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新的趨勢來講,輔助駕駛的滲透率今年比去年稍微高一些,我們認為未來幾年后的增幅一定會更快地到來。比如說城市導航輔助駕駛,在今年一定會上車。”4月2日,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3)上,毫末智行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兼CEO 顧維灝如是說。
圖片來源: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
顧維灝表示,從行業技術趨勢上面來看,在綜合性價比角度也會出現更深刻的行泊一體的解決方案,把行車控制器和泊車控制器合二為一,把傳感器無論是行車還是泊車的時候綜合來使用,這個在今年一定會呈現量產上市的新一代的產品。
他還透露,公司今年在無人物流車方面會形成商業化的閉環。這是在乘用車產品上面或者自動駕駛輔助駕駛產品上面今年確定性的出現。另外在大模型這塊也會有逐步的落地,包括數據和新的大模型的應用。
顧維灝認為,自動駕駛產品的出現不會一簇而就,還會沿著從低速到高速、從載物到載人、從商用到民用這樣一個產業規律不斷出現。
他為此劃分了三個時代:
1、完全是硬件驅動的時代,十年前大家看到所有的輔助駕駛、自動駕駛的車身上都掛滿了各種各樣的傳感器和大量的計算硬件,大算力的消費級計算硬件,我們認為那個時候其實是完全的硬件驅動的,以單模演示為主的這樣一個原形產品這是一個時代。
2、軟件驅動時代,軟件是什么?軟件是人寫的軟件,也就是說每一個工程師,包括我們公司的每一個工程師他們寫的軟件的最高的高度決定了這個系統的短板。這樣的系統我覺得能解決一定的問題,但是如果我們想讓這個產品、這個系統更加智能化我們一定會進入到第三代產品。
3、數據驅動時代。在移動互聯網上或者互聯網上其實現在已經是類似于這種數據驅動的技術驅動形態了,所有的工程師我們都是圍繞著數據來進行,從數據的獲取、傳輸、存儲、計算到知識的轉化以及把它部署到真正的應用端,只是靠數據不斷的流轉計算,這個時候產品的進步才能夠產生突破性的進展。
他還表示,只有用這種重感知、不用高精地圖、大算力的方案,我們才有可能在更大范圍內落地點到點的導航輔助駕駛功能。
大模型方面,顧維灝表示,其他領域我們已經看到了大模型的能力、威力。去年的時候我們為了讓更多數據轉化成知識,我們和火山引擎(字節跳動下面的火山引擎)共同建立了中國自動駕駛區域的首個智算中心——綠洲,差不多是67億次/秒的計算能力。我們總共設計了5個大模型已經在我們數據體系中持續運行了,包含純視覺大模型、多模態的大模型、3D重建大模型以及自動駕駛基于人駕系統的人駕大模型以及仿真的3D重建大模型,這5個大模型支持了我們很多能力快速的發展,在使用過程中我們體驗到,也體驗到端到端大模型這種能力其實會給我們帶來一個更大的突破。
來源:蓋世汽車
作者:馬振旗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198959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