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東開發開放30年的歷程,走的是一條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之路,是一條面向世界、擴大開放之路,是一條打破常規、創新突破之路。”11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充分肯定了浦東開發開放30年的成就。
“20多年前,我剛剛退休回到上海,陽臺對面一江之隔就是浦東,那時金茂大廈剛剛竣工不久,浦東還正在開發,而如今的浦東,除了三大地標建筑,已經是一片高樓大廈的海洋,完全變樣了。”東風“雙飛燕”標志的設計者艾德昆,面對今天的浦東,心潮起伏,感慨萬千。他知道的是,浦東已經是一個汽車特別是汽車零部件產業的集聚區,而他不一定知道的,是如今浦東登記注冊的,有2400余家大大小小的汽車零部件企業,其中近400家為外商獨資或合資。
這其中,不乏博世、德爾福、法雷奧、蒂森克虜伯等世界汽車零部件巨頭的中國總部或分支機構。“我們有幸在這里,見證了中國汽車產業在改革開放中快速成長的一個窗口。”博世亞太區企業傳播與政府事務副總裁蔣健告訴《中國汽車報》記者。
■汽車零部件,成就大產業
浦東新區臨港產業區江山路5000號,是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眼下,這里的二期擴建即將全面完成,明年規劃產能25萬臺的Model Y即將投產,加上現在的Model 3,年產能近55萬臺。同樣引人矚目的,是在特斯拉超級工廠周圍,諸多規模不等、產品各異的汽車零部件企業成為了特斯拉的“鄰居”。
距離特斯拉不遠之處,是均勝電子旗下均勝安全系統公司。據介紹,這是為了給“大客戶”特斯拉配套而來的。去年12月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正式投產以來,均勝安全系統正式成為國產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車型的供應商,新增產品類訂單達2.2億元。來到浦東,均勝安全系統不斷接下新訂單。近日,其又接下為大眾ID.4系列供應多款安全氣囊和安全帶產品的訂單。其母公司還將為大眾提供均勝車聯CNS 3.0車機系統、電池管理系統,訂單總金額達到100億元。均勝電子,也已是全球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百強中為數不多的中國本土企業之一。
在浦東開發開放的土壤中,無論是本土還是外資零部件企業,都能在這里獲得陽光雨露,茁壯成長。2019年11月,華域汽車系統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研發中心在浦東張江科學城開工,該中心將專門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及智能制造應用技術研發和試驗。2022年竣工后,該研發中心可容納1400名研發人員。
間隔一個月的時間,法雷奧智能工廠項目在浦東金橋南區奠基。法雷奧公司是全球領先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之一,其這一工廠建成后將是法雷奧集團全球最大的制造中心、以及法雷奧動力總成事業部在中國的重要基地,也是目前國內最大的汽車起動機及發電機生產商,該項目預計將在今年底竣工。
“在這里,可以看到中國汽車產業的本土化和全球化都在向好。”中國總部位于浦東的安波福連接器系統中國區總經理沈國樑向《中國汽車報》記者表示。
至今,在浦東的面積為121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汽車零部件產業正在成長為一個集聚化程度高、現代化程度高、規模化程度高的“三高”產業,助推浦東汽車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加速轉型。
■產業園區熱,催生新亮點
如果現在來到浦東,會看到有百度自動駕駛出租車在路上行駛,正在成為浦東現代化城市風貌的新亮點。
早在今年7月,浦東就宣布在金橋區、臨港等開通自動駕駛開放測試道路,一期規劃里程30.6公里,涉及浦東的10條道路,是國內超大城市中心城區率先開放的自動駕駛汽車開放測試道路。而浦東已經啟動了5G產業生態園建設,5G+智能網聯汽車是一大目標,這無疑將加速自動駕駛汽車的落地應用,推動浦東的智能汽車產業發展壯大。
“智能汽車、智能交通是打造新基建的首要抓手。”百度集團副總裁、智能駕駛事業群總經理李震宇向《中國汽車報》記者表示,自動駕駛出租車進入浦東等地測試,給百度自動駕駛帶來了新的商業化賽道。
目前,金橋區已經擁有智能網聯、自動駕駛等相關的深厚的產業基礎,已集聚了華為上海研究所、華為智慧汽車解決方案事業部、上海貝爾、聯合汽車電子、泛亞汽車研發中心、上汽5G智能網聯汽車電子創新中心等一批中外汽車智能網聯、自動駕駛相關的零部件企業,也有博世無人泊車研發測試基地等智能駕駛領域的新生力量,是上海的汽車零部件產業高地。
在金橋,一家名叫“黑芝麻”的新創公司,專門從事自動駕駛芯片的設計研發。至今,該公司已經研制出基于華山一號A500芯片的最新自動駕駛芯片產品和解決方案,為黑芝麻智能駕駛產品商業落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如今,從汽車零部件到整車,從智能網聯汽車到評價測試,以及相關的軟硬件,一個目標遠大、規模可觀的智能汽車產業園區,正在浦東逐漸枝繁葉茂,迅速崛起。
■浦東新熱土,再繪新藍圖
在《從0到1》作者彼得·蒂爾看來,人類歷史的發展有兩種,一種叫“水平進步”,也就是“從1到N”;另一種是“垂直進步”,這是“從無到有”的過程。而浦東的汽車零部件產業及智能汽車產業園區建設,不僅是從無到有,也是“從1到N”,齊頭并進,勢頭迅猛。
“30年前,浦東開發開放,1992年1月,原上海重型汽車廠、上海汽車底盤廠、上海第二汽車底盤廠三家重點骨干企業合并組建的上海匯眾汽車制造公司在上海浦東開發區內正式成立,該公司主要承擔為桑塔納整車10%以上的零部件國產化配套任務,這是浦東最早的汽車零部件企業之一。”原中國汽車零部件工業公司副總經理、中國汽車工業工程咨詢公司總經理陳光祖告訴《中國汽車報》記者,30年倏忽已過,如今浦東的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已經形成,相信再過30年,浦東將不負打造自主創新新高地的使命,呈現出令人驚嘆的新的更大奇跡。
時至今日,“寧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間房”的歲月早已不復存在,寸土寸金成為浦東的現實。滄桑巨變30年,浦東風雨兼程,砥礪前行,成就了汽車產業發展的新高地。在這背后,政策、法規、制度、體制機制建設,都為汽車產業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清新的空氣、適宜生長的氛圍,讓行業內無數幼苗長成了參天大樹,讓七彩的夢想走進了美好的現實。
法國學者若埃爾·勒·凱芒在自己的文章中指出,浦東開發開放是當代中國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的最大工程之一,它是中國在未來提升國際聲譽的一個新標桿。浦東實際上已成為中國向世界經濟開放的一大顯著象征,這座未來型城市將與21世紀一切經濟發展的新形式產生共鳴,前景無限美好。
“勇于挑最重的擔子、啃最硬的骨頭,努力成為更高水平改革開放的開路先鋒、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排頭兵、彰顯‘四個自信’的實踐范例,更好向世界展示中國理念、中國精神、中國道路。”習近平總書記語重心長的話語,必將激勵包括汽車產業在內的浦東產業集群再次出發,走向世界,走向未來。
編輯:黃霞 圖片來源:新華社
來源:中國汽車報網
作者:趙建國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32243
以上內容轉載自中國汽車報網,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