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汽協:1-6月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均超17萬輛 全年有望實現70萬
繼5月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逼近4萬輛后,6月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繼續維持高位走勢,輕松突破4萬輛,實現今年開年以來連續5個月穩步增長。在7月11日中汽協舉辦的月度信息發布會上,中汽協會副秘書長姚杰判斷,綜合今年上半年的市場狀況,今年下半年的新能源汽車月度產量將繼續呈現成倍增長態勢。他強調,借鑒歷年下半年產銷數據的規律性變化(下半年月度產銷量將大幅拉升),此前中汽協預測今年實現70萬輛的產銷目標將不變。
據中汽協數據統計,6月新能源汽車生產4.5萬輛,銷售4.4萬輛,環比均保持在20%幅度以上,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增長107.4% 和107.3%。
2、電動物流車市場解析 政策未落地部分主流車企零產銷
據第一電動研究院數據梳理,2016年1-5月新能源汽車產量累計達11萬輛,其中電動物流車產量達2768輛,占比3%。與去年同期相比,新能源汽車總產量實現同比增長1.2倍,而純電動物流車產量同比增長達1.1倍。雖然電動物流車產量漲幅與新能源汽車整體產量漲幅基本同步,但從2015年數據看,純電動物流車產量高達4.6萬輛,尤其是第四季度,從9月開始出現較大幅度增長,而后10、11、12月持續攀升,直到12月月度產量達到2.36萬輛。環比去年第四季度,2016年前5個月電動物流車的產量增長速度可謂跌入低谷,只有3月份突破千輛。一方面因為新能源汽車推廣目錄沒有放準電動物流車進入,一方面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還在調整尚未落地。
3、工信部公示2015年乘用車企平均燃料消耗值 31家車企未達標
7月13日,第一電動網從工信部獲悉,根據《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辦法》(公告2013年第15號)和《關于加強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管理的通知》(工信部聯裝〔2014〕432號)要求,現將企業遞交的2015年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執行情況年度報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改善計劃承諾書遞交情況進行公示,共有31家車企2015年平均油耗未達標。
本土車企中,北京汽車、慶鈴汽車、丹東黃海、河北紅星、廈門金龍、江蘇九龍、福建奔馳、浙江飛碟汽車制造有限公司、大慶沃爾沃、江鈴控股、河北中興、慶鈴汽車、貴航青年蓮花汽車、陜西通家、沈陽華晨金杯、安徽獵豹、鄭州日產、海馬商務汽車、廣汽吉奧、重慶力帆、東風裕隆等22家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未達標。進口車企中,阿斯頓馬丁、邁凱倫、法拉利、鈴木、馬自達等9家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不達標。
4、江淮iEV6S未停產 電池目錄準入仍是“懸梁劍”
近日,有消息稱江淮汽車已停產iEV6S,原因是該車采用的三星電池還未獲得國內動力電池企業目錄準入。據第一電動網求證,江淮iEV6S仍然在產在售,7月初剛向北京市場發付數百輛iEV6S,即將交付車主。據江淮內部人士介紹,目前iEV6S的生產放緩,確實擔心電池目錄未通過而影響補貼發放。給經銷商的提貨期約一個月時間,比其他電動車型要慢。
5、中汽中心政研中心主任吳松泉:2030年新能源汽車占比將達40%
十三五期間,國家將繼續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轉變政府職能,逐步構建公平開放、競爭有序的產業發展環境和市場競爭環境,從而激發市場活力和主體創造力。在FOURIN世界汽車研討會上,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首席專家、政研中心主任吳松泉表示,全方位的的變革將建立節能管理、環保管理制度,NEV推廣由政府主導向市場機制轉變。預計2020年新能源汽車占比將達8%(大約240萬輛),2030年占比將達40%。同時汽車產業增速將持續放緩,維持中低速增長,行業整合也將開啟優勝劣汰。
6、韓國三星電子參與比亞迪A股非公開發行 在中國創建立足點
韓國三星電子有限公司<005930.KS>15日表示,已同意購買中國汽車制造商比亞迪(1211.HK)、<002594.SZ>的股份,提升其電動汽車配件和智能手機組件業務。有消息稱三星電子中國公司將購買價值約30億元人民幣(4.491億美元)比亞迪新股,比亞迪隨后發布澄清公告,指出上述報道中所述的股份比例4%不屬實,三星電子就參與比亞迪A股非公開發行與該公司展開積極推進,最終配售結果將在非公開發行完成后及時公布。
7、上海市新能源汽車政策已出臺8項 初顯政策聯動效應
據第一電動網統計,2016上半年,與新能源汽車相關的中央及地方各類政策已經出臺了80余項,包括新能源汽車及充電基礎設施推廣規劃、補貼標準、充電費、充電服務費標準、專項資金補貼、及指標交通等配套優惠政策。雖然政策密集出臺,但2016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依然掣肘于政策的完善性。在已出臺政策的44個省市中,例如上海、深圳和北京,這些城市的政策覆蓋面較完善,鼓勵推廣方式較多樣。尤其是上海,作為新能源汽車推廣重點城市之一,2015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數量為44247輛,全國排名第一。
2016年上半年,上海市共出臺了8項新能源汽車相關政策,包括購買和使用新能源汽車暫行辦法、操作流程、補貼標準,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規劃、補貼標準,新能源汽車專項資金,支持新能源貨車推廣計劃,促進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業務發展指南,以及嘉定區補貼方案。這些政策在內容上覆蓋了從生產、銷售、購買、使用整個新能源汽車鏈條,也對技術研發給予專項資金的鼓勵支持,同時覆蓋了新能源汽車的分時租賃業務。
8、海螺型材終止收購奇瑞新能源 后者未獲生產資質
7月12日晚間,海螺型材發布公告稱,決定終止對奇瑞新能源的收購,原因是奇瑞新能源尚未取得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相關報批進度較預期時間存在差異,且該資質的取得對奇瑞新能源資產、業務完整性和獨立性有重要影響,決定終止本次資產重組。回溯海螺型材5月23日的公告,公司擬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奇瑞新能源汽車技術有限公司股權,并取得該公司的控股權,同時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資料顯示,奇瑞新能源成立于2010年4月,前身是奇瑞公司的新能源汽車項目組,主要從事新能源汽車的研發、生產與銷售。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44441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