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迷奸一区,国产小仙女视频一区二区,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成人app,久久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97精品 ,天天干天天骚天天色,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不卡一区二区,www.szjiaye.cn,亚洲欧美v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1. 首頁
  2. 大牛說
  3. 百度扔下中子彈,組建全球最大無人駕駛生態,洗牌開始

百度扔下中子彈,組建全球最大無人駕駛生態,洗牌開始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無人駕駛,作為戰略意義的“天王山”,同時控制全球人工智能、智能汽車、共享出行、快遞物流和車聯網等近百萬億產值市場的制高點。任何國家,一旦在這場產業大戰中失利,將從21世紀大國隊伍中被淘汰出局。尚留在舞臺上爭雄的,只剩下美國、中國、德國、日本。

全球范圍內無人駕駛生態的合縱連橫在高速推進,全球無人駕駛產業鏈的“熱戰”正在全面爆發。對無人駕駛產業主導權的爭奪,已從原有的單打獨斗,逐步過渡到以國家力量為后盾的產業生態鏖戰。

任何企業,沒有在生態系統中找到自身定位、在產業分工體系里占據有利地形,將被趕出競爭舞臺。

中國AI巨頭百度,繼宣布了無人駕駛的apollo計劃后,再次放出大招。這次他沒有固守老巢等待谷歌聯盟的扣關,而是主動出擊海外市場,聯手全球第一大和第二大汽車零部件以及ADAS巨頭,組建全球最大的無人駕駛產業生態,其問鼎全球無人駕駛產業的雄心和決心昭然若揭。

百度董事會副主席、集團總裁兼COO陸奇,分別在雅虎時代、微軟時代與谷歌進行鏖戰。陸奇認為,在無人駕駛領域,百度有巨大的機會擊敗谷歌。無人駕駛以及背后輻射的產業,是百度AI能力商業化關鍵戰役。

過去幾十年來,這也是中國企業第一次有可能在極其龐大的全球汽車產業中發揮事實上的主導作用,影響它的發展進程。

全球最大無人駕駛生態浮現

德國時間,2017年5月31日下午和6月1日的早上,柏林,在中國政府總理訪問德國和歐盟期間,全球第一大汽車零部件巨頭博世和第二大汽車零部件巨頭大陸宣布與中國AI巨頭百度結盟:結合中國領先的AI技術和德國領先的制造技術,構建自動駕駛和智能汽車全新的商業生態,面向全球市場提供領先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一體化的集成服務。

百度,擁有環境感知、行為預測、規劃控制、智能互聯、車載硬件、人機交互、高精定位、高精地圖等多個自動駕駛相關的核心技術,并在自動駕駛技術、汽車網聯應用和汽車大數據等方面有比較完備的智能汽車軟件方案,將提供自動駕駛必需的完整軟硬件和服務解決方案。博世,致力于將汽車傳感器、控制單元和助力轉向系統與未來的各項功能整合,提供傳感器、相關硬件及車輛定位服務。大陸集團,則持續致力于為智能駕乘提供系統性解決方案,將以合作協同控制能力及系統集成能力為依托,提供包括高級駕駛員輔助等自動化駕駛所需的傳感器等在內的先進的技術及軟件。。

博世,全球第一大零部件供應商,2016年實現731億歐元的營收,其在中國市場的營業額高達915億人民幣。大陸集團,全球第二大零部件供應商,2016年營收達到405億歐元,凈利潤28億歐元,也是世界上凈利潤最高的零部件企業集團。大陸集團是全球ADAS市場老大,博世則是NO.2,這兩家加起來占到全球ADAS市場31%的份額。

百度董事會副主席、集團總裁兼COO陸奇、大陸集團執行董事會成員、底盤與安全事業部總裁Frank Jourdan、博世集團董事會成員Dirk Hoheisel參與和締結了戰略聯盟。中德兩國總理見證了這一時刻。

這是一個龐大的無人駕駛產業生態系統。這個聯盟里,擁有全球TOP4之AI能力的供應商百度,提供全套無人駕駛的核心算法、車載OS系統、3D高精地圖;擁有全球最成功的AI處理器供應商英偉達,以及世界上最強大的汽車零部件和ADAS供應商博世和大陸集團,為自動駕駛汽車量產提供駐廠集成服務和強大的服務網絡;擁有中國本土的后勁十足品牌汽車制造商,以及德國強大的汽車制造巨頭。

需要指出的是,《哈佛商業評論》評出的2016年全球百佳CEO中,這個聯盟擁有兩位,均處于TOP10之內。分別是排名第六的英偉達CEO黃仁勛和排名第八的大陸集團CEO艾爾瑪?德根哈特。(中國大陸只有1位企業家騰訊CEO馬化騰排在第45位。)

這幾乎是全球范圍內最后一個組建的主流無人駕駛生態系統,也是最具競爭實力的生態系統。核心優勢包括:

1、全球范圍內僅次于谷歌的無人駕駛能力,此前百度及英偉達的磨合已非常成熟,加入博世和大陸的集成能力后,如虎添翼。具備第二可行的產品和最可行的系統集成能力。

2、最強大的客戶資源,近乎不可阻擋的商務合作能力。

百度幾乎已與所有中國本土汽車品牌達成合作。

英偉達已經拿下了除寶馬、福特、通用和FCA以外幾乎所有的大客戶,它與百度的合作是最佳選擇。英偉達開始并不希望有一個如此強大的百度出現,甚至于自己申請了無人駕駛測試牌照,像模像樣地試圖自研無人駕駛系統。然而谷歌推出TPU,英特爾收購mobileye全力進擊AI處理器市場,英偉達不得不迅速抉擇,接納百度的AI和無人駕駛能力,使之成為整個生態的領導者,抗擊谷歌和英特爾。如能與百度形成無人駕駛產業的“win-tel”格局,對英偉達是令人滿意的結果。

博世和大陸幾乎與全球所有整車企業有著密切業務合作,尤其承擔著德系車企無人駕駛研發和集成的重任。百度與博世和大陸的戰略聯盟,意味著大眾、奔馳、奧迪幾乎接近加入聯盟,大眾在自研無人駕駛系統的同時已經獲得了tier1供應商的保底。

博世和大陸必會將百度的無人駕駛系統結合自身的傳感器和整車集成能力,推向世界各地,不僅是推廣整車制造商客戶,還將包括共享出行,快遞物流,機場碼頭等特殊應用場景。

3、堅不可摧的中國本土市場。在國內市場,因為有了英偉達、博世和大陸的全力幫助,整車企業的市場基本已經拿下。通用、福特在華的合資公司短期內不會輕易就范。唯一的干擾是阿里控制的中國快遞物流市場,以及共享出行市場由滴滴主導。阿里和騰訊如通過自研無人駕駛,拍馬也追不上百度,唯一可行的是快速收購初創公司,結合物流和共享出行應用場景的優勢,抗擊百度的大兵壓境。

這個生態的搭建,意味著中德兩國在面向未來的智能汽車產業形成關鍵性默契,攜手開拓無人駕駛、智能汽車、智能交通、共享出行金礦。

德國是對全球貿易依賴最大的國家之一,中國又是德國汽車工業最重要的市場,在特朗普暴擊傷害默克爾和中國全面提倡全球化的背景下,彼此的戰略合作一拍即合。

至此,在全球范圍內,已形成四大生態系統,爭奪無人駕駛主導權。分別是:

百度-英偉達-博世|大陸-中德車企集團,處于強勢的主導地位;

谷歌-FCA-Lyft集團,日本的本田正在猶豫是否要加入這個體系;

美國四大獨立“孤膽英雄”集團:特斯拉、蘋果、通用和福特,他們截止目前準備自行搞定一切,日本的豐田同時具有強大的自研能力;

英特爾-mobileye-寶馬-德爾福集團。

車評君認為,并不是百度有如此強大的能力整合龐大的產業資源,而是他們看清了產業的競爭格局,采取了正確的策略,在因緣際會中順勢而為。

“公敵”谷歌的神助攻

谷歌是全球無人駕駛產業的先驅者和締造者,在很長的時間內,幾乎是這個產業的代名詞。然而,現在的谷歌正逐步走向自己的反面,成為產業的“公敵”。因為他做了太多的東西,搶了太多人的飯碗。

沒人會質疑這家全球市值第二高的科技企業在AI包括無人駕駛方面的能力。僅僅幾天之前,Alpha GO在烏鎮把“圍棋世界第一人”柯杰虐哭了,連一向不羈的“棋圣”聶衛平都遭到震懾,五體投地,稱阿老師至少有20段。全球圍棋界哀鴻遍野。

AI的這次完勝讓媒體們集體高潮,無數上帝選中的10萬+借n多媒體之手不斷在朋友圈閃現,谷歌惡狠狠地刷了一把存在感。它的目標昭然若揭,推廣其最新一代的人工智能芯片——TPU。

打臉迅速到來。谷歌TPU,在AI和無人駕駛領域,再一次粗暴地動了別人的奶酪,受傷的是AI處理器巨頭英偉達。

英偉達的傳奇CEO黃仁勛跳了起來,他先是在4月10日撰寫長文抨擊TPU;隨后在5月11日英偉達全球GPU開發者大會上再次努懟谷歌TPU。對于黃仁勛,谷歌TPU儼然一頭野豬,拱進了自家后院的菜地,眼看著要豐收的大白菜面臨著被谷歌拱掉的風險。豈能不怒?

2017年1月4日,谷歌在Las Vegas的CES上推出了自研的Lidar,并將成本降低了90%。暴擊傷害了大陸、ZF、博世、Velodyne和quanergy。

谷歌和FCA的戰略合作,已生產出來了100輛具備自動駕駛能力的Pacifica,隨即將繼續量產500輛,沒有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任何事情。

谷歌無人駕駛體系高度的垂直整合,一方面,能夠針對性地開發,快速提升無人駕駛能力,領跑行業;與此同時,在整個無人駕駛產業鏈中的副作用異常明顯,顯然谷歌任性地走自己的路,讓其他生態系統里的小伙伴無路可走。

百度看到了谷歌無人駕駛生態的軟肋,借助自身強大的AI和無人駕駛能力,及背后龐大的中國汽車市場為籌碼,有效地歸攏了這些被谷歌傷害過的強大公司。一只龐大的以問鼎全球無人駕駛產業生態為目標、同時對抗谷歌無人駕駛生態的聯軍,在勃蘭登堡門正式形成。

鏖戰場景和數據

無人駕駛產業的生態戰爭全面爆發,各方除在技術路線和產品領域激戰外,對應用場景的爭奪成為重中之重。誰率先搶奪更多應用場景,就意味著獲取更多的數據反饋,進一步優化產品,反過來擴大市場占有率,形成正向循環。這是一場慘烈的跑馬圈地。

戰斗從以下幾個方面同時展開:

1、從出行市場入手:在指定區域內與政府配合,布置大量的車輛用于共享運營,獲取數據。這是谷歌主攻的方向,他們剛剛與Uber的死敵Lyft結成了戰略聯盟,順便傷害了通用汽車。

2、從具備L2級別和具備全套自動駕駛傳感器及具備聯網能力的私家車眾包入手:這是特斯拉獲取數據的方式。特斯拉已經擁有了數以10萬計的車輛每天都在回傳數據。

3、從物流、快遞市場入手:國內的順豐、菜鳥網絡、京東和國家上的亞馬遜都是潛在的需求方,也是生態重要的組成部分。阿里,京東擬從這個方向入手。

4、特定低速應用場景入手:這是全球范圍內一些初創公司的選擇。

谷歌主導的生態,首選第一種場景擴大應用獲取數據。共享出行對無人駕駛技術的要求非常高,谷歌因為在技術上處于領先,處于有利地位。這種場景,截止目前還沒有被證明是否可行,但從谷歌在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的實驗看,離成功已經非常近了。如Uber和滴滴不與谷歌或百度合作,因產品技術不成熟,短期內難以跟進。甚至于百度,都需要到2018年,才會有部分L4級別無人駕駛汽車生產出來。

谷歌的痛點在于,在整車制造商合作伙伴中,開拓異常艱難,只有FCA一個合作伙伴,本田還處于觀望之中。谷歌的另外一個痛點是樹敵太多,這一點被百度所利用,形成了全球范圍內最龐大的無人駕駛生態聯合體。

谷歌另外一點不足是不能變通,堅持所謂的L4策略,如果谷歌愿意從L3切入,立刻就能與FCA合作,使一批具備相關能力的量產車上路,占領應用場景,獲得數據反饋。

谷歌最大的痛點是,拉里佩奇并不親自領導這個項目,其無人車業務部門和谷歌舊有業務不能有效協同,反而左右互搏。

谷歌的無人車業務很可能會全力發揮自身在無人駕駛技術上的領先優勢,爭取單點突破,盡快在共享出行市場打開缺口,形成示范效應。共享出行領域,相比于私家車市場,很可能會提前3年左右時間應用無人駕駛技術。谷歌有可能對出行市場帶來顛覆,但不足以顛覆無人駕駛產業格局。

對于百度主導的無人駕駛生態而言, 第二種場景應用已被tesla證明是可行的,是最可能的突破口。百度在合并了L3和L4事業部之后,具備了L3級別ADAS服務能力。

對于他的德國合作伙伴,奔馳和奧迪正在遭到特斯拉的攻擊,需盡快量產配備L3級別無人駕駛能力的車輛。通用的凱迪拉克已宣布,在2018年解鎖L2以上級別的ADAS能力。

2018年以后,豪華車品牌不具備L2以上級別ADAS能力,不能聯網,不具備OTA在線升級能力,將喪失市場競爭力。

大陸集團和博世是全球ADAS市場市占率居于第一和第二名的兩位玩家,占據全球ADAS市場31%的份額,剩下要干的是,如何利用百度迅速將能力提升到L3及L4級別。

這是百度-英偉達-博世/大陸聯盟的巨大機會,也是必須要完成的任務。鑒于未來95%以上無人駕駛汽車將銷售給私人用戶(無人駕駛將消滅私家車?不可思議的杞人憂天),打通和占領這個應用場景后,百度主導的無人駕駛生態將立于不敗之地。

在此基礎上,再向快遞物流、共享出行市場拓展才是正確的打開姿勢。

英特爾-寶馬-德爾福聯盟,目前已經陷入了比較孤立的狀況。其弱點總結如下:英特爾的情況和谷歌非常類似,在無人駕駛領域建立其整個體系的能力,有mobileye的攝像頭,有AI處理器,有5G通訊,還有云服務器,樹敵非常多。5月16日,當英特爾-寶馬聯盟宣布德爾福加入體系后,就意味著全球范圍內的其他供應商必須加入一個第三方聯盟。博世、大陸與百度結盟水到渠成。應為他們和谷歌合作,什么好處都撈不到。

英特爾的另外一個不足是AI能力的缺陷。作為一個芯片和硬件設備供應商,在短期內想填平在軟件領域的鴻溝并不容易,而想培養出強悍的AI能力更是難上加難。

在目前的局面下,英特爾-寶馬-德爾福聯盟在產品未成型之前,很難再吸引第三方整車制造商或其他應用場景服務商加入生態。這個生態由寶馬單腿驅動。相信寶馬能很快推出具備L3級別自動駕駛能力車型,然而獲得L4的能力會面臨巨大挑戰。

孤膽英雄如特斯拉、蘋果的綜合能力會更強一些,豐田、通用和福特能否在第一時間實現無人駕駛能力,存在著不小的風險。另外,和百度生態相比,因為百度的軟件服務幾乎免費,整車企業獲得無人駕駛能力只需要付出AI處理器、感知等硬件成本。

單干的整車制造商必須獨自承擔龐大的研發投入,加之采購數量上處于弱勢地位,缺乏規模效應,未來在激烈的成本競爭中將處于不利地位。

汽車產品因為巨大的價格鴻溝,需求的多樣化,難以形成類似手機行業的iphone,單款手機占據20-30%的市場份額。這會讓單一整車制造商顯得非常窘迫。

洗牌和新產業秩序

過去若干年,逐利的資本和膽大包天的企業家,無不在在覬覦無人駕駛產業,數以幾百億美金的資金被扔進了這個產業,幾百家企業懷著打造一個巨無霸企業的夢想廁身其間、夙興夜寐、枕戈待旦。

隨著時間的推移,嚴酷的現實照進夢想。在這場激烈的角逐中,每一個市場參與主體都開始思考,市場是嚴酷的,你只能切到應得的市場份額,而且要基于自身不可撼動的核心競爭力。

同時,你需要成為生態中的一份子,在無人駕駛產業生態中,只有以下領域的領先者才有機會在未來生存下來,獲得發展:

AI算法及無人駕駛系統提供者:這是整個生態系統的核心能力。自動駕駛實現L4級別的能力,需要AI能力,計算機視覺能力的提升需要AI能力。

在無人駕駛的核心算法上,世界上最具競爭力的企業是谷歌和百度。無論是蘋果、Uber還是特斯拉,尚存不小的差距。然而,這一塊的共識比較少,導致很多傳統企業和新興企業都傾向于相信:自己能夠研發出具備競爭力的無人駕駛OS。

不難理解在此之前,很多汽車制造商或供應商(非常地有錢)將自己定位成AI公司,試圖發展AI算法和核心的無人駕駛控制系統。但這種定位會讓他們非常痛苦,因為除了在原有汽車制造領域陣地有可能失守之外,新興的領域的競爭對手也非常強大,比如豐田在AI領域競爭得過百度、谷歌的概率非常小。

他們完全可以與百度或谷歌合作,利用他們的AI能力,結合自身優勢,使之快速應用于汽車交通行業,打造出完美的產品。

百度-英偉達-博世|大陸-中國車企聯盟的形成,證明了一點,產業參與者開始意識到:參與生態分工,做自己最擅長的事情,是一種務實的策略。

核心處理器供應商:硬件的提升以及成本的快速下降,才有可能帶來軟件和算法的高速發展。在全球范圍內,核心AI處理器的供應商只有三家英偉達、英特爾和谷歌。英偉達在這個領域的市場占有率可秒殺后面兩家。然而,英特爾在這個領域進行將近10次的收購,投入的資金量將近400億美金,正在全面追擊英偉達。谷歌的TPU簡直是橫空出世,然而幾乎沒有一家競爭對手會用它的,英偉達一定會聯手谷歌在AI領域的競品,全力圍剿谷歌的TPU。

高通、德州儀器和蘋果,未來也許還會參與這場角逐。專用AI處理器并不是沒有機會,但已不能成長為像英偉達這樣的巨頭。

系統集成商:這是一個曾被高度忽略的分工,然而像汽車如此復雜的工業化產品,系統集成商的角色從來沒有被替代過。無人駕駛系統的軟件和硬件,在規?;慨a時,必須要和整車的控制、底盤進行全面的匹配和調試,在這個領域,未來需要培養大量的工程師,或參與駐廠服務,或參與售后服務。系統集成商將發揮關鍵的作用。

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擁有這項工作的全部know-how,因為他們在過去一百年,一直在和整車企業緊密合作,為各種重要零部件的集成提供駐廠服務。

車評君認為,未來面向廣大的應用場景,有可能會出現各種類型的系統集成商,這是一個新興的,值得去發掘的細分市場。

感知設備和器件制造商:主要是各種類型的雷達和攝像頭,最核心的是激光雷達Lidar。在全球范圍內,Lidar供應商包括大陸、ZF、博世、Velodyne和quanergy,這里再次出現了谷歌的身影。

無人駕駛一方面會改變一些車內傳統器件,同時會讓很多新的電子和內飾設備獲得新的成長空間。

通訊服務供應商:這里包括基帶芯片,主要是5G通訊,華為、高通、思科和英特爾將會參與這場競爭。另外,電信運營商也將會出現在列表中。

整車制造商:這塊能力目前看來不可替代,當然像蘋果、特斯拉以及一些新興的汽車制造商試圖顛覆格局。

無人駕駛技術運營商:包括共享出行,快遞和物流,私人出行以及特定低速應用場景。這些無人駕駛技術的需求方也需要有清醒的頭腦,不要以為有應用場景的優勢,就能夠整合整個生態系統,這種可能性幾乎沒有,成功概率非常低。

百度-英偉達-博世|大陸-中德車企集團的出現,對全球智能汽車產業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所有的從業者都需要思考:一場大的產業洗牌已經開始了,您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在產業生態中處在怎樣的位置?是在產業中獲得發展還是遭到顛覆?

1、對于整車企業:需要進行深入骨髓的思考,整車制造商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有沒有機會在AI與無人駕駛核心控制能力上具備和谷歌及百度抗衡的能力,到底是選擇對抗還是選擇結盟。尤其是當他們將無人駕駛能力開源出來之后,車企自身的研究研發投入如何補償?怎么繼續保持成本競爭力?

2、對于所有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此時此刻應該會清晰地看到嚴酷的現實,雖然擁有龐大的廠商資源,但如果連全球的老大和老二都已經放棄了與百度正面對抗采取合作態度,那么自己的獨自抵抗還有什么意義?

3、對于所有試圖研發無人駕駛“控制大腦”的初創企業或非初創企業:也許此刻應該對何去何從的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如陸奇所說的,到底是重新再造一個輪子呢?還是利用百度的能力,進行產業的話的應用、場景的應用。正如微信支付,沒有人能夠和騰訊PK基礎能力,但微信支付需要大量的服務商幫它的應用推廣到所有的商業場景。

4、對于芯片制造商,尤其是英偉達,在百度拿下博世和大陸之后,必將會深化和無人駕駛控制系統提供商的合作,因為控制軟件毫無疑問是這個生態的主導力量,不可替代,且會越來越強勢。對于百度而言,也將樂于和英偉達結成更加緊密的聯盟,從英偉達手中接走更多的整車制造商資源。至于英特爾,其在無人駕駛生態之爭中,已經處于最危急的時刻,極有可能復制其在智能手機芯片市場的慘敗。

5、對于共享出行和快遞物流行業的運營商而言,此時此刻,必須要開始思考,要與哪個無人駕駛生態進行深入合作,避免“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比如滴滴打車,是不是要考慮一下,假如中國60%的無人駕駛汽車使用的都是百度的無人駕駛操作系統,是否百度就可以在出行市場替代自己?顯然是胡扯。出行市場的核心競爭是什么?是流量嗎?是入口嗎?百度和騰訊在最強勢的時候都沒有干成電商弄死阿里,在未來也沒法干挺出行市場的老大。那么滴滴有必要自建無人駕駛的控制大腦嗎?

結語

全球政經格局正發生劇烈的變化,特朗普的務實主義和貿易極端利己主義使得其逐漸退出了全球政經領域的領導權。中國毫不客氣地接過了全球化大旗,并可望重塑一個全新的世界政經格局。國運昌盛,與產經昌盛相伴而相生。

在此背景下,中國的企業,必然會在更多的產業中扮演全球范圍主導者的角色。智能汽車,作為全球范圍內最大、最重要的關鍵產業,這是中國成為21世紀真正意義上的全球大國和強國的基石,必須要獲得主導權。

產業的興盛,一方面需要國運昌隆和政治強勢為后盾,更需要在巨大的企業家精神驅動下聰明的戰略制定和務實的執行。歷史一再告訴我們,用模仿的方式試圖彎道超車的成功概率非常低,舊有產業格局的改變,需要新的模式、新的力量。

百度組建全球最大無人駕駛生態的案例給了我們很多啟示:當谷歌發力共享出行之際,如果百度也奮力補短,驅動團隊晝夜加班縮短L4級別產品面世周期,拼命去BD共享出行公司或快遞物流公司,是以己之短,攻谷歌之長,將在競爭中陷入被動直至最后的失敗。聰明策略是,找準對方的弱點,發揮自身的資源稟賦優勢,痛擊競爭對手最弱的弱點,才有機會成為主導產業格局的力量,并有可能獲得巨大的成功。

(可能在未來,于蒼茫宇宙,無人車將是孤獨的人類忠實的朋友)

中國汽車產業,模仿豐田,學習豐田,永遠不可能超越豐田。一定要找準自身的稟賦優勢,暴擊對手的不足,方有可能取勝,進一步改變格局。汽車的智能化和電動化是歷史送給中國汽車人的天賜良機,適逢其會。中國汽車人必須要頭腦清晰,有所為而有所不為,切莫浪費大好機會。

延伸閱讀:

谷歌扔下氫彈 炸掉全球無人駕駛幾百億美元研發投入

百度扔下原子彈 炸掉全球無人駕駛數百億美金研發投入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建約車評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52577

返回第一電動網首頁 >

收藏
55
  • 分享到:
發表評論
新聞推薦
大牛作者

建約車評

熱愛汽車,熱愛自主,信奉科技,信奉市場。為你帶來前瞻科技和產業深度報道。微信號: jianyuecheping

  • 252
    文章
  • 12095
    獲贊
閱讀更多文章
第一電動網官方微信

反饋和建議 在線回復

您的詢價信息
已經成功提交我們稍后會聯系您進行報價!

第一電動網
Hello world!
-->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祁连县| 鄂温| 凤凰县| 突泉县| 淮南市| 五河县| 容城县| 安庆市| 宁武县| 辉南县| 赤峰市| 裕民县| 鄢陵县| 临安市| 云阳县| 宁武县| 介休市| 永兴县| 旬阳县| 永清县| 泰来县| 沙洋县| 双桥区| 牡丹江市| 清流县| 平凉市| 新兴县| 德令哈市| 洛隆县| 高密市| 康保县| 五原县| 余姚市| 新巴尔虎左旗| 浏阳市| 剑川县| 柳州市| 论坛| 蒲江县| 那曲县| 墨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