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新能源汽車指標申請超28萬人,排號已到2024年【閱讀原文】
6月9日,北京小客車指標調控管理辦公室公布,截至2018年6月8日24:00,累計收到個人新能源小客車配置指標申請和確認延期的共289377個;有7330家企事業等單位申請新能源小客車配置指標10626個。按照規定,有關部門將對申請信息進行審核,審核結果將于2018年6月25日在北京緩解擁堵網站公布。
第一電動網根據目前排隊規則及指標配置數量計算,2019-2023年個人新能源指標已經“預訂”一空,甚至部分申請人要等到2024年才能拿到新能源車指標。
來源:第一電動網
2、吉爾吉斯斯坦總統到訪北汽,望展開新能源汽車合作并建立合資企業【閱讀原文】
6月8日,正在對我國進行國事訪問的吉爾吉斯斯坦總統索隆拜·熱恩別科夫一行到訪了北汽集團,吉爾吉斯斯坦將在新能源汽車方面與北汽集團展開合作,并在吉爾吉斯斯坦建立受政府扶植的合資企業。
來源:第一電動網
3、商務部:非常歡迎特斯拉能在中國順利建廠
近期,特斯拉披露了在上海建設美國之外的首個工廠計劃,最快將在下月達成協議。有媒體問及商務部相關情況進展,商務部外資司司長唐文弘8日下午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回應稱,“我們非常歡迎他們能夠在中國順利建廠。這是一個積極的信號。”
來源:中國證券網
4、駿匯股份:小鵬汽車項目預計2020年開始進入批量生產
6月8日,駿匯股份(830795)公告,公司近日收到小鵬汽車電池箱上蓋項目的定點及開模指令的通知,后期將進入項目的開模階段,預計2020年開始逐步進入批量生產階段,生命周期(2020年-2024年)內預計實現銷售收入合計1.036億元。
來源:證券時報
5、青海鋰電項目獲10億元增資,比亞迪深耕動力電池或外銷
日前,比亞迪發布《關于調整變更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部分募集資金用途及新增實施主體的公告》,該公告中擬將用于“鐵動力鋰離子電池擴產項目”的60億元的募集基金調整為50億元,而從該項目中變更的10億元將用于在青海投資建設“年產12吉瓦時(GWh)動力鋰電池建設項目”。
來源:汽車頭條
6、比亞迪T10ZT純電動渣土車實現批量下線
6月9日,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迎來里程碑事件——全球首批純電動渣土車實現批量下線。在此之前,全球首批500輛比亞迪T10ZT純電動渣土車訂單順利簽約,根據深圳市場及技術標準打造的首款全密閉式智能渣土車正式投入深圳市鑫榮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正堡實業有限公司試運營,這標志著深圳渣土車走向電動化時代。
來源:中國物流與采購網
7、北汽新能源輕享完成共享汽車無人駕駛在半封閉場景下的應用測試
6月10日,北汽新能源輕享科技聯合北汽集團新技術研究院,在中國藍谷完成了共享汽車無人駕駛在半封閉場景下的應用測試,實現了共享汽車無人駕駛應用場景再升級。
來源:北京晚報
8、京威股份:五洲龍的氫燃料電池客車在大同試運營
京威股份(002662)6月8日晚間公告,參股公司五洲龍生產的氫燃料電池城市客車,近日在山西省大同市進行試運營。
來源:證券時報
9、河南出臺新能源汽車地補政策,省市級補貼不超中央50%【閱讀原文】
近日,河南省財政廳發布關于公開征求《關于調整河南省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及充電基礎設施獎補政策的通知》有關意見的通知,省財政依據2018年國家補助標準按不同比例進行補助。省級和市縣補助金額不超過中央財政單車補貼額的50%。如市縣出臺補助政策超過中央單車補貼額的20%,則省財政僅補助中央單車補貼額50%扣除市縣補助比例后剩余比例。
來源:第一電動網
10、保時捷Mission E正式定名Taycan,純電動跑車2020年入華
6月8日是保時捷70周歲的生日,在這個意義重大的日子里,保時捷Mission E有了自己的名字,新車定名Taycan,將于2019年正式上市,2020年入華。Taycan使用名叫Turbo Charging的800V超快充電技術,這個800V超快充比Tesla的400V快充理論上快了3倍。在快充模式下,其電池可在15分鐘內從0%充至80%,大約可以行駛250英里(400公里)。
來源:車云網
11、跨界純電SUV吉利帝豪GSe正式上市,11.98萬元起售【閱讀原文】
6月9日,吉利帝豪GSe正式上市,該車共推出4款車型,分別為風尚型、領尚型、臻尚型、尊尚型。補貼后售價區間為11.98萬元-14.58萬元(以北京地區為例)。新車搭載最大功率120千瓦、峰值扭矩250Nm的電機,快充模式下,電量0-80%只需0.5小時,慢充情況下則需9個小時方能充滿。其綜合工況續航里程為353公里,在60公里/時等速行駛狀態下,最大續航里程可達460公里。
來源:第一電動網
12、6月11日公布參數,廣汽新能源推GE3 530
廣汽新能源傳祺GE3將推出一款GE3 530版本,并于6月11號公布參數信息及預售價格。據悉,新車在外觀方面將與現款車型基本保持一致,不過其最大續航里程或將提升至530公里(現款車型最大續航里程為400公里)。動力方面,該車將繼續采用純電動系統驅動,具體參數系統官方尚未透露,不過有消息稱,由于該車較高的續航和電池能量密度,將能獲得國家最高檔1.32倍的補貼金額。
來源:汽車之家
13、全球電動車交付突破25萬輛,寶馬首推無線充電技術引入中國
近日從寶馬官方獲悉,BMW i將為插電式混合動力混合動力車定制的原廠集成感應充電設備,并將于2018年7月投產。這也是寶馬集團在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首創。
寶馬積極推進新能源生態系統的建設,通過品牌和產品、創新科技、充電網絡、研發能力、電動出行服務和電池技術六大方面,為中國客戶提供完備、便利的電動車出行體驗。到2018年底,寶馬將在中國提供超過8萬個即時充電樁,覆蓋超過100個城市。
來源:汽車頭條
14、福布斯:FF工廠宣布總承包商,年底交付計劃不變【閱讀原文】
據美國福布斯網站報道,在經歷了一番沉寂之后,美國智能互聯電動車初創企業Faraday Future(簡稱FF)近日終于取得了進展。該公司宣布其位于加州漢福德的工廠獲得了當地政府的正式許可,并選定了工廠的總承包商。位于加州圣佛南多市的商業建筑商Bernards將幫助FF建設這間占地一百萬平方英尺的工廠。
FF計劃在2018年底前將其首款量產車FF 91推向市場。FF 91是一款純電動車,單次充電的續航里程可達300英里以上,0-60英里加速時間2.39秒,同時這款車還將具備面部識別等其它AI功能。
來源:第一電動網
15、奔馳smart轉型電動品牌,明年在華停售燃油車
奔馳smart預計將于明年在中國停售汽油版車型。Smart作為梅賽德斯-奔馳旗下獨立品牌,致力于向消費者提供小巧精致的代步工具。根據公司規劃,smart將逐步轉型為純電動品牌,并于2020年在歐洲市場針對所有車型推出純電動版本,實現全面電動化。
來源:網上車市
16、荷蘭結合太陽光電與特斯拉電池,打造 100% 綠能電動車充電站
近日荷蘭公司結合太陽能板、電動車充電技術與特斯拉電池,讓充電站達成不分日夜 100% 綠能供電。該計劃是 LomboXnet 與本地合作伙伴推出的「Smart Solar Charging」項目之一,目前荷蘭烏特勒支市已有 20 個充電座與 200 片太陽光電、特斯拉 400kW / 800kWh 儲能系統連接,讓電動車可在日間利用太陽電力補充能量,晚上用特斯拉電池充電。
來源:Energy Trend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陳婧涵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69939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