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汽車制造商需要一位能夠重塑形象的領導人
在將近一年的時間里,西川廣人(Hiroto Saikawa)一直在抗爭。在經歷了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被免職、嚴厲的公司管理調查、簽署偽造文件的指控、投資者支持大幅下滑,以及公司第一季度利潤暴跌95%等一系列事件后,西川依然安然無恙。
但就在幾天前,西川承認自己收取的薪酬過高,最終局面失控了。日產董事會一致同意在一周內解除西川的職務,這位CEO兩年半的任期結束。
對于日產及與雷諾的聯盟而言,西川的退出讓日產汽車可以尋找一位能夠重振品牌的領導者,還有可能引領一場涉及四方的全球合并,并與戈恩時代徹底決裂。
但是,新CEO將面臨的挑戰可能比戈恩1999年將日產從瀕臨破產的境地中拯救出來更為復雜。
當時,日產的財務問題非常嚴重,迫切需要雷諾注資。戈恩的解決方案——大幅削減勞動力、關廠等削減成本的做法可以說是直截了當。
而現在,20年過去了,汽車行業正面臨根本性顛覆,整個行業正在朝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轉向。這家日本汽車制造商幾乎在所有重要市場都舉步維艱。今年7月日產宣布將在全球范圍內全面裁員1.25萬人,業績停滯不前,管理層又忙于對戈恩進行為期10個月的內部調查,與雷諾關系的破裂,日產面臨的問題太多。
無論是誰接手這份工作,都令人望而生畏,這可能是全球汽車制造業最具挑戰性的職位之一。
SBI Securities股票研究主管遠藤浩二(Koji Endo)表示:“從重建在美國和日本的業務、產品開發和管理結構,到恢復盈利能力以及品牌價值,新CEO將需要解決大量的問題。”
在短期內,這位新老板還面臨一項棘手的任務,即代表日產在東京地方法院對公司在財務報表中偽造戈恩薪酬的指控認罪。
如果這家日本集團能夠找到一勞永逸的解決方案,解決與雷諾之間懸而未決的關系,那么回報也可能是巨大的。從歷史上看,戈恩的外交技巧和意志力維系了日產與雷諾之間的關系。西川退出可能重啟關于聯盟未來的談判,該聯盟也因此有可能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集團。
但目前,日產必須面對自己的問題。雖然西川并沒有受到法律指控,但因其獲得大約44萬美元的額外薪酬,令其信任度以及企業內部的士氣跌至谷底。
另外,對戈恩的刑事審判將于明年開始,動蕩不安的情緒還在蔓延。
麥格理(Macquarie)分析師珍妮特·劉易斯(Janet Lewis)表示:“對于任何希望專注于改善核心業務的人來說,此次審判顯然是重要的時間節點。”
就在日產一直處于內耗的同時,隨著汽車業轉向電動汽車,它的同行們已經紛紛達成一系列合作交易。比如,日本汽車制造商豐田投資了Uber自動駕駛部門和規模較小的競爭對手鈴木,而福特和大眾則加強了在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技術方面的合作關系。
汽車業分析師中西隆明(Takaki Nakanishi)表示:“由于人們對西川執掌下的公司未來存在太多疑慮,日產一直無法專注于扭轉局面的計劃。”“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推遲三個月就可能是致命的,日產已經失去了寶貴的時間。”
因此,在最快的時間內找到繼任者是日產的當務之急。日產董事會提名委員會要從至少6名候選人中找到新的救星,但這不是件容易的事。
列入名單的候選者除了日產現任COO、代理CEO山內康弘(Yasuhiro Yamauchi),日產汽車公司高級副總裁兼東風汽車有限公司總裁內田誠(Makoto Uchida)以及雷諾-日產-三菱汽車聯盟高級副總裁關潤(Jun Seki),還包括日產前銷售和營銷主管丹尼爾·西拉奇(Daniele Schillaci),雷諾前高管、標致雪鐵龍(PSA)董事長唐唯實(Carlos Tavares)和豐田副社長迪迪爾·勒羅伊(Didier Leroy)也在考慮范圍。
考慮到日產公司目前存在的嚴重分歧,正如分析師中西隆明所說,“外部CEO或許是不錯的選擇,但誰愿意涉足這個雷區呢?”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汽車商業評論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99208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