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中國車輛技術服務中心下發通知稱,經請示工信部裝備工業司同意,對于不符合GB19578-2014《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限值》要求的車型,自2018年1月1日起停止生產,暫停機動車合格證上傳。據統計,此次燃料消耗量不達標的車型共計553款,涉及企業141家,其中一汽、一汽大眾、上汽、北汽、東風、神龍、比亞迪等多家汽車大廠紛紛上榜。
無獨有偶,近期稅收方面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政策也正不斷推出,尤其是近日發布的新能源汽車三年免征購置稅政策。筆者認為,這一系列舉措都說明國家正在對汽車行業進行引導,而這一切都將有利于行業的良性發展,其中新能源汽車行業龍頭無疑將因此率先受益,未來發展空間廣闊。
553款未達標車型明年停產 汽車大廠紛紛上榜
此次涉及多家汽車大廠,波及車型眾多。其中包括一汽品牌旗下2款轎車、一汽大眾旗下奧迪品牌12款車型、比亞迪旗下比亞迪牌15款車型、長城汽車旗下哈弗牌2款車型、北京汽車旗下北京牌44款車型、北京奔馳旗下梅賽德斯-奔馳(Mercedes-Benz)牌8款車型、華晨寶馬旗下的寶馬牌12款車型、華晨中國旗下的金杯牌35款車型、廣汽集團旗下傳祺(Trumpchi)牌16款車型等。
根據政策,這553款車型明年起將被停產。不過這對于經銷商來說,影響不大。因為廠家生產,經銷商只負責賣。而且只是規定停止生產,并沒有規定停止銷售。就是說,以后不再生產,但已經生產出來的還是可以賣完。
有專家指出,這是利國利民的一件大好事。停產燃料消耗量未達標車型將有利于促進企業進一步淘汰落后產品,采用先進技術、提供更節能的產品。除了對生產車型進行技術升級以外,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業內公認的最節能方向。
新能源車成未來汽車發展方向
在環境問題日益嚴峻的今天,由于新能源汽車具備節能、省錢、環保、噪音小等各種優點,正在逐步發展成為汽車行業主流。部分業內人士認為,在將來,得新能源市場者得汽車天下。為此,各國紛紛出臺相關政策以促進新能源汽車發展,當然我國也不例外。
一紙又一紙的新能源政策接踵而來,不斷引燃新能源汽車市場。尤其是近日發布的新能源汽車三年免征購置稅政策。從市場方面看,國家仍然在鼓勵購買新能源車,持續給予消費者減免購置稅的優惠。從整個產業的發展看,除了不斷推廣的新能源汽車稅收政策,國家也逐步在產品技術、性能、品質等多方面進行了引導和把關,對未來可能出現的電池回收利用等問題,也提出了相應的管理辦法,
筆者認為,這一系列舉措都說明國家正在對汽車行業進行引導,而這一切都將有利于行業的良性發展,其中新能源汽車行業龍頭無疑將因此率先受益,未來發展空間廣闊。
正因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車概念股多次強勢漲停,新能源車企發展前景良好。根據數據顯示,2011年到2016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從不足5000輛發展到51萬輛,保有量從1萬輛提升到100萬輛,居世界第一位。業內人士認為,到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將達到200萬輛,僅生產環節的年產值就達5000億元,整個產業鏈則超過上萬億元。未來,中國自主的新能源汽車產業有望取代現有的西方壟斷核心技術的傳統汽車工業,成長為國民經濟新的強力支柱產業。
但是,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也面臨著外部競爭的嚴峻壓力。在新能源車崛起的近幾年,靠壟斷核心技術在中國市場賺取超過30%豐厚利潤的燃油車外國企業,一直處于觀望狀態。但今年,國際巨頭汽車企業看到了中國政府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決心,開始大規模進軍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在上海車展上,國際巨頭推出的新車全部為新能源汽車。大眾、特斯拉等開始謀求與中國合資發展新能源汽車。
對于自主品牌而言,新能源汽車的國際競爭今年正式拉開大幕。目前,新能源汽車補貼的逐漸退坡,單純靠補貼生存的車企必將被淘汰。而伴隨著雙積分政策的實施以及外資股比的加持,市場環境正在迫使自主品牌不斷推進技術進步和服務提升。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道哥說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60392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