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VR共對外發布三款新品,包括無人駕駛仿真平臺51Sim-One,智慧城市產品51 City One以及針對5G的實時渲染云平臺51 Cloud。同時,該公司還首次宣布了兩項免費計劃:自動駕駛仿真測試平臺和51World數字地球資產平臺。">
12月18日,51WORLD EC2地球克隆計劃發布會在北京舉辦。億歐汽車現場獲悉,在此次發布會上,51VR共對外發布三款新品,包括無人駕駛仿真平臺51Sim-One,智慧城市產品51 City One以及針對5G的實時渲染云平臺51 Cloud。同時,該公司還首次宣布了兩項免費計劃:自動駕駛仿真測試平臺和51World數字地球資產平臺。
顯然,如今產業互聯網深入傳統行業及傳統企業,汽車仿真領域由機械時代走向數字時代,為了順應這一趨勢,51VR希望憑借上述三款新品助力無人駕駛仿真,智慧城市管理以及5G大規模應用三大領域加速轉型。在億歐汽車最關注的無人駕駛方面,這家初創企業基于圖形學,通過自主底層工具研發,推出了51Sim-One無人駕駛仿真平臺。據了解,英偉達將為其提供大量算力支持,這一技術或將以云服務的方式提供給客戶,計劃按其訓練公里數計算收費。
按照官方介紹,該產品有四大亮點:
1、快速的靜態場景搭建能力
2、豐富的動態場景編輯能力
3、一體化集成,滿足任意需求
4、多平臺兼容,省去二次開發
此外,針對中國特殊路況,51Sim-One可以通過還原本土道路環境及交通特點,為測試車企提供更接近真實路況的宏觀和微觀動態交通場景。51VR創始人兼CEO李熠在活動現場表示: “據統計,一套算法如果要保證足夠的安全性,需完成1000億公里的測試。如果有100輛車,單車每天不停歇在實際道路跑8個小時,每天可跑400公里。照此推算,需要100輛車同時路測需要6849年才能完成算法的安全性測試。而利用51Sim-One平臺技術,則可將100輛車的仿真計算分布在100個計算節點上,24小時不停歇進行運算,再通過10倍速的加速計算,2個月即可完成算法測試。”
事實上,早在去年12月5日51VR舉辦的首次“地球克隆計劃”發布會上,李熠便已確定無人駕駛領域對于仿真測試的需求是剛需。他認為,如果相關測試工作全部依靠實際路測完成,不僅面臨著效率低、成本高的困擾,數據的多樣性也無法得到保證。而隨著無人駕駛技術逐步推進,其在訓練和測試中遇到的一系列問題,如算法測試、傳感器測試、安全性測試等,已不能通過傳統汽車領域的車輛動力學仿真、運動學仿真等來解決。
這也給了包括51VR在內的中國原創汽車仿真軟件一個切口。除了自動駕駛行業之外,該公司同樣將相關技術應用于5G及智慧城市領域,發布了智慧城市可視化平臺51City-One及針對5G的實時云渲染平臺51Cloud,前者用以幫助城市實現更加智慧的管理,后者則試圖加速5G應用快速落地。2019年,51VR將在全平臺鋪設51Cloud,運用邊緣計算技術,覆蓋51Sim-One及51City-One全產品鏈,借此提升終端體驗及服務效率。
在發布一系列新品之后,李熠還在現場宣布公司即將開放兩大平臺:自動駕駛仿真測試平臺和51World數字地球資產平臺,首次免費對外提供來自51VR的底層技術支持。當然,所謂“開放”均基于該公司數年來積累的朋友圈支持,51VR也在此次發布會上與廣汽研究院就自動駕駛仿真、虛擬體驗等領域達成深度合作。
談及合作,51VR目前已服務來自海內外超過500家企業客戶,其中包括BMW、戴姆勒、汽車之家、威馬汽車、萬科、當代、碧桂園、JQZ Group、一汽奔騰、阿里巴巴、奔馳、中國移動、國家智能網聯汽車(上海)試點示范區等企業和機構。其團隊已累積進入國內外124個城市和地區,實現國內一線及核心二線城市全覆蓋,并設有北京、上海、成都、硅谷和法蘭克福五大研發中心。
在公司超300人的團隊中,65%以上為計算機圖形學、機器視覺及深度學習等領域研發人員,均自于清華、浙大、上海交大、斯坦福、UCL、UIUC等高校,曾就職于微軟亞洲研究院、Autodesk、Crytek、CCP、動視暴雪、維塔士等企業。資金層面,截止2017年,51VR已經獲累計完成近3億元的融資。
得益于此,自2015年1月成立以來,51VR保持了每年超過400%的快速增長,2018年單年營收實現過億。借此發布會,51World也攜手全球合作伙伴正式啟動地球克隆計劃2。
版權聲明
來源:億歐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84268
以上內容轉載自億歐,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