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造車新勢力們,還好嗎?
“不夠太平”或是形容當下造車新勢力市場的關鍵詞。近日,行業被《那些離開蔚來的年輕人》一文,泛起一時漣漪。大家又都將矛頭指向了造車新勢力中為數不多的幾家量產交付的車企們,無奈,他們目前的情況都不太樂觀。
蔚來自5月被爆自燃問題后,電池安全問題一直不斷;6月27日,因動力電池包存在安全隱患,蔚來汽車宣布召回部分搭載2018年4月2日~10月19日期間生產的動力電池包的蔚來ES8電動汽車,共計4,803輛。這也是造車新勢力量產交付后的首例召回。
7月小鵬G3 2020款上市,又因2020款的升級配置與目前預定2019款車型配置懸殊太多,引起車主們的不滿,一時間“討伐”聲音不斷,甚至有車主拉上橫幅靜坐廣州小鵬研究中心門口以討說法。
量產交付一旦上了日程表,造車新勢力們要面對的不光是車型品控本身,更多的是市場,是用戶,是消費的反饋。
即便造車新勢力們在線下營銷渠道上創立了全新的直銷模式,去除了傳統經銷商渠道,開辟門店體驗中心,但隨之而來的直接面對客戶需求,體驗店直接下單的購車模式,讓造車新勢力在全新的經營模式里又進行了自我磨煉,這條路且長且難。
模式
在保監會最新發布的機動車交強險數據,造車新勢力企業6月總交付量達到9162輛,高于5月的5223輛,增加近兩倍。 2019年上半年累計交強險上牌量突破3萬輛,達到30101輛。
截止到6月,威馬EX5累計交強險上牌量達8548輛,位居造車新勢力第一名。其中,威馬EX5在6月單月交付達到2098輛,接近上半年銷量的1/4。
面對增量越來越大的市場份額,威馬有技巧的提出了幾個要點來面向用戶,2019年8月15日威馬汽車正式對外發布用戶關懷計劃,旨在通過車輛換電升級、動力電池終身質保、未來車輛增換購及轉讓等服務,從根源解決用戶電池衰減與殘值焦慮,進一步降低未來換購成本,為用戶提供車輛全生命周期的價值管理和保障。
比起小鵬汽車的后知后覺,威馬的用戶關懷計劃多有了幾分未雨綢繆,從多樣性的用戶群體出發,無論是終身質保,亦或是換購等服務,都以用戶端為中心,這樣的服務,很少有消費者會去拒絕。
細細品來,也不難理解,威馬汽車的“執政”高管們均出自傳統車企,具有十多年的營銷,技術,管理經驗,他們深諳市場經營之道, 懂市場運作,懂用 戶需求,這是對現階段威馬立足市場最不可缺少的一股風。
無疑,這是威馬汽車目前在造車新勢力中亮點頗多。
威馬汽車用戶關懷計劃包括3種解決方案,即現金權益、“威馬Care+”計劃及電池包付費升級服務。
現金權益
現金權益是指,用戶若選擇享受現金權益,則可免費獲得現金折讓券,用于未來車輛置換、增購及轉讓給他人購買威馬汽車時作為現金抵用。威馬目前在售車型三款,現金券權益分別從5000元到20000元。
威馬Care+
用戶還可選擇在10月31日前,以特別優惠價購買“威馬Care+”保值換購計劃,享受“威馬Care”動力電池終身質保及三年保值換購權益。
雖然,目前汽車行業中不乏折舊換新政策,以此來抓緊自家用戶,像比亞迪汽車就有換購車型的優惠政策,但通常都是以現有車型的市場價來補貼想要換購車型的市場價。但威馬的折舊換新政策不同的是,自開票日起三年內,用戶將享受以61.8%(原購車型按照補貼后基礎車價)的折舊價,再通過補交差價購買威馬新款車型,選配件還可以按照50%置換?!巴RCare+”保值換購計劃,是威馬汽車在行業中首次引入3C產品售后服務體系,在造車新勢力車企中,起到了推進行業前進的意義。
電池包付費升級
如下圖威馬所服務的電池包費用,威馬是行業第一家且唯一家,針對期待硬件升級的用戶,可選擇電池包付費升級服務,將車輛提升至該服務執行時的同平臺最高續航版本。
而關鍵是,《Auto合伙人》認為,這個電池包的費用十分合理,親民,此服務自購車開票日起18個月后開始執行,用戶可在下述規定周期內選擇升級方案,讓用戶們掏錢也心甘情愿。
在看似普通的威馬汽車用戶關懷計劃之下,威馬汽車吸取了同行業間對于用戶需要的看法和理解,通過上述ABC三個不同模式的呈現從根本上既解決了用戶面對新能源純電車型的電池續航焦慮問題,也可通過這樣的方式滲透式的了解到用戶對于威馬汽車用戶關懷計劃的需求度,認可度是怎么樣的。
02
見解
這一行很難,行業知道,現在連消費者都慢慢了解了造車新勢力的不易。
2018年全球市場行業銷量普通下滑,連中國都出現了30年來首次下滑,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合會稱 2018 年中國汽車銷量按年減少 5.8%。
根據權威評級機構穆迪的預測,2019年全球汽車銷量將為9110萬輛,2020年全球汽車銷量將為9020萬輛。新能源汽車行業,由于受補貼政策的退坡等影響,
2019年上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61.7萬輛,同比增長49.6%,相比去年同期回落明顯,其中插電式混合動力混合動力、純電動汽車銷量增速均有所回落。中汽協也將對新能源汽車預期銷量從160萬輛調整至150萬輛,預期增速僅為19.4%,遠低于此前增速。
雖然,造車新勢力在新能源行業中占比不大,能夠實現量產并交付的車企至此才6家,在這6家內,威馬以較為穩定的市場表現力,占據頭牌,比起像蔚來,小鵬在某些事情上的“敗北”,威馬汽車在不少細節上的把控,很到位。
沈暉曾說過:“創業企業成長初期總有一段時間的壓力,我們只要把自己的事業做好,跟友商一起把新賽道做得更大,就能占據頭部位置,達到我們的目標。”沈暉深知,比起龐大的傳統車企而言,造車新勢力這支小眾團體,更需要時間去理解,商業場上不存在永遠的敵人,只有知己知彼,讓這個圈子活起來,大家才會更好。
而自我的強大就是把產品做得最好,“專注于把產品做好,產品不做好,補貼再多也沒有用?!?,“從戰略上看,首先產品還是強調安全可靠、質量穩定、體驗出色、成本合理,做到這四點可以讓一個企業健康發展。”
以上都是沈暉在不同時期對于威馬產品和市場的見解,或許他本人已不記得說話的場景,但這些如“至理名言”般的總結,是對現在威馬的認可。
伙評
無論如何,他們正朝著自己曾經許下的承諾前進,無論如何,在這個承諾之下,有一批熱愛中國汽車工業的人兒,不分晝夜的付出著,無論造車新勢力的下一步會在哪里,是否會迎來真正屬于他們的春天,但期盼著,期盼著,感知它們當下帶給用戶和市場的這份存在。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Auto伙伴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97695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