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上市汽車企業最新發布的2018年第三季度財報不算理想。在國內車市連續多月銷量下滑的局面下,一汽轎車(6.730,?-0.23,?-3.30%)、一汽夏利(3.340,?-0.05,?-1.47%)、中通客車(4.690,?-0.04,?-0.85%)、長安汽車(6.320,?-0.12,?-1.86%)、比亞迪(50.000,?1.02,?2.08%)、曙光股份(4.350,?-0.08,?-1.81%)、江淮汽車(4.560,?-0.01,?-0.22%)、海馬汽車(2.260,?-0.05,?-2.16%)、安凱客車(3.840,?-0.06,?-1.54%)、江鈴汽車(10.240,?-0.23,?-2.20%)等11家企業全部業績預減。
到了10月,這一局面仍然沒有扭轉。11月9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發布10月汽車產銷數據顯示,2018年10月,我國汽車銷量為238.01萬輛,環比下降0.58%,同比下降11.70%。這意味著,國內車市已經連續四個月下滑。
其中,2018年10月,國內乘用車共銷售204.68萬輛,同比下降12.99%。1-10月,乘用車共銷售1930.40萬輛,同比下降1.02%,這是今年前10月國內車市累計銷量的首次負增長。
“今年全年車市實現正增長的可能性非常小。”中汽協副秘書長姚杰表示。
車企三季度利潤不理想
根據一汽轎車公布的今年第三季度財報,1-9月,該公司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35億元,同比減少53.6%。究其原因,一汽轎車認為是今年前三季度公司整車銷售較上年同期減少8.98%和原材料價格波動等因素所致。
江淮汽車今年三季度報告也顯示,公司1-9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0.48億元,同比下降78.13%。銷量下降成為江淮業績下滑的主因。江淮汽車認為,因整車銷量較上年同期下降5.53%,同時受新能源政策和產品結構影響,導致主營業務下滑明顯。
今年1~9月,比亞迪營業額為889.91億元,同比增長20.35%,歸屬上市公司凈利潤約為15.27億元,同比下降45.3%。
福田汽車(1.760,?-0.03,?-1.68%)今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為310.995億元,同比減少14.48%,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6.9億元,同比減少1324.33%。
自主品牌車企市占率下跌
從財報上看,大多數車企利潤不理想的原因之一是銷量下滑。根據中汽協公布的銷量數據,今年10月,自主品牌乘用車銷量為85.2萬輛,同比下滑18%,市場份額為41.6%,下降2.5個百分點,其中自主品牌SUV市場份額為57.2%,下降5.2個百分點。自主品牌車企的跌幅要高于市場平均跌幅。
據分析,自主品牌基于本土優勢,在SUV市場呈現出快速增長的苗頭之時抓住機遇,迅速決策并推出多款車型搶占市場,可以說從合資品牌手中搶走了一部分市場份額。反觀合資品牌,則由于決策時間較長、研發多在海外等因素并沒有在SUV市場快速增長的階段獲得太多益處。
但在國內SUV市場展現出疲軟的態勢之后,自主品牌就立刻面臨了巨大壓力。“SUV市場的劇烈震動,對自主品牌的影響遠大于合資品牌,接下來對自主品牌而言還是有很大的挑戰!”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
此外,在車市寒冬中,“小排量汽車購置稅政策”即將出臺的消息再起,但中汽協副秘書長師建華稱,中汽協不提倡出臺短期的市場激勵政策。
姚杰認為:“政策還是十分必要的,2009年和2015年我國分別出臺過一系列激勵車市的政策,也發揮了很好的作用。但是,政策也有兩面性,比如今年之所以車市下滑,和之前的鼓勵政策使得市場消費提前釋放有很大關系。”
來源:蓋世汽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80626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