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真是個好季節,萬物復蘇,欣欣向榮。接連的陰雨天之后,魔都迎來了屬于江南的溫暖明媚。仿佛一夜之間,寒意裹挾的城市已變得飽滿錯落,與此同時,人和事也在奮力揮別冬的沉冗,迎向一種“春來發幾枝”的新鮮的可能性。
浙江合眾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總裁 張勇
3月23日,履新浙江合眾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總裁不到3個月的張勇首次在上海新總部辦公室正式接受媒體專訪。一切都是嶄新的面貌,和這個“潤物細無聲”的好時節合上了節拍。
合眾新能源從浙江桐鄉搬來這個比鄰上海虹橋樞紐10分鐘路程的新總部才剛剛兩個禮拜而已。略顯“奢華”的超大空間里全然一派“極簡風”,空氣當中一絲裝修的味道都沒有,卻彌散著連隔斷都還沒顧上打就擼起袖子開工了的緊張亢奮的氣息。
中午12點的午餐小聚張勇沒有現身,因他還在趕回上海的航班上。1個小時后,他踩著點匆匆而至,步履生風般的,邊打開公文包取資料,邊整了整西裝和發型,坐定,迅速進入角色。
身旁也剛入職不久的張洪漢(原東風雪鐵龍市場部品牌及公關分部主任)戲稱,新辦公室安置于此定是老板為了方便大家出差節省時間,正好新總裁以自己的“超人”schedule印證了這句戲言。用張勇自己的話講,別人3年干完的事,我們1年就要干完。時間實在緊迫,哪舍得用來浪費?
張勇正是以這種飽含希望又時不我待的新姿態,開啟了這場小范圍的媒體專訪。
我是半只腳踩在汽車圈的文娛卦,沒有其他媒體老師與勇總的熟悉和熱絡,但此一番,這位看起來斯斯文文甚至有些柔弱的總裁,卻給我留下了極深切的印象。他是個真刀實槍從槍林彈雨里廝殺而來的戰士。哦不,應該是將軍。
履新合眾新能源總裁之前,張勇這位“老司機”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以北汽新能源副總經理的身份帶領北汽新能源收割了10.45萬總銷量及全球新能源品牌TOP20榜第一的好成績,北汽的純電動車甚至超過特斯拉捧得全球銷量冠軍。
這次從傳統主機廠加盟造車新勢力,對他而言似乎是人生四十的一道必選題,是與曾在北汽福田、奇瑞汽車和北汽新能源任上的“前半生成績單”瀟灑揮別,帶著他在市場營銷、產品規劃、售后服務、品牌推廣和渠道建設等各方面的豐富經驗,再戰自己的“后半生沙場”。
很難說這道選擇題他有沒有選到最好,但“四十不惑”的確并不意味著能選到最好,而是當人生走到路口,能明白自己要往哪個方向走。心懷感恩地感謝了老東家北汽集團之后,張勇仍不露鋒芒地表示了自己對于能在總裁職位上放手一搏,補齊自己畢半生之力投入的整車廠業務價值鏈之空缺經歷,而感到意氣風發。
他的意氣風發也不在眉角眼梢,卻是在款款對答媒體提問的言辭之間。邏輯嚴謹、條理清晰,輕重緩急全部了然于心。不得不說,這是真正來自實戰家的睿智與膽魄。
合眾新能源位于浙江桐鄉的工廠將于近日竣工
2018年之前一直低調發展的合眾新能源,外界對它的了解幾乎稀薄。一個公司從0到1,經歷了漫長的3年,做了一款車、拿到了發改委的新能源車生產資質、引進了知合出行這個戰略投資大股東。
而2018年之后的合眾新能源,因為張勇的加盟,已經開始顯現出厚積薄發的爆發力了。據張勇介紹,合眾位于浙江桐鄉的工廠將于4月底竣工,該工廠占地400余畝,產能7.5~8萬輛,四大工藝齊全,目前設備正在聯調中。其第一款新能源車將在今年三季度投放上市,企業的中期業務規劃和品牌規劃也將在同一時間對外公布。
這樣的速度著實有些教人意外。而張勇的決心還不止于向前急速奔跑。
在發力前,更重要的是捋順手頭的各項根基性工作:重新梳理品牌架構,定義合眾作為企業品牌,而3月剛剛正式亮相的哪吒汽車是未來將要著重打造的首個產品品牌;重新梳理業務架構、組織架構,人才體系搭建,年底前擴容目前600人的公司規模至1800人。這也是他履新這近3個月時間以來,一直埋頭其中的最要緊的兩項事務。
這一切聽起來都像是從頭,那么為什么選合眾呢?
“合眾新能源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有相當大的機會。”張勇平和而堅定地表示,造車新勢力最最重要的幾項必備條件,在合眾似已醞釀成熟。
據張勇介紹,知合出行先期投入的資金數額將達到100億元,合眾新能源在近2年內基本上不會有資金方面的困擾和壓力。不僅如此,作為戰略投資方的大股東知合出行,旨在布局大出行產業鏈,合眾新能源屬于這條產業鏈中的整車制造環節。
新工廠產能將達到7.5~8萬輛
基于資金和產業布局的硬實力,為合眾系能源在造車新勢力的紅海一戰做了堅強保障。而人才方面,張勇則表示,從開發、制造、供應鏈、品控、到市場、品牌、售后,它是一個綜合實力、體系能力的體現。合眾新能源正在搭建一支務實的、高效的、面向未來有一定競爭能力的團隊。
合眾新能源把造型和智能網聯從工程研究院分離出來,單獨成立了造型設計中心及智能網聯研究院,并將在美國硅谷以及世界的其他幾個地方設研發中心。
現階段的核心團隊成員包括奇瑞創始人之一孔繁龍負責分管大生產制造,中國電動汽車研發先驅人物彭慶豐負責研究院,斑馬公司原資深總監張祺分管智能網聯研究院研發,另外還有某跨國公司自動駕駛方面負責人負責智能駕駛技術研發。接下來還將陸續有高層到崗,研究院的規模也將在年底前達到700~800人。
其實對張勇來說,現階段手上的牌面還是很樂觀的。只不過,造車新勢力熱潮來得如此猛烈,想要真正在競爭中贏得勝利,產品仍是關鍵。
“要實現錯位競爭。”張勇表示。雖然在北汽新能源時,EC系列的成功給予了他寶貴的經驗,但同時,北汽EC已經走在前面,只有找到合眾自身的優勢,才能在出擊市場時,博得先機。3~5年內,聚焦20萬以內車型市場,尋求中國市場巨大的差異化需求,以不同車型、不同平臺滿足這一區間內的不同細分市場。這是張勇給出的答案。
出于知合出行對大出行產業鏈的布局規劃,合眾新能源的業務將兼顧對公和對私兩個市場。
內部代號EP10B的首款車主要面向對公,同時也兼顧對私;2019年底,合眾新能源將會在第二款車型上往智能化方向做更深入的調整;到2020年,第三款全新平臺車型則將主要面向個人及家庭市場。
提到產品規劃時,張勇顯得把握十足。畢竟是打過勝仗歸來的將軍,再來指揮一場戰役對他而言,或許更是雄姿英發之時。他提到了有關新能源車的三大焦點:續航、殘值以及智能化,每一個問題都是經過他和團隊反復論證及研究的。
首先是續航。張勇表示,消費者對續航里程有一定的心理預期,而從這兩年的市場情況反饋來看,200公里是目前用戶心理預期的底線。而考慮到對寒冷氣候、空調使用以及經濟性等實際問題的綜合評估,因此,合眾新能源的第一款車續航將會從300公里起步,這樣的續航基本能滿足北上廣和三四線城市的日常通勤使用。
張勇同時表示,新能源車企應該在研發和生產階段就考慮到電動車的二手車殘值問題,并著力去解決。目前市場上其實已經出現了主機廠的二手車回購等類似解決方案,而他們也正在研討與二手車殘值、電池梯次利用相關的市場營銷政策。“這個體系會越來越完善,會在兩三年內像燃油車一樣變得規范與透明。”張勇判斷。
關于汽車“新四化”發展中最為迅猛,同時也最受輿論關注的智能化,張勇認為,未來2~3年內,所有的車都將成為智能汽車,未來3~5年內,所有的車都將全面接入互聯網,成為數據的一部分。
合眾新能源為此成立了智能網聯研究院,并引進了國內外頂尖人才,未來3~5年內,L3的應用會是一個現實的目標。“技術的進步是不可阻擋的,這是大勢所趨,我們的第一款車出來后,就應該是跑在互聯網上的電動車。”
新工廠四大工藝齊全,智能化水平也很高
在張勇看來,技術的進步,自動駕駛的應用和推廣,共享經濟的發展,客戶需求的多元化,以及新制造、新工藝、新材料的發展,甚至電動車市場當前的充電難、充電慢、售后服務能力,以及殘值等用戶痛點,都給新品牌和新創公司提供了機會。他其實是一個非常能在罅隙中看到機遇的人。
“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同時也是一個最好的時代。”席間,張勇的這句感嘆,又何嘗不是當下每一個心懷夢想的汽車人發自內心的感慨。夢想的旗幟就在前方飄揚,而前行的每一步卻都得穩扎穩打。
對于張勇來說,履新至今每天睡眠不足5小時,他自己也清楚,這就是創業的苦和難,是用高薪酬難以平衡的高強度。合眾的起步晚了些,所以贏得的每一分鐘都是勝算的砝碼。
合眾新能源的第一個產品品牌叫做哪吒。這是一個極接地氣的品牌名稱,一如服務業的滴滴、餓了嗎、美團。“要和消費者建立溝通,不讓自己端著。”他同時也坦誠地向媒體表示,因為哪吒在中國的高知名度,合眾新能源將節約一大筆傳播費用。
哪吒年輕、勇敢、無畏、不受束縛的形象,剛好和合眾新能源的創業公司精神相契合。“我們是新的公司,新的產品,新的品牌,新的工廠,新的團隊,就沒有一個地方不是新的。所以恰恰就是哪吒。”他說。
我忽然想起了戴荃的那支同名歌曲《哪吒》。張勇在介紹哪吒汽車的時候估計并不清楚這歌。“生來我就如此這般狂野,管它什么神鬼我都不屑,什么粉身碎骨都是浮云,有膽就來放手一決。”聽起來似乎與不惑之年的他也并不是那么般配。
但冥冥之中,總感覺到些說不清道不明的牽連。眼下,留給造車新勢力的窗口期越來越小,大戰一觸即發且將愈演愈烈,此時來合眾新能源,對張勇來說或許就是放手一決。以前他能打硬仗,打過勝仗,而未來怎樣,真的是嘵嘵風濤、洶洶狂潮。
對此,張勇本人卻表示:“有壓力,但是真的沒有焦慮過。”我好像瞬間明朗了。所謂的“取我熱血,迎風長笑”正是合眾與他都如哪吒。他們的神似不在“浪挑千丈、翻云倒海的”的出挑和耀眼,他們的神似在于“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果敢和堅毅。
我很喜歡的電影人北野武曾在他的書中寫過這么一句話:“雖然辛苦,我還是會選擇那種滾燙的人生。”把這句話送給此刻的勇總,我想,他和合眾新能源接下來的一場硬仗,大家都在拭目以待。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容客觀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65850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