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事求是的講,眼下造車新勢力真是層出不窮,說多到讓人“眼花繚亂”也并不意外。不過盡管都是“新勢力”,但大家的愿景卻并不相同。比如剛剛成立不到一年、卻擁有明星團隊的華人運通就在近日發布了其企業戰略。
華人運通創始人、董事長丁磊在近日的戰略發布會上公布了其從“人”出發,面向未來的企業戰略。有別于眼下諸多造車新勢力的是,華人運通在著眼于新能源汽車制造之余還將目標對準了智慧城市及有關未來出行的解決方案。
而在發布會上,除了創始人丁磊外,華人運通聯合創始人首席運營官陳威旭、聯合創始人首席技術官馬克?斯坦頓、創始合伙人首席設計官石志杰和創始合伙人智能駕駛及電子電氣副總裁李謙博士等高管也悉數亮相,并對華人運通的企業規劃做了詳細解讀。
三智戰略:智能汽車、智能交通、智慧城市
有別于諸多造車新勢力,華人運通的棋局顯然更大一些,從戰略規劃來看,它除了要造新能源智能汽車外,還要在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方面發力,建立車、路、城三位一體的感知通聯網絡。
而為了實踐這一目標,華人運通也將其業務聚焦在了五大板塊,包括全新智能汽車的開發與制造;車輛、充電網絡及能源的共享;車聯網IoV及先進開放的自動駕駛技術;支持智捷交通的延伸;參與智慧城市的開發和構建。
具體的看,華人運通的產品將基于超體智能架構HOA、人性設計理念HOD、整車開發技術HOV的架構和理念進行開發,打破“車、路、城”三大體系界限的智能架構。最終通過把車、交通、城市作為一個統一的整體進行架構體系的設計,將物聯網和互聯網有機地結合起來,最終實現智慧的協同。
盡管成立時間還不算長,但在具體產品方面華人運通已經推出了拿得出手的產品,基于HOD研發設計的ConceptH Hypervelocity另類移動概念車、Concept A Active-agility全新連結概念車都在此次發布會上進行了亮相。其中,外觀極具想象力的Concept-H采用三座布局,并且配備全球首創的氣流導正管理系統、超現實沉浸座艙系統以及線控可變位轉向系統,極具未來感。
而Concept-A則可以和各種不同的出行系統首尾相連,即可形成不同的交通出行模式。這一概念可供選擇的模式涵蓋在特定區域內的陸地、鐵路、單軌鐵路、海上及航空出行等交通形式。
做的比說得多,各項規劃持續落地
雖然造車新勢力不少,但不可否認的是,眾多造車新勢力中依然不乏靠“PPT造車”而渾水摸魚者,他們共同的特點便是只談規劃不談落地,只談理想不談技術,屬于典型的“只說不做”。
而在這方面,華人運通顯然屬于做的比說的多的企業,其技術儲備和人才儲備已頗具規模。比如在人才方面,華人運通云集了原寶沃集團副總裁兼歐洲事業部總裁陳威旭以及原觀致CEO墨斐、華人圈頂級設計師石志杰、國家“千人計劃”新能源專家宋京博士、智造信息化專家龔峻、新能源整車工程專家陳俊等諸多明星人才,而諸多人才的加盟則可以為華人運通的起航提供智力保障。
此外,在技術儲備和路徑上,華人運通不僅提出了包括全球首個為人賦能的超體智能架構HOA、全球首創的氣流導正管理系統A.F.I.R.M、全球首個超現實沉浸座艙系統E.A.S.E、線控可變位轉向系統RE.C.E.S.S.、城市多元出行載體POD-System、國內首個基于車路協同的L4量產智能自動駕駛系統、首個基于量產導向開發的四輪轉向輪轂電機工程車-RE05、全球首個傳感融合計算協同開放道路試驗項目——江蘇鹽城“智路”項目、全國首個“車-路-城”異構數據AI重構智能園區示范項目——上海臨港智慧未來園區等在內的“九大首創”,而且還將其中的大部分內容落到了實處,其未來出行藍圖已初具雛形。
寫在最后:
作為造車新勢力,華人運通的確很“新”,但從其戰略規劃和對未來的思考來看,其野心和目標也要比眾多“新勢力”們高上不少,相信隨著“三智”戰略的逐步落地,華人運通的未來也會變得更值得期待。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車界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78853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