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緊湊型電動車,不考慮國家和地方補貼,官方價格要到20萬左右。可是,自主品牌的一輛緊湊型汽油車能買到10萬就不容易了。
巨大的落差反映了一個關鍵問題:電動車省去了傳統的發動機和變速器,價格卻又貴了一倍,這些錢用在哪兒了?
都花在電池身上了,基本上,電池會占據電動車1/2的成本甚至更多。
電池就不能做便宜點么?這是不是暴利?
7月11日,作者帶著疑問,參加了寧德時代新能源公司舉辦的公開課,也參觀了工廠和研發中心。
寧德時代新能源(CATL)
業內人士對于寧德時代或者CATL應該算比較熟悉的,但對于普通車主,可能還很陌生。
ATL,位于福建一個不足40萬的小城市——寧德
寧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Amperex Technology Limited,簡稱ATL)主作消費電子鋰電池,其中,Amperex是Ampere(安培)和Excellent(優秀)的組合。它的子公司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ATL)主作動力電池。2015年,ATL做到了消費電子鋰電池的全球前三,CATL則做到了動力電池的全球前三,僅次于松下和比亞迪。可見它們在業內的巨大影響力。
意外的是,這么大體量的公司,竟然位于福建寧德,一個城區人口才40萬的名不見經傳的小城市。
從福州機場,驅車大概一個半小時,就能來到寧德,說遠倒也不遠,一個半小時對擁堵的大城市來說也就是一個單程上班的開車時間。據說,很快就會有連接福州和寧德的軌道交通。
始于技術,成于為大品牌配套
ATL成立于1999年,之后它趕上了消費電子蓬勃發展的好時機。2000年,國內手機迅速普及,ATL憑借更大的容量,更便宜的價格,迅速在市場上站穩腳跟。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ATL哪來的產品優勢?這其實源自一個鼓氣的電池專利。
那是他們從美國貝爾實驗室購買的一個隱藏了致命缺陷的專利。全球二十幾家公司都購買了這個專利,但事先都沒有意識到這個致命缺陷,就是反復充放電后電池會鼓氣變形,不能繼續使用。花巨款買來的專利根本不能用,公司創始人曾毓群并沒有選擇退縮,他帶領技術團隊,對電解液的配方進行重新設計,竟然真的在很短時間內就研發出了不鼓氣的電池成品。這也是全球二十幾家購買了專利的公司中,唯一一家解決了這個致命缺陷的公司。
隨后,一家全球性電子消費類公司在2004年找到ATL供應電池,而且訂貨量一下就是1800多萬個,ATL從此走上快車道。
截止2016年3月,ATL的電池全面進入全球出貨量最高的前五的手機品牌。
歷史有著驚人的相似
一直在聊ATL做手機電池的事兒,看著好像有些走題,但現在馬上就要回到動力電池上來了。
2008年,ATL就開始動力電池的制造,并陸續給國外的一些小車廠提供配套。2011年,ATL的動力電池部分獨立出來,成立了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CATL)。一開始,CATL還有15%比例的外資,目前,CATL已經是一家純粹中資的企業。
汽車動力電池,從形狀上分三類:圓柱型、硬殼型、軟包型。CATL主要研制生產軟包型動力電池。
與華晨寶馬的合作,CATL又在動力電池方面積累了充分的經驗
CATL的發展過程和ATL有很多相似之處。在發展初期,就吸引了華晨寶馬的合作意向。但把意向轉化為切實的訂單并不容易,這對CATL是機會,更是挑戰。華晨寶馬提出的電池系統的規格書,就達到了700頁之多。但CATL花費大量人力物力,消化吸收了這些規格書,更研發和制造出了符合要求的產品。我們現在知道,雙方合作的結果就是華晨寶馬的之諾,它上市至今電池運行效果良好,無疑也令華晨寶馬方面非常滿意。
7月11日,我們也見證了華晨寶馬方面負責生產的高級副總裁到訪寧德CATL,雖然雙方還沒有透露進一步的合作車型和合作機會,但我們可以猜測雙方應該在推進更大范圍的合作。
電池的成本不在于結果,而在于過程
參觀過無數汽車工廠,對無數機械手的表演早已麻木,”區區”一個電池廠的參觀想必不會震撼到我。
生產工廠的高大上并不足以震撼我,倒是面積更大的研發中心讓人印象深刻
的確,工廠沒有震撼到我,即便它的生產線已經實現了高度的自動化,反而是它的研發中心震撼了我——只研發中心,就由6棟相互連通的樓組成,講解員也抱怨式地開玩笑:不是老員工,在里面轉一圈絕對會迷路。里面布滿了我們看不懂的各種儀器,各種測試設備。
研發中心,才是CATL核心競爭力產生的地方
一塊電池的材料和加工成本,可能并沒那么大,但如何匹配這些材料,如何設定加工工藝,才是其中的關鍵,才是成本所在,才是核心競爭力。
一個土豆蘋果就能產生電力,但真的要去驅動汽車,要求就很高了。比如能量密度、充電速度、高低溫性能、循環性能、安全性能等等。要把這些要素都綜合起來達到可用標準,就涉及到正極、負極、電解液、隔膜等等材料的研究。我們平時常說的什么三元材料,什么磷酸鐵鋰,還有什么鈷酸鋰等,這些只是電池正極材料的分類而已。
冷/熱/水/火/刺,無所不用其極
研發和測試是很難獨立開的,從電芯到模組,再到整個電池包,每個階段都要在研發階段保證它的性能指標,每個階段也都要做安全的驗證。
參觀的時候,正值南方暴雨,不少地方受到內澇困擾,甚至有電動大巴車遭到水泡而著火的消息,這無疑是電動車行業很敏感的話題之一。CATL也承認這樣的大雨是對電池質量的一場大范圍實際現場測試,但他們卻放心自己出廠的電池的質量。這自信,來自企業自上而下對安全的重視,來自對每個出廠的電池在保質期內的質量保證和責任,而不只體現在為每個電芯打上一個可追溯唯一碼。
電池模組需要進行的驗證項目,有些是企業自己額外增加的測試
電池包和整個系統的驗證項目,也有企業額外的增加項目
要為全球企業提供配套,企業需要通過不同地區的認證
結語
電池的安全是不可逾越的紅線,CATL的這個觀念我深表認同。
我們的電動車步子可以慢一點,電池的價格可以貴一點,但我希望它們是足夠安全的。希望電動車所有產業鏈上的企業,也都有這樣的共識。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國舜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44407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