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新能源汽車市場有哪些大事發生?
比亞迪啟動大規模招聘
近日消息,比亞迪鄭州基地宣布,其新款車型宋L DM-i周銷量已突破萬輛,受新車型大量訂單的推動,比亞迪鄭州基地現已啟動本年度第二輪大規模招聘活動,所有招聘崗位均為比亞迪直招,單月招聘規模達4000人,職位薪酬介于5000至9000元/月。
圖片來源:比亞迪
根據8月初比亞迪鄭州發布的招聘信息,鄭州港區計劃招募操作工2900名,技工1100名,總計4000人,同時安陽瓦店和濟南還提供了另外2700個職位,總招聘規模達到6700人。
招聘信息顯示,比亞迪鄭州基地工作時間正常是早上八點到晚上八點(含加班時長,法定為八小時),中間休息一個小時,倒班固定一個月倒一次,次月22日為發薪日。
工資主要由底薪、加班加點工資以及車間的超產獎三部分構成,其中底薪 2100元,按照每個月21.75 天算,時薪約為12元,平常工作日加班為1.5倍,周末2倍、法定節假日3倍,超產獎從幾百元至兩千元不等。
蓋世點評:在車廠互卷的現在,入職車廠也算是“喜憂參半”吧。
七家汽車制造商在韓國公開電池供應商信息
據韓聯社報道,8月13日,韓國政府政策協調辦公室(Government Policy Coordination)表示,韓國政府將建議汽車制造商自愿公開在韓國銷售的所有電動汽車的電池供應商信息。
圖片來源:寶馬
最近,韓國國內發生了幾起電動汽車起火事件,公眾對電動汽車起火的擔憂日益加劇。8月1日,在韓國仁川市(Incheon)的一個公寓地下車庫里,一輛進口電動汽車起火,導致140多輛汽車被燒毀或損壞。幾天后,在首爾以南166公里的錦山(Geumsan),也有一輛電動汽車發生了火災。
就目前而言,韓國政府并沒有強制要求電動汽車制造商公布車載電池的品牌信息,但在過去的一周里,多家汽車制造商在韓國自愿公布了相關信息。
根據韓聯社的統計,截至當地時間8月13日下午,已有7家汽車制造商在韓國公布了車載電池的品牌信息,包括現代汽車、起亞汽車和KG Mobility Corp.三家本土汽車制造商以及梅賽德斯奔馳、寶馬、沃爾沃汽車和極星四個海外品牌。在上述車企的40款電動車型中,有14款車型的電池是中國制造,占總數的35%。
蓋世點評:值得一提的是,電動汽車起火原因十分復雜,完全歸結于電池的問題也稍顯片面。
歐盟考慮對中國進口電動車征收追溯性關稅
據外媒報道,在歐盟新的關稅措施生效之前,汽車制造商競相將在中國生產的電動汽車運往歐盟市場,以押注歐盟不會征收追溯性關稅,但這一希望可能會落空。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表示,將在今年秋季決定是否從3月份起征收追溯性關稅。
歐盟委員會主席烏蘇拉·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于去年宣布對中國產純電動汽車展開反補貼調查。
在調查啟動的九個月后,歐盟委員會于7月4日宣布,在對進口汽車征收10%標準關稅的基礎上,歐盟將從7月5日起對中國進口純電動汽車加征17.4%至37.6%臨時關稅,暫定為期4個月。
在調查結束時,歐盟委員會還可提議征收最終關稅,最終關稅將于11月開始實施,期限通常為5年,除非有其他解決方案,或者歐盟特定多數的成員國反對采取最終關稅措施。
最新消息顯示,歐盟委員會將要求成員國在10月份投票決定是否對中國進口電動汽車加征最終關稅。
此外,歐盟委員會還證實,隨后還將決定關稅是自3月7日起適用,還是自7月5日(臨時關稅生效之日)起適用。歐盟委員會表示,甚至可能從10月下旬才開始加征關稅。
蓋世點評:如果歐盟對中國進口電動汽車加征追溯性關稅這一決定當真落實,這對中國車企來說將是一筆不小的損失。
極氪計劃2025年進軍日本市場
據日經新聞報道,中國電動汽車制造商極氪(Zeekr)的副總裁陳禹表示,極氪正準備明年在日本推出其高端電動汽車,包括一款在中國售價超過6萬美元的車型。
陳禹表示,該公司正在努力遵守日本安全標準,并希望今年在東京和大阪地區設立展廳。極氪的加入將為電動汽車發展緩慢的日本汽車市場帶來更多選擇。
極氪最近推出了其X運動型多用途車和009多功能車的右舵駕駛版本。當前,該公司已經擴展到包括中國香港、泰國和新加坡在內的右舵駕駛市場。
在同樣使用右舵汽車的日本市場,極氪預計也將推出其X運動型多用途車和009多功能車。在中國,極氪X運動型多用途車的起售價為20萬元人民幣(約合27,900美元),而極氪009多功能車的起售價為43.9萬元人民幣(約合61,000美元)。
圖片來源:極氪
蓋世點評:去年,比亞迪進入了日本乘用車市場,并在日本售出了1,446輛汽車。作為中車代表之一,極氪在日本市場的銷量表現將同樣吸睛。
赴意大利建廠?東風汽車:僅初步接觸
8月14日,蓋世汽車獲悉,針對近期赴意大利建廠的傳聞,東風汽車集團回應稱:目前和意大利政府只是初步接觸,尚未開展實質性接觸。
今年4月,有消息稱,東風汽車集團歐洲業務負責人透露稱,東風汽車集團正考慮在意大利建立一家年產能超過10萬輛汽車的工廠,并已與意大利政府開始談判。
當時,東風汽車集團方面對此進行了辟謠。
近期市場消息顯示,作為支持東風汽車集團在當地新建工廠的條件,意大利政府要求東風汽車集團同意在網絡安全和數據保護方面采取措施。
圖片來源:東風汽車集團
此外,意大利要求東風汽車集團生產的每輛汽車45%的零部件都來自意大利。但東風汽車集團方面表示,建廠條件商談中,如網絡安全、數據保護、45%的零部件本地化生產等內容,東風汽車集團均未就相關話題進行討論。
蓋世點評:意大利想要在Stellantis之外尋找中國車企進入本土市場,以拉動本國汽車產業發展。但就目前來看,顯然意大利的誠意并不能足以打動中國車企。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蓋世汽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241753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