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車四化這場強大的產業變革中,零部件的發展健康與否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當前國內滿足配套零部件種類大約為1500余種,中國零部件企業在電氣系統、燃油供給系統、點火系統等高附加值零部件產品領域基本上空白。
品牌溢價能力低、缺乏核心或最新技術是零部件行業發展的普遍難題,國內零部件企業研發投入力度顯著偏低,引進技術產品國產化是最普遍的產品開發方式。
當前,中國品牌零部件企業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不足3%,遠低于國際零部件巨頭 7%-10%的水平。并且,中國掌握關鍵和核心技術的零部件企業中,擁有外資背景的占3/4以上,在汽車電子等高科技領域,外資比例更是高達90%以上。
此外,外商獨資及合資汽車零部件公司在EMS發動機控制系統、安全氣囊、ABS系統、三元催化器、電動天窗、空調系統、汽車座椅總成、電動玻璃升降器、照明系統、自動變速箱、高壓燃料泵等系統和部件方面,控制了高達70%以上的市場份額。
正是為了促進中國汽車零部件產業的健康發展、鼓勵創新和技術進步,2016年,汽車商業評論聯合發起了鈴軒獎——中國汽車零部件年度貢獻獎評選活動,如今已成功舉辦兩屆。
鈴軒獎旨在發掘、鼓勵汽車零部件行業的優秀分子和新生力量,表彰先進代表,為汽車廠商提供技術為先的供應鏈考量,推動自主零部件企業走出去, 推動國際合作和分工體系的形成,最終能夠成為提供最佳供應商與主流主機廠的交流平臺。
鈴軒獎專家顧問委員會及評審委員會均由知名專家、學者、機構及整車企業研發負責人組成,參評對象為中國自主品牌零部件企業和國際零部件企業。鈴軒獎分別對自主品牌零部件企業申報的產品及技術,就先進性、可靠性、適應性、服務力、品牌力、市占率等指標進行評審,針對跨國零部件企業,將考量其對中國零部件企業的貢獻,主要表現在研發貢獻。
“我們不從狹隘的角度談零部件自主品牌,而是希望在變革的過程中,發掘新生力量,也關注中國與外資零部件企業的協同合作。”鈴軒獎評委會主席、汽車商業評論總編輯賈可道出評選鈴軒獎的理念和初衷。
2016年第一屆鈴軒獎共評出了發動機類、底盤類、車身類、電子電器類、新能源類、跨國零部件類六大類、17個獎項——本著高水準、嚴要求,通用類零部件獎項最終空缺。
2017鈴軒獎共評出發動機類、底盤類、車身類、電子電器類、車聯網類、新能源類、跨國零部件類七大類18個獎項,通用類零部件獎項仍然空缺。
如今,鈴軒獎走入了2018年,即將拉開第三屆的序幕。
本屆鈴軒獎參評產品區間為2017年12月31日前,企業已實現商業化的零部件產品或技術。
依據權威、專業、公正的評審原則,在發動機零部件生產企業、底盤零部件生產企業、車身零部件生產企業、電子電器零部件生產企業、通用件和相關工業產品生產企業中,遴選相應的優秀產品。
將依然從六個維度對零部件參選企業進行考評,分別是:先進性、可靠性、適應性、服務性、品牌力、市占率,分別占總分的30%、20%、20%、10%、10%、10%。
2018鈴軒獎于10月23日正式啟動,隨即進入產品和技術申報表征集期,11月30日征集結束;12月5日召開初審會;12月10日至12月30日進行入圍企業考察調研;獎項將在2019年1月17日舉行的終評會上誕生;次日(2019年1月18日)舉行鈴軒獎頒獎典禮及中國汽車零部件產業論壇。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汽車商業評論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78832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