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將至,對于任何一家車企而言,都到了全力沖刺、完成既定目標的時刻,特斯拉也不例外。雖然這家美國新能源車企,前十一個月整體表現已經可以用極致瘋狂所形容,公司背后還站立著集夢想家、瘋子于一身的埃隆·馬斯克,但是作為旁觀者,仍能在它蒙眼狂奔的過程中,嗅到一絲危機的味道。
而就在幾天之前,馬斯克火星移民計劃中的關鍵運載工具——星艦火箭原型SN8,在當日凌晨的試飛任務中,再次爆炸。事故發生后,詭異的一幕隨即出現,前者于個人社交平臺祝賀SpaceX任務成功,并高呼:火星,我們來了!
也許正是這樣的“自嘲”,造就了特斯拉每當跌至谷底后,最終都能實現逆勢向上的決心。只不過作為一家市值已突破6000億美元大關、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汽車公司,當下最為缺乏特質的或許就是“穩定”。不知為何,在某些事情的處理方式上,總帶給外界一種“小家子氣”之感。
所以,此刻特斯拉所展現出的,還是其仍不成熟的一面,而不偏不倚地給它提個醒,則顯得尤為重要。
“意外加速”,所有人需要一個真相
北京時間12月12日傍晚,有相關微博網友爆料,在北京海淀區西三環航天橋附近某小區中,一輛白色 特斯拉Model S發生撞樓事故。內容稱,事故發生時車輛突然失控,以80km/h的速度撞向居民樓。從現場圖片來看,這輛Model S的車頭已經鉆入一樓住戶的陽臺底部,巨大的沖擊力造成房體鋼筋外露。
目前,從相關報道來看,事故未造成人員傷亡,但截至發稿,特斯拉官方同樣未給出任何回復。無獨有偶,幾天前也有韓國媒體報道,當地時間上周三晚些時候,在首爾一棟公寓的停車場內,一位住戶所駕駛的Model X突然撞墻起火,大火在約一個小時后才被撲滅。
而這起事故,最終導致車內一名乘客死亡和另外兩人受傷,司機向警方表示,在撞墻之前,這輛Model X就已經失去了控制。韓國警方表示,相關機構將對發生事故的電動汽車進行調查,以確定事故發生的原因。
連續兩起意外的發生,再次讓特斯拉身處輿論的漩渦之中。類似狀況今年內不止一次的出現,其中最為慘烈的便是6月,一張特斯拉Model 3起火后被燒成“空殼”的圖片,在各大社交媒體上廣泛流傳與發酵。最終,在了解多方具體情況后得知,該事故發生于江西南昌,車主稱他像往常一樣駕駛車輛行駛在紅谷灘新區贛江南大道,途經國體中心時,車輛突然自動提速至127km/h。
在此期間,車主并未打開特斯拉自動駕駛功能,全程處于人工控制狀態。突然加速期間,車主曾多次踩下制動剎車,但是并沒有任何效果,只能一路闖過交通信號燈并連續躲避社會車輛。而車輛失控的總里程達到了8km,一直行駛到贛江南大道的盡頭,撞上土堆后翻至路旁草地上。
車輛翻停后,司機從駕駛位艱難爬出,身體多處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而車輛由于變形嚴重,十分鐘后發生自燃。隨后,消防人員第一時間趕到事故現場,對明火進行了及時撲救,傷者則被送往就近醫院治療。
事故發生3天之后,特斯拉正式做出回復:“已于第一時間處理此事,根據特斯拉的車輛設計原理,剎車失靈車輛自己加速的可能性非常小。建議等政府部門根據車輛數據做出結論后,再下判斷。”
對此,部分網友也對事故是否為“自動提速,剎車失靈”所造成,產生了巨大疑問。因為即使車輛突然加速,機械剎車系統一同失效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估計還是由于駕駛員不當操作造成。另一部分網友則認為,特斯拉除本次事故外,還發生了多起類似事故,Model 3的質量肯定存在問題。
平心而論,“意外加速”事故頻發,以目前所掌握的信息或證據來看,無法將錯誤歸咎于車企或者駕駛者的任何一方。但特斯拉每次處理與善后時含糊不清的態度,以及大多時刻選擇“冷處理”的方式,令人不免懷疑是否其全系產品是否真的存在缺陷?
早在今年1月,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也曾表示,針對特斯拉三款車型可能會發生意外加速的隱患,已經開始著手調查。因為根據獨立投資者Brian Sparks提交的一份請愿書顯示,由于意外加速特斯拉這123輛不同款式的車型,共造成了110起事故,導致52人受傷,而且設計缺陷還有可能波及2013-2019年間生產的超50萬輛電動車型。
隨后,特斯拉發布公告否定了這一消息的真實性,其表示:“請愿書完全虛假,是做空者對特斯拉的抹黑”。另外,特斯拉還表示,在行駛過程中,駕駛員無意間同時踩下制動踏板和加速踏板,制動踏板的優先級更高,此時加速踏板的指令不會發生作用,電機扭矩也會被切斷,持續踩下制動車輛就會被停止。
而在此前特斯拉的一場媒體溝通會上,記者也曾向其中國區官方工作人員,詢問了南昌意外加速事件的調查結果,得到的答復為:“中國區團隊并沒有調取數據的權限,整個過程還需回到美國加州的總部進行,結果之后會與大家同步。”
但是從現狀來看,類似事故還在發生,2020年也即將過去,關于“意外加速”還是想給特斯拉提個醒:所有人需要一個真相。
沖擊“50萬輛”,并不是全部
SN8發射失敗后,昨日馬斯克再次向全體員工發布一封內部信,大致內容可以概括為:“我們很幸運,在這個季度中,遇到了一個較為高端的問題,那就是需求比產量高了許多。為了確保我們能夠獲得最好的結果,贏得那些把信心和辛苦賺來的錢放在我們身上的客戶和投資人的信任,我們需要在本季度剩余的時間里,盡可能地提高產量。”
從中可以看出,特斯拉再次遭遇了“產能危機”,至于背后的原因還是與其想要在2020年全力沖擊“50萬輛”的目標有關。而為了能夠完成,該公司需要在第四季度中做到以下兩點:分別生產170,020輛、交付181,020輛新車。
而對于特斯拉投資人來說,看到該公司遇到“需求問題”的確是一件好事,因為這意味著該公司的業務不僅正在發展,并且是在加速發展。同樣,值得注意的是,上周五據CNBC的一封電子郵件顯示,特斯拉已經通知其加州弗里蒙特工廠的員工,Model S和Model X電動汽車生產線將于12月24日至1月11日關閉,停產18天。
截至2020年9月30日的期間,交付的車輛中Model S、Model X的占比約11%,其余為Model 3、Model Y。因此,暫時在市場需求不高的前提下,停產前兩款高端車型,將空出產能用于后兩款主銷車型,馬斯克此舉意在保證“50萬輛”的目標。
另外,據外媒報道,特斯拉已經授權其北美銷售人員,為尚未交付的Model 3、Model Y車輛提供一年免費的無限次超級充電,以激勵年底前的交付。而國內市場,尚不清楚是否同步該項服務政策。
而從乘聯會上月公布的終端銷量來看,特斯拉國產Model 3共交付新車21,604輛。反觀整個上海地區,得益于外牌車輛限制政策出臺對于新能源市場的刺激,該車型的單月成交量達到了恐怖的6,846輛。因此,如果中國區同樣開始選擇贈送超充,預計12月銷量將會得到又一次提升,最終完成目標的可能性也將再次增大。
但是就在特斯拉為達目的,一邊瘋狂“壓榨”產能,一邊再次推出福利政策的時刻,還是想對它提個醒:沖擊“50萬輛”,并不是全部。上述整個過程中,最為擔心的還是其過分透支所引發的連鎖反應,而這主要集中在產品質量與老車主層面。
畢竟之前,連續多次的“官降”,以及交付車輛層出不窮的奇葩瑕疵,已經嚴重地拖累特斯拉的品牌口碑,以及與老車主的關系。連外媒也曾表示,希望在沖擊產量和銷量的過程中,特斯拉產品的質量不會出現問題。
并且從各方消息來看,被譽為純電SUV細分市場又一條“鯰魚”的國產Model Y即將來臨,但是該車型美國本土的實際表現來看,熱銷之下其實很大程度上搶占了Model 3的目標用戶,左右手互搏的現象已經出現。
?
接下來可以預見,雖然待Model Y正式到來,特斯拉單月兩萬輛以上的交付成績將會成為常態,但是如馬斯克想象中“1+1≥2”的效果,大概率無法實現。基于這樣的現狀,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也曾表示:“Model Y首先打的就是Model 3,并不太過擔心蔚來ES6與EC6。”
種種不利因素加持下,可以說在沖擊“50萬輛”甚至更高目標的路上,特斯拉將會遇到的隱患與危機,已然開始快速顯現。而這家美國車企始終無法被稱作真正的偉大,很多時候還是因為無法從“極速狂奔”過渡到“踏實走好每一步”上。
文/崔力文
---------------------------------------------------------------------------
【微信搜索“汽車公社”、“一句話點評”關注微信公眾號,或登錄《每日汽車》新聞網了解更多行業資訊。】
來源:汽車公社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34067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