)果就停止在馬駒橋了灰灰回家了),還有個別三優(yōu)樁已經(jīng)充趴下了幾輛五代了(文化區(qū)供電所黑頭的樁,車還能繼續(xù)充電,但是走的話走不了了,顯示請到4s店修理)這個問題就要江淮君好好解決了,話說,上市前就要把這個車在快充樁的匹配測試好調(diào)好,希望以后的“5S”和“6”代吸取五代的教訓吧。
5、檔把的問題和充電槍未拔依舊能開車走的問題。話說這個事也是最近看到了幾次車友的反映,反映倒檔不好掛的問題,還有一個車友的倒檔壞了(后來這個車友直接把檔把卸下來自己給修好了),不過拆開之后發(fā)現(xiàn)做工比較糙,這個問題江淮君要注意下。說說充電槍未拔依舊能開車走的問題,老四代、新四代和五代均存在著結(jié)束充電后在充電槍未拔的情況下車依舊能開走的情況,之前已經(jīng)有幾位車主把自己的充電口乃至充電樁扯壞的情況發(fā)生。新四代在慢充完成后連接燈和充電燈均滅,車可以直接開走,老四代及時慢充完成后連接燈依舊亮著,要拔槍后等一會才能開走。這個問題希望江淮君考慮進行改進下,畢竟很危險。
6、更接近油車的體驗。因為作者經(jīng)常駕駛不同的油車,每次開完油車再開電車和每次開完電車再開油車都要很謹慎好好的適應(yīng)下再大腳開。話說不僅是開車的感覺,開車的習慣也希望江淮君調(diào)成和油車的體驗。例如:打火踩剎車、踩剎車換擋、松油門的蠕動更像自動擋油車且保證不溜車等。這樣對車主來說利大于弊吧。
7、對后車危險的五代ECO動力回收。話說ECO模式的動力回收在某些情況下是比較帶勁的,速度下的很快,有些類似剎車,某些時候也能取代剎車了,但是但是,這個時候其他車是在踩剎車的,車后尾燈是有顯示的,而咱們的車并沒有顯示,雖然很多類似車型都存在這個問題,但是我希望江淮君進行解決一下,在回收減速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后剎車燈亮起來,不僅對后車負責,對自己的車也減少危險的發(fā)生。
8、其他其他。細節(jié)的作者就不細說了,很多車友也都通過各種渠道反映過了,例如導航好用度、中控的按鈕的靈敏度,白色內(nèi)飾的耐臟性等等,很多都是細節(jié)的東西,有些也許用到的很少,但是也還是比較影響用戶的體驗的,希望江淮君好好注意下。
9、增加以用戶為導向的研發(fā)。猶記得作者在半年多前和部分車友一同參加的某車企委托某調(diào)查公司做的詳實的調(diào)查(歷時4個小時,當然也給了三四百塊),其中很多調(diào)查內(nèi)容在日后實車生產(chǎn)出來之后確實按照導向進行了改進,例如檔位,續(xù)航與價格等等,并邀請車友到車場對已經(jīng)生產(chǎn)出來的試驗車輛進行實車靜態(tài)和動態(tài)體驗(再次給予一千大洋,絕對大手筆去做)。作者亦參加過某些車企委托調(diào)查公司的調(diào)查,里面的內(nèi)容都突出了以用戶為導向。我想江淮君這點要改進改進了,不是說用主流的就好,也不是用廉價的就好,而是用未來消費者想要的。
到了結(jié)尾的時間了,絮絮叨叨有點多,希望本文對大家選車有幫助,有些說的細有些說的粗,有些也是個人的一些拙見,希望大家見諒與理解。有相關(guān)的問題大家也可以通過各種網(wǎng)絡(luò)平臺進行交流,有很多的熱心人會幫著大家一起。也希望新車主對車有更多的包容、理解,很多問題也許就在使用手冊中得到解答,也希望江淮君能夠負責的解決問題,改進優(yōu)化,傾聽消費者的心聲,希望準備購車的朋友細細比較綜合自身情況選擇到最合適的車輛。
最后最后嘮叨一句,我只能算是半個江粉,這半個是我粉它,另一半是它不粉我,當然江淮不進步的話我的下一輛車也會投向別的品牌,哈哈不過此粉非彼粉,對于其他品牌我不會用變色眼鏡來看待,最終希望的是新能源的發(fā)展,自主車企新能源的發(fā)展與彎道超車。
來源:第一電動網(wǎng)
作者:世紀末的魔法師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39336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wǎng)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yōu)楸疚牡恼鎸嵭院椭辛⑿载撠?,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ǎng)。本文版權(quán)歸原創(chuàng)作者和第一電動網(wǎng)(m.155ck.com)所有,如需轉(zhuǎn)載需得到雙方授權(quán),同時務(wù)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wǎng)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lián)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fā)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wǎng),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