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華創電新整理的2017年以來的能量密度提升表,實實在在看到做電池方案的難度也在提升。從現在開始到2020年,每年上市的純電動汽車在里程和能量密度上到底如何適配,才比較保險?
2018年400公里續航的車輛冒出來,那么2019年400公里的續航還保險嗎?如下圖所示,2018年2月量產的車輛,后面的量要拉一拉。
系統能量密度150Wh/kg呢?乘用車一直以來的推進和變化,對比2017年的第二批和2018年的第二批目錄的車型能量密度,短短一年時間提升很快,那么2019年如何演進?
中位數從99.5Wh/kg 到 145.8Wh/kg
平均值從103.3Wh/kg 到 142.4Wh/kg
工信部新能源汽車推薦目錄車型能量密度區間分布
2018年第二批乘用車能量密度
乘用車一共300款
堅守磷酸鐵鋰(LFP)的企業,爬到120Wh/kg到頂了。
三元的一共250款,還是在繼續電芯上下功夫,繼續爬。
120Wh/kg以上的部分再篩出來,也是在加速往上漲!
2017年以來的總體乘用車電池能量密度情況
對比兩個圖,由政策為導向,這個以指標劃線的淘汰速度實在太快了一些!同時進步的是更激進的其他車輛,在能量密度往前轉移條件下,整個設計的偏向是非常簡單暴力的。
在此大形勢下,還需要建立一個數據庫,不斷觀察發展指標,和對應的實際設計方案結合在一起。很多事情真的說不準,要實時看一看更新才行。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朱玉龍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65043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