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在中國,你永遠等不到一輛最便宜的特斯拉Model 3。”
文章開篇,直接拋出這樣一個略帶諷刺意味的觀點。因為就在上月的倒數第二天,特斯拉官方突然宣布,即日起其國產Model 3標準續航升級版的價格,下調1.5萬元,調整后的價格為23.59萬元(此為補貼后起售價),此次價格調整,反映了成本波動的實際情況。
回顧此前經歷的多輪降價:2019年10月,國產Model 3標準續航版發布,售價35.58萬元;2019年12月,補貼后價格調整為33.1萬元。
2020年1月,價格調整為29.9萬元;2020年4月,為滿足“30萬元”補貼門檻,特斯拉再次將補貼后價格調整為27.155萬元;2020年10月,據其官網顯示,Model 3升級版補貼后售價24.99萬元。
令人驚嘆的是,在實現國產化交付不到兩年的時間內,特斯拉已經進行5輪降價,并且幅度非常之大。與此同時,每一輪售價調整,除了收獲之前仍處在觀望中的潛在消費者外,還有撲面而來老車主的質疑與討伐之聲。
現象背后,更多反映出的還是其利潤模型的較為固定。一旦上游供應鏈價格發生變化,或者其他成本環節發生變化,就有可能觸發其價格調整機制。
另外,特斯拉的產品定價還與其工廠產能、銷量目標有著很大關系,一旦遭遇產能瓶頸或者銷量不及預期,也有可能導致價格的波動。所以本輪僅限中國市場降價,無疑還是反映出特斯拉相關供應鏈短缺的問題有所緩解,進而觸發了調價機制。
對此,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我國新能源車產業鏈發展迅速,如鋰電池、電機以及相關零部件等均已形成一定規模,這對降低新能源汽車成本將起到促進作用。”
換言之,中國新能源相關供應鏈,足夠強大的成本管控能力與完整度,直接幫助國產Model 3的幾輪降價,得以順利完成。
基于上述背景,不免引出新的疑問,國產Model 3后續還會不會繼續降價?
其實,早在去年,國信汽車對于國產特斯拉的研究報告中的一段話,已經可以進行回答。“如果國產Model 3保持與美國市場相同售價,則可以讓毛利率達到恐怖的55%,而如果國產Model 3保持與美國一樣25%的毛利率,那么其整車售價可以降至21.7萬元起。”
無獨有偶,8月17日,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兩周年項目簽約活動順利進行。現場,也透露一個較為重要的信息:“位于臨港新片區的特斯拉上海工廠全年預計產量可達45萬輛,累計出口整車約6.61萬輛,年底國產化率將達到90%左右。”
屆時,如果9目標中的國產化率能夠達成,那么可以肯定的是,特斯拉位于終端市場出現疲態之時,選擇降價沖量,大概率會繼續發生。
至于能夠觸及怎樣的“底線”,或者說國產Model 3究竟還能夠降價多少?在我個人看來,維持在20萬元以上,是較為合理,且能夠一定程度上維持品牌溢價的選擇。
況且,據相關海外媒體報道,特斯拉全新緊湊型車,或已經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不排除其已經建成原型車,并計劃在今年年底試產。
同時,預計其售價將會維持在2.5萬美元(約人民幣16萬元)左右,或命名為“Model next gen”,并在特斯拉上海工廠所生產。
而在向相關內部人士求證后,雖然沒有得到完全肯定地答復,但從中明顯能夠感受到,終端消費者距離一款由中國設計、中國制造、更加便宜的特斯拉,正在越來越近。
另外,可以確認的是,全新車型將會基于Model 3同平臺打造,并且將會是一臺緊湊型轎車,售價大概率將下探至20萬元以內,收割目前Model 3無法進入的更低市場。
當定位更低的“Model next gen”真的最終落地,其直接競品也將徹底變為類似卡羅拉、軒逸、朗逸、高爾夫,甚至寶馬1系、奔馳A級、奧迪A3等傳統燃油車型。
也正因如此,對于國產Model 3而言,既然特斯拉將會推出另一款車型,負責進行下探的重任,那么前者售價看似能夠進行調整的空間,正在不斷縮小。
而站在用戶的角度出發,無論是成為“等等黨”,還是抱有“早買早享受”的態度,特斯拉這家充滿爭議的美國車企,總能帶來許多意料之外的東西。
來源:汽車公社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54107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