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車難,造高端純電動車難上加難。
就這樣,蔚來背著重重的行囊,走過了近4000個日日夜夜。而就在本周,這位長期一邊享受高關注度、一邊遭受種種質疑的選手,迎來了成立十周年的里程碑時刻。
無論承認與否,因為自身的稀缺性與不可復制,今天文章的主角都在中國汽車工業(yè)史上,留下了非常濃墨重彩的一筆。
當然,理性客觀的講,十歲的蔚來并非沒有瑕疵,距離真正意義上的長大成人,還有很長的一段要走,甚至稍有不慎仍會墜落深淵。
也恰恰基于這樣的背景,身為掌舵者的李斌發(fā)布了一封內部信。結合具體內容,除了感謝全體員工的貢獻與諸多用戶的支持,更多的還是忠言逆耳利于行的敲響警鐘。
“我們正處在智能電動汽車產業(yè)資格賽最激烈最殘酷的階段,兩三年后,只有少數優(yōu)秀的企業(yè)能生存下來。”
“面對更高維度的競爭,不能有短板,也不可能速勝。而為了贏得決賽資格,必須做到兩點:保持初心、專注行動兩點。”
“2025年銷量翻番,2026年實現公司盈利,是不容有失的工作任務。”
簡簡單單三段話,無疑從宏觀到微觀,全盤托出了蔚來正面臨的現狀與需要達成的目標。其中,近在眼前的便是如何明年銷量翻番。
精品純電小車難成爆款
今年,如果蔚來最終能夠累計交付新車23萬輛左右,那么明年乘以二過后便是46萬輛。平心而論,依靠“純電”一條腿走路,想要完成難度真的不小。
但,開弓沒有回頭箭。
既然李斌的Flag已經立下,不想被再一次狠狠打臉,便要求這家新勢力造車旗下的本品牌NIO、第二品牌樂道以及不久前剛剛官宣的第三品牌螢火蟲,都必須火力全開。
由此拆分,從目前獲悉的一些劇透來看,本品牌NIO明年的主要任務,集中在打出NT3平臺的旗艦ET9,以及逐步有序切換目前NT2平臺的多款在售產品,包括維持住“高端”的品牌調性。
第二品牌樂道,則會重點解決L60的產能爬坡,以及之后對標理想L7、L8的大五座、六座純電SUV的接連推出,包括迅速的整體上量。
相比之下,第三品牌螢火蟲,擺在眼前的任務更加簡單直接,確保首款與品牌同名的精品純電小車“螢火蟲”,身處中國新能源市場徹底站穩(wěn)腳跟。
而接下來的篇幅,更想展開聊聊這位北京時間12月21日又一屆NIO Day上,確定將會揭開神秘面紗的新成員,究竟面臨著怎樣的局面。
換言之,精品純電小車在華有前景嗎?
關于答案,首先分別搬出合資與自主陣營中,兩款最大競品的銷量作為參考。10月,起售價15.49萬元的smart精靈#1共賣出了2,569輛,起售價14.90萬元的極氪X共賣出了1,208輛。
顯然,明晃晃的數字不會說謊,情況就是這么個情況。而今年以來,二者的終端表現基本維持著類似的水平,并沒有折騰出什么太大的水花。作為旁觀者,能夠感受到的是,大家對于它很難“共情”。
背后的原因,很好理解。
大多數國人偏愛“大車”,講究“性價比”的基因,早就深入DNA之中。花15萬元買新能源車,當下將近5米的轎車、SUV隨便挑花眼,誰又會沖本就實用性較差且較為昂貴的精品純電小車?
或許,為家庭選擇第二輛甚至第三輛新車的部分潛客可能進行選擇,但更大的問題是這樣的群體又有多少?
反正,礙于種種限制,總感覺純電精品小車在華難成爆款,一直會處在不溫不火的狀態(tài)之下。對于主機廠而言,有些“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某種程度上僅視作豐富產品序列的補充。
讀到這里,估計會有讀者抬杠,“人家比亞迪海鷗一個月能賣5萬多輛,不也是精品純電小車?自己菜,請不要找借口。”
對此,試圖反駁道:“拋開價格談銷量,都是耍流氓。6.97萬元起售的比亞迪海鷗,絕對納入不了上述討論的范圍之內。”
更直白來說,當“便宜”的特質重新變得愈發(fā)凸顯,純電小車有著十分廣闊的市場,但精品純電小車卻沒有。
而“螢火蟲”一入場,便面臨著“天崩”的開局。
BaaS或成最大殺手锏?
最近一段時間,有關“螢火蟲”產品層面的消息,正在通過各大社交平臺瘋狂涌現。
匯總而言,外觀方面走的是個性、時尚的路線。短前后懸、長軸距的設計,保證了它的駕乘空間。
內飾則與樂道的“極簡風”略有不同,顯得更加“蔚里蔚氣”。智駕,預計不會是它的長板,但也能支持高速領航輔助。
至于節(jié)奏,今年年末的NIO Day發(fā)布之后,明年上半年將會開啟交付。而從外界的普遍預測來看,“螢火蟲”的售價會在15萬元左右,維持精品純電小車的“基準線”。
不過,在我眼中,如本段小標題所言,因為它是蔚來旗下的選手,堅持著“可充、可換、可升級”的補能方式,那么也意味著BaaS車電分離的購車方案大概率不會缺席。
想象一下,采用“租電池”購車后,“螢火蟲”的起售價能夠進一步下探至10萬元附近,電池月租金維持在約300元。
隨著入手門檻的大大降低,相信會就此吸引不少持幣觀望的潛客。畢竟,該銷售模式的效果,在同樣殺入主流板塊的樂道L60上已經有過應驗。
而BaaS之后的“螢火蟲”,直接競品儼然從smart精靈#1、極氪X般的精品純電小車,瞬間變?yōu)榱祟愃票葋喌虾k唷⑽辶赓e果般的純電小車,受眾范圍與對應需求,無疑一下子得到巨大提升。
在新的競爭中,“螢火蟲”依托蔚來的光環(huán),品牌可能成為它的加分項。
況且,不要忘記,與樂道花費較大人力、物力、財力獨立建設渠道,需要一定的時間去教育消費者“我是誰”不同。
據悉,箭在弦上的“螢火蟲”將簡單直接的放在NIO House內開賣,更像是采用了一種“輕資產”的銷售模式。在訂單轉化上,在展車能見度上,在渠道下沉上,依托蔚來的現有門店,預計會較為的高效。
當然,談及了這款新車的優(yōu)勢,對于“螢火蟲”仍存在一些存疑與擔憂的地方。
譬如,它所采用的電池規(guī)格,好似與蔚來、樂道又不通用。這也意味著需要給它單獨建設換電站。
雖然從傳言來看,采用了體積更小、布局成本更低的集裝箱換電站,但站在用戶體驗的角度來說,大面積鋪開無疑需要時間。
與之對應,站在企業(yè)發(fā)展的角度,新建站一定意味著多花錢,而“糧草”恰恰蔚來目前十分缺乏的東西。礙于補能體系沒辦法復用,這家新勢力造車又得承擔一筆不菲的開銷。
對于該部分的策略與打法,始終沒有思考的太過明白。難道說,采用換電的方式,位于“螢火蟲”補能順序中的優(yōu)先級,并不是排在第一位?只是一個所謂的噱頭?為了能夠BaaS車電分離?
由此轉換視角,擺在“螢火蟲”面前的另一個挑戰(zhàn)還有產能。雖然不愿承認,但制造端整個蔚來總會整出些幺蛾子,涌現五花八門的問題。而“螢火蟲”確定會在其位于安徽滁州的第四工廠下線。
新車型、新工廠,隨著雙重Buff疊滿,不知道這一次又準備好了嗎?
至此,文章漸漸臨近尾聲,想要拋出最后一個問題:你覺得“螢火蟲”究竟穩(wěn)態(tài)銷量達到多少才算及格?
思考片刻后,我給出的答案是5000輛……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汽車公社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255340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