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曝比亞迪將發動三年“解放戰役”,價格戰“遠未結束”,總攻“剛剛開始”
36氪3月11日消息,從多位知情人士處獲悉,比亞迪核心管理層在近期的一場內部溝通會上表示,比亞迪將調動技術與產業鏈上下游的所有優勢,用3年的時間去打一場“解放戰役”。報道稱,比亞迪的價格戰“遠未結束”,總攻“剛剛開始”。
同時,比亞迪也將推出第五代DM系統(雙模混合動力系統)。與會人士稱:“第五代DM-i百公里油耗2.9L,滿油滿電可以跑接近2000公里。”
據稱,比亞迪的目標,是吃下更多的油車市場份額,用三年的時間一舉將新能源滲透率拉到全新的高度,在這個過程中也會不可避免的波及到新能源車同行。比亞迪的核心優勢,則在于技術創新和規模擴張所帶來的成本領先。
另據界面新聞消息,比亞迪已向墨西哥哈利斯科州派出代表團,考慮在當地建立一家電動汽車工廠。這將是泰國、匈牙利、巴西之后,比亞迪在海外設立的第四座目標工廠。
知情人士表示,比亞迪在墨西哥建廠的成本可能在6億美元左右,與比亞迪巴西電動汽車工廠的成本相近。比亞迪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公司最近在墨西哥推出Dolphin Mini車型(小海豚,即海鷗)。
2、寧王“異動”帶動新能源狂歡
每日經濟新聞3月11日消息,”寧王”異動,帶動光伏+儲能板塊的集體爆發。昨天許多漲停的個股,都有光伏、鋰電、電力、儲能等概念。其中寧德時代收盤大漲超14%,市值接近8000億元。2021年12月,其市值曾達到1.6萬億元的巔峰。
來自市場的好消息:
1)外資突然唱多寧德時代。
3月10日,摩根士丹利發布報告,將寧德時代評級上調至“超配”,并設定目標價為210元。前不久,東吳證券給予寧德時代263元的目標價。
2)寧德時代2023年業績預告顯示,公司凈利潤425億元-455億元,同比增長38.31%-48.07%;扣非凈利潤385億元-415億元,同比增長36.46%-47.09%。
3)國內市占率再次超50%。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最新數據,2月寧德時代國內動力電池裝車量9.82 GWh,市占率為55.16%,市占率創下2021年12月以來的新高,與之相比,比亞迪市占率2月下滑至17.75%。雖然仍然排名榜單第二位,但其與寧德時代的差距已超過37個百分點。
今年1月,比亞迪與寧德時代的市占率相差31個百分點。去年全年,兩者的市場份額差距曾縮小至不到16個百分點。
在磷酸鐵鋰和三元電池裝車量方面,寧德時代在2月均位列國內榜首。寧德時代2月的國內磷酸鐵鋰電池市占率45.22%,市占率28.69%的比亞迪排名次席。
在三元電池領域,寧德時代2月仍然處于絕對領先地位,市占率達到71.33%,其主要競爭對手中創新航(03931.HK)的市占率僅為8.5%。
4)傳電網公司將放開95%消納紅線,風光儲電站發展將再次迎來高峰。
但更重要的,也許不是這些,而是更有趣的消息。今天盤中一些小作文在網上流傳,大致意思是:你有多看好AI,就該有多看好新能源。
因為據稱:黃仁勛和奧特曼都說了,“AI的盡頭是光伏和儲能!”
但是請注意,這并不是真的。黃仁勛和奧特曼并沒有說過這句話,有人把他們兩位此前的發言做了“二創”,希望就此打通新能源和AI的邏輯關聯。
今年1月,在瑞士達沃斯舉辦的“2024年度世界經濟論壇”上,奧特曼表達了一個觀點是——AI的未來取決于清潔能源的(技術)突破。
大致翻譯一下:
“我們仍然不了解這項技術對能源的需求”,隨著AI走向成熟,預計將消耗大量電力。奧特曼說,“如果沒有(技術)突破,就無法實現這一目標。我們需要(核)聚變,或者更便宜的太陽能+能大規模存儲(能源)的東西”。
據中國能源報,以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應用、大模型訓練快速崛起,帶動智能算力需求爆發式增加。
工信部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基礎設施算力規模達到180EFlops(每秒百億億次浮點運算次數),數據中心耗電量達到2700億千瓦時。預計到2025年,我國算力規模將超過300EFlops,智能算力占比達到35%,數據中心耗電量達到3500億千瓦時。根據《綠色算力白皮書(2023)》預測,到2030年我國數據中心耗電量將達到5900億千瓦時。
不光用電,AI的發展,目前還很“費水”。
因為旺盛的算力需求,要求與之匹配的散熱能力。
去年曾有媒體報道稱,微軟支持的OpenAI技術需要耗費大量水用于冷卻超級計算機,幫助其AI學習如何模仿人類書寫。除了建造冷卻塔,服務器運行需要大量電力,而火電、天然氣和核能發電也會消耗大量水。
微軟在其環境報告中透露,2022年,公司用水量同比去年激增了34%,較前幾年大幅上漲,相當于超過2500個奧林匹克規格的游泳池水量,外部研究人員認為這與微軟的人工智能研究有關。
此外,AI算力的發展,甚至還會更耗煤。
光大證券3月10日研報指出,根據KMPG發布的《Statistical Reviewf World Energy 2023》,2022年中國煤炭消費量中有57%用于發電,全球煤炭消費量中有60%用于發電。
2022年中國、全球智能算力規模分別對應DGX A100整機數量114萬、289萬臺;按60%利用率、1.4PUE計算,2022年中國、全球AI算力對應用電量分別為547億、1383億千瓦時,分別占總用電量的0.63%、0.47%。
在煤炭發電占比不發生變化的情況下,智能算力增長100%,對中國、全球煤炭消費量的帶動幅度分別為0.36%、0.28%。
該研報稱,隨著基數的快速提升,智能算力對能源需求的帶動將愈發明顯。預計2024年-2026年全球煤炭供需基本平衡,若AI相關產業鏈的發展超預期,在供給偏剛性的現狀下,全球煤價的中樞有望提升,推薦盈利、分紅均有保障的動力煤龍頭。
3、理想MEGA開啟正式交付 李想回應遭惡意P圖 余承東、何小鵬力挺
3月11日,理想MEGA正式開啟全國交付之際,理想汽車CEO宣布“反擊”。
理想MEGA上市后遭到外界惡意P圖,網傳銷量不佳。李想在朋友圈回應,先是表示“無論多么難,都不能變成【達斯·維達】”。后又發長文稱“對于事件中存在的那些有組織的違法犯罪行為,我們已經在用法律的手段進行處理中。并表示,我們決定開始反擊,用光明反擊黑暗。
李想的這條朋友圈下,何小鵬、余承東均留言表示力挺。
何小鵬稱:用光明反擊黑暗,支持!去年我們年底也經歷了巨大教訓,第一次理解了什么是商場如戰場,第一次知道了“國防能力”的意義。
余承東則表示:始終選擇光明,是正確的價值觀!一個企業,如果價值觀搞壞了,不會有美好的未來!愿我們與產業界一起,用實際行動,堅持始終選擇光明,用光明反擊黑暗!
1、中汽協:1-2月汽車銷量402.6萬輛 汽車出口82.2萬輛
界面新聞消息,中汽協發布數據顯示,1-2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91.9萬輛和402.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8.1%和11.1%。
其中,2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50.6萬輛和158.4萬輛,環比分別下降37.5%和35.1%,同比分別下降25.9%和19.9%。
1-2月,汽車出口82.2萬輛,同比增長30.5%。分車型看,乘用車出口68.6萬輛,同比增長31.5%;商用車出口13.6萬輛,同比增長25.9%。其中,2月,汽車出口37.7萬輛,環比下降14.9%,同比增長14.7%。分車型看,乘用車出口31.5萬輛,環比下降14.7%,同比增長16.2%;商用車出口6.2萬輛,環比下降15.7%,同比增長7.6%。
2、比亞迪考慮在墨西哥哈利斯科州新建電動汽車工廠
界面新聞消息,比亞迪已向墨西哥哈利斯科州派出代表團,考慮在當地建立一家電動汽車工廠。哈利斯科州經濟發展秘書Roberto Arechederra日前透露,比亞迪高管上周會見了該州官員,還會見了在當地的中國供應商,比如生產制造汽車零部件機器的海天國際。
知情人士表示,比亞迪在墨西哥建廠的成本可能在6億美元左右,與比亞迪巴西電動汽車工廠的成本相近。比亞迪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公司最近在墨西哥推出Dolphin Mini車型,包括“訪問多個州以探索商機,目的是促進創新和技術”。
3月11日消息,理想MEGA上市后遭到外界惡意P圖,網傳銷量不佳。理想汽車CEO在朋友圈回應,先是表示“無論多么難,都不能變成【達斯·維達】”。后又發長文稱“對于事件中存在的那些有組織的違法犯罪行為,我們已經在用法律的手段進行處理中。
3、大連將發放5000萬元汽車消費券
大連市政府網消息,為激發市場活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全面促進汽車銷售,由市財政撥款,從3月12日至3月31日向在連市民發放總額5000萬元“2024年春季汽車消費券”。
本次5000萬元汽車消費券將采取購車送券的方式發放,活動期間滿足條件的在連新車購車人,單車購置費用10萬元(含)至20萬元的,發放4000元消費券補貼;單車購置費用20萬元(含)以上的,發放5000元消費券補貼。滿足條件的在連二手車購車人,單車購置費用5萬元(含)至10萬元的,發放1000元消費券補貼;單車購置費用10萬元(含)以上的,發放2000元消費券補貼。
4、蔚來宣布 NOMI GPT 領航版開啟招募
蔚來汽車宣布,2024 NOMI 煥新,GPT 領航版正式開啟招募。經歷 132 次版本迭代更新、為用戶帶來了超 2000 項功能的 NOMI,即將進入體驗升級新篇章。
蔚來官方表示,NOMI GPT 將是業內首家純端側部署的多模態感知大模型,NOMI 可以通過車內攝像頭識別數千種物品,無需聯網,響應超快,隱私數據不出車更安全。而 NOMI GPT 還將超越通俗的問答、信息檢索,用戶可以通過對感覺的描述來向 NOMI 發出指令。
5、吉利控股集團2月總銷量18.42萬輛
吉利控股集團3月11日公布,2月總銷量18.42萬輛;2月新能源汽車銷量6.43萬輛,同比增長5%,新能源滲透率達35%。吉利汽車集團2月銷量111398輛,其中新能源銷量33508輛。沃爾沃汽車2月全球銷量50315輛,新能源車型占比44%。
6、恒大新能源汽車被執行5314萬
界面新聞消息,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顯示,近日,恒大新能源汽車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新增2則被執行人信息,執行標的合計5314萬余元。
恒大新能源汽車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1月,法定代表人為劉偉勝,注冊資本35億美元,由恒大新能源汽車控股(香港)有限公司、恒大恒馳新能源汽車(廣東)有限公司共同持股。風險信息顯示,該公司現存80余條被執行人信息,被執行總金額超19億元。
7、高合汽車江蘇公司被凍結758萬股權
天眼查App顯示,近日,華人運通技術有限公司新增2則股權凍結信息,股權被執行的企業均為華人運通動力電池系統有限公司,凍結股權數額分別為約623.4萬人民幣、134.9萬人民幣,執行法院分別為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人民法院、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民法院,凍結期限均為3年。華人運通技術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9月,法定代表人為丁磊,注冊資本10億人民幣,由華人運通控股有限公司、江蘇悅達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共同持股。
8、比亞迪宋L上市3個月累計銷量27403輛
比亞迪宣布,宋L上市三個月累計銷量達到27403輛。
比亞迪宋L定位B級SUV,于去年12月15日正式上市,新車共推出5
款車型,售價區間為18.98-24.98萬元,相比預售價便宜3.02萬元。該車上市首月銷量突破1萬輛。
9、阿維塔11千里智駕款上市,限時售25.00萬起
3月11日,適逢阿維塔11用戶高階智駕行駛里程突破5000萬公里之際,阿維塔11千里智駕款正式上市,限時售價25.00萬起,2024年3月1日至3月31日下定,并于2024年3月31日前(含)提車的用戶方可享受。作為阿維塔11特別款車型,新車全系標配3激光雷達、華為高階智能駕駛系統 ADS 2.0 、800V高壓超充等一系列配置。同時官方提供下定金融購車年均費率低至2.4%起、6000元置換補貼等購車權益。
10、星途瑤光C-DM正式上市 售價15.98-22.58萬元
3月11日,星途瑤光C-DM宣布正式上市。新車基于星途M3X超混平臺打造,定位大五座中型SUV。動力部分,新車搭載由1.5TGDI混動專用發動機+電機組成的插電式混合動力系統,最大純電續航 160 公里,綜合續航里程超1300km。新車根據配置共推出5款車型,售價區間為15.98-22.58萬元。車身尺寸方面,新車長寬高分別為 4781/1920/1671mm,軸距為 2815mm。
11、新款梅賽德斯-AMG E53 發布:采用插電混動系統,純電續航超 100 公里
IT之家消息,梅賽德斯-AMG推出了全新E級車的高性能插電混動版車型AMGE53,既保留強勁動力,又帶來電氣化的燃油經濟性,新車提供轎車和旅行版兩種車型選擇。
新款E53AMG顛覆了以往AMG“Lite”版本采用小排量發動機的慣例,不僅搭載了縱置3.0升渦輪增壓直列六缸發動機,而且其動力相比老款車型有所提升,可輸出443馬力。配合額外的161馬力電動機,整車綜合最大功率達到了驚人的577馬力。得益于澎湃的動力,新款E53AMG的轎車版本零到百公里加速僅需3.8秒,旅行版則稍慢0.1秒。
與新款GLE53一樣,全新E53AMG也采用了插電混動系統。布置于后備箱地板下方的電池組可用容量為21.22千瓦時,WLTP工況下的純電續航里程超過100公里。全新E53AMG轎車預計將于今年晚些時候在美國上市,具體售價將在上市前公布。參考上一代車型的起售價81300美元(當前約58.5萬元人民幣),預計新款車型的售價也將處于這一區間。
1、馬斯克宣布本周 xAI 將開源 Grok
馬斯克表示,自家人工智能公司 xAI 將在本周內開源人工智能助手 Grok。
路透社消息,3月11日 消息:今日,馬斯克表示,xAI將于本周開源AI聊天機器人Grok。xAI 是埃隆?馬斯克成立的人工智能公司,于2023年7月12日宣布成立。該公司的目標是專注于回答更深層次的科學問題,希望未來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幫助人們解決復雜的科學和數學問題,并且 “理解” 宇宙。2024年1月24日,馬斯克 xAI 團隊即將發布首個 AI 大模型 Grok1.5。
2、iOS18或與AirPodsPro推出助聽器模式
IT之家消息,彭博社的馬克?古爾曼(Mark Gurman)在最新一期的 Power On 時事通訊中寫道,AirPods Pro 在 2024 年不會出現任何硬件變化。軟件方面,他表示“重大新聞將是與 iOS 18 一起推出的助聽器模式”。
AirPods 已經提供了一項名為 Live Listen 的功能,該功能于 2018 年作為 iOS 12 的一部分推出。該功能可將 iPhone 變成定向麥克風,將 iPhone 捕獲的音頻實時傳輸到 AirPods。
蘋果還在 2021 年為 AirPods Pro 引入了對話增強功能,該功能可增強用戶正前方的麥克風拾音能力,以便更好地聽到對話聲音。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2022 年,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制定了新的指導方針,允許一類助聽器可以在柜臺購買。此類助聽器可以在商店或網上直接出售給消費者,無需進行體檢或聽力學家驗配。
3、英偉達因人工智能使用版權作品而被作者起訴
路透社消息,Nvidia (NVDA.O)其芯片為人工智能提供動力,已被三位作者起訴,他們稱該公司未經許可使用了他們的受版權保護的書籍來訓練其NeMo人工智能平臺。
Brian Keene、Abdi Nazemian 和 Stewart O'Nan 表示,他們的作品是大約 196,640 本書的數據集的一部分,這些書籍幫助訓練 NeMo 模擬普通書面語言,但在 10 月份“因舉報侵犯版權”而被刪除。
4、歐洲人工智能人才爭奪戰愈演愈烈
路透消息, 人工智能 (AI) 初創公司的涌入正在加劇歐洲技術人才爭奪戰,谷歌 DeepMind ( GOOGL.O)等公司紛紛離開要么付出大筆代價,要么失去該地區最優秀的人才。根據獵頭公司 Avery Fairbank 的數據,去年英國人工智能公司高管的薪酬出現了“指數級增長”。該公司董事總經理查理·費爾班克(Charlie Fairbank)表示:“Anthropic和Cohere等國外人工智能巨頭進入倫敦市場將進一步加劇人工智能人才的競爭。”他說,基本工資在 35 萬英鎊左右的高管的薪酬已經在 5 萬到 10 萬英鎊之間上漲。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 第一電動編輯部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22215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