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日七十周年國慶閱兵式上亮相的多款新型軍武裝備引起廣泛關注。
雖然壓軸出場的東風-41洲際核導彈擁有高達17馬赫的最尖端性能,其殺傷威力也最令人震撼,但其布局和外形卻樸素得很,僅僅是等斷面的圓柱體加球頭前端,包括其運載車輛的外形設計甚至迷彩涂裝也乏善可陳,是典型的只依靠尺寸巨大而取勝,在美學意義上的科技感和未來感表達極少。
東風-41洲際核導彈
東風-41的美學設計明顯屬于上世紀冷戰時期的蘇聯式風格——細節不夸張、以平直線條為主、形體均為標準的規則幾何體,但車輪、車體、作戰單元之間的比例掌控很到位,所以整體感很強,雖然不張揚但可靠感和信賴感極強,給人以不怒而威的觀感。
這與蘇俄藝術美學頗有神似之處,都是恢弘巨大、細膩豐富、強調集體協同的風格,至今在全世界都擁有大量粉絲,它所傳遞的強大殺傷力信息令人絲毫不會有懷疑的可能,是一種無需任何附加解釋的有力設計傳達。
同屬冷戰時期的美式武器設計則呈現出明顯的不同,他們更強調基于新科技新布局的純粹功能主義設計。換言之,美式軍武的設計經常會突破一般大眾基于常規武器再適當添加想象發揮的范疇,而顯示出怪怪的模樣。
F117夜鷹攻擊機
上世紀70年代的F117夜鷹攻擊機、B2轟炸機堪稱最佳范例,其設計的前衛程度令即使是民用飛行器界最科幻的協和超音速客機也慚愧難比——純粹的高速計算使形體突破了人類想象所能認知的美學邊界。
B2轟炸機
今天我們所熟悉的輕型輪式裝甲車也是這種純粹功能主義的設計,在本世紀初剛剛誕生時,M1126系列裝甲運兵車看起來完全就是個身材畸形的怪物,令人非常懷疑他的作戰性能。但事實上它非常好用,最初的奇怪畸形也逐漸被世人所接受,成為新世代輕型輪式裝甲車設計的基準參照風格。
M1126系列裝甲運兵車
以蜂鳥HUMVEE為代表的新型軍用越野車也是類似的例子,最初被認為是寬大笨拙的怪物,沒有了冷戰時期美式威利斯和蘇式UAZ的輕巧靈活,但海灣戰爭等實戰充分證明了其強大的拓展能力和多地形越野能力,全面碾壓傳統的輕巧型吉普車。
蜂鳥HUMVEE
美式威利斯越野車
蘇式UAZ越野車
今年閱兵式上的東風-17同屬于這一類純粹科技功能主義設計風格。6馬赫的超高音速性能在外觀上得到了完美表達,帶檐鋼盔式斷面的前端設計搭配修長的發動機單元,科技加持的秀美感呼之欲出。就連其深橄欖綠色亞光涂裝也是所有綠色武器裝備中最有高級感的色調,再搭配與東風-17字符相同顏色的白色尖頭,成為全場最新穎、最漂亮的一員。
東風-17
相比之下,運載東風-17的車輛設計就差了不少,一方面是偽裝色中的綠色過于鮮艷,另一方面是前臉散熱格柵輪廓非常怪異,顯得兇狠不足猥瑣有余。
被軍武愛好者稱為“大梭鏢”的高空高速無人機和夢幻般布局的攻擊-11戰術級無人機也是本次閱兵式上的超級明星,機體上奇特的開孔和進氣道輪廓,越是讓人看不懂,武器所特有的那種深不可測的神秘感就越強烈。而且這兩款無人機的運載車輛采用了灰卡其色為基色的數碼迷彩涂裝,補償了傳統形式駕駛室的平淡。
攻擊-11戰術級無人機
相比之下,五彩斑斕的新生活展示和各省市自治區彩車的設計則大為不同。盡管大多都是由專業院校設計出品,但不少彩車都能明顯感受到主管部門過于豐富的內容要求和設計者追求明晰主題之間的矛盾和糾結。
從用戶思維的角度看,無論是每輛彩車大約15秒的展示時間之短暫,還是觀看距離之遙遠,觀眾都很難快速領會到太多內容,也難以看懂過于抽象或者另類的表現方式。
所以給人留下美好印象的彩車設計往往主題明晰不紛雜,表現手法也符合主流審美和習慣,比如山西、廣西、云南彩車都是很好的范例。
在形體方面,彩車最大的設計優勢就是尺寸足夠龐大,也沒有關于突出物的限制,因此具備立體層次變化的絕佳空間自由。
重慶彩車
山西、重慶、甘肅、上海彩車就充分運用了這種在同一主題下極力豐富形體層次的手法,觀感豐富但不雜亂,而且能與大眾對于此地域的大概認知呼應。
不好的例子當屬河北雄安和香港彩車,分別以過于單調呆板的平面和錐形面疊加作為主體,且色彩和涂裝顯得很不專業,難免被大家吐槽。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汽車商業評論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01468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