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是2019年兩會的熱詞,共有30位政協委員為氫能發聲,“氫能定位”、“加氫站規劃”、“扶持政策”等被重點提及,兩會之后,二級市場的氫能概念行情一路高漲;一級市場國有企業,如國電投、中石化大手筆布局不斷。2019年的氫能產業可圈可點,進入“技術創新涌現增多”、“技術追趕與國外差距縮小”、”政策、法規、標準的制定加快“、“燃料電車和氫能產業同步發展的階段。
2020年的兩會還有4天結束,氫云鏈梳理了兩會委員提案內容,了解2020年政協委員的氫能之聲、關注要點,從企業角度探頭國內氫能產業變化要點。氫云鏈為此匯總2020兩會氫能產業的議案內容:
長城汽車總裁王鳳英
在2019年兩會上,長城汽車總裁王鳳英女士關于發展氫燃料燃料電池電池汽車的提案引起了社會的強烈反響,對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的發展和在消費者中的科普起到了加大的推動作用。而今年依舊提出《關于大力推動氫能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促進能源和動力轉型升級的建議》;
無獨有偶,2019年與2020年王鳳英女士對氫能產業都提出了5點建議。
點評:
2019年,王鳳英女士的焦點集中在加氫站方面,5點建議中3點與加氫站直接相關(剩下兩點是技術與標準),可見去年王女士認為加氫站是當時阻礙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的核心問題,而如何“破冰”是關鍵。
2020年,王女士的建議關注點增多,更加面面俱到,技術、示范應用、氫能管理、政策規劃一個都不落,概括而言,王女士更加看重產業化過程中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的推廣與管理。
華菱星馬劉漢如
隨著越來越多的重工業企業布局氫能,以及全球對氫燃料電池重卡研發和推廣力度的加強,再配合更多加氫站的規劃與建設,氫燃料電池重卡助力重工業企業脫碳運輸的時代正在加速到來。為更好地迎接脫碳運輸時代的到來,加快推動我國氫燃料電池重卡產業發展。
劉漢如建議:
(1)進一步擴大示范城市范圍。盡量涵蓋不同特色區域,不僅限于經濟發達、氫能產業基礎好的區域,氫氣稟賦好的地區和重污染地區也需要重點考慮。
(2)鼓勵氫能重卡跨區域運營。重卡在實際應用中多存在跨市甚至跨省運營的情況。在試點城市政策實施以后,可能存在試點城市造車/上牌,但部分甚至大部分運營區域在試點城市之外的情況,因此可以考慮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車輛購置獎勵(補貼)在制造地領取;二是車輛實際使用地結合節能減排方面資金給予運營補貼;三是車輛異地運營的里程計入補貼運營里程內;四是適時推出氫能車輛高速通行費減免等路權優惠措施,在一定區域內建立高速氫走廊,引導和鼓勵有技術實力的企業提前布局大功率、低氫耗、長壽命的氫能重卡產品。
點評:
劉漢如先生的提案代表了可能不屬于試點城市的氫能企業的呼聲。按照此前流出的燃料電池汽車推廣方案中對示范區域申請的前置條件(有基礎/有積極性/有特色),限制了非示范區域、但又有能力發展氫能的企業積極性。可見,劉漢如提案中呼吁進一步擴大示范城市范圍、爭取國家政策獎勵支持,既是基于企業自身需求,也有一定代表性。另外,有意思的是比亞迪、吉利、上汽、北汽新能源等車企未重點提及氫燃料電池汽車相關議案。
中國石化集團齊魯石化總經理韓峰
中國石化集團齊魯石化公司總經理韓峰建議做好頂層設計,盡快出臺國家氫能發展戰略,明確氫能發展目標和路線。韓峰建議,從國家層面進行統籌,發揮煉化等行業主力企業的產業及技術優勢,牽頭組織有關企業、科研單位等,針對行業發展中的瓶頸問題,組織攻關示范,開展科技攻關,并加強有關標準的研究制定,確保氫能產業安全、高效、有序推進;另外,選擇重要的資源和加工生產基地至港口碼頭等重要物流中心的沿途沿線,由優勢企業牽頭組織開展制氫、儲氫、運氫、加氫一體化布局建設示范,探索氫能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的有效模式。國家應優化政策激勵,科學制定氫能和燃料電池汽車有關政策支持體系,提高政策支持的精準度,高效助力氫能產業發展。
中國石化天津黨委書記李永林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石化天津石化公司黨委書記李永林建議,制定氫能及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頂層發展規劃,制定適合的、可操作的氫能產業管理規范和法規,加強關鍵技術、核心零部件重點攻關,實現全面國產化。李永林表示,迫切需要國家出臺加氫站審批主體、建設審批流程以及補貼政策的指導意見,引導和支持氫能基礎設施建設及運營。
中國石化集團鎮海煉化黨委書記呂亮功
呂亮功表示,我國在氫能產業發展過程中還面臨一些問題:一是產業缺乏統一規劃。二是關鍵核心技術尚未突破。三是總體成本過高。四是技術標準體系相對滯后。
鑒于此,呂亮功建議:一是盡快出臺國家層面氫能產業發展總體規劃路線圖。從國家層面,健全政策管理體系,完善頂層設計,制定合理產業發展路線圖;從地方層面,各地結合自身優勢,利用產業集群,積極推動氫能產業發展。
二是利用石化企業發展氫能的產業基礎優勢,推動制氫從以灰氫為主逐步向藍氫和綠氫過渡,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石化企業具有豐富的低成本灰氫資源優勢(即96%的氫氣來源于化石燃料,藍氫指由化石燃料制取,但輔以二氧化碳的捕捉和利用等處理,綠氫指利用可再生能源電解制取),是目前國內主要氫氣生產來源之一。同時,石化企業在全國擁有網絡化的天然氣管網和終端加油站,具有管道輸氫和布局加油/加氫站的天然優勢。
三是突破核心技術,打造產業生態。借鑒有關國家經驗,明確以財政支持的氫能和燃料電池研發計劃,設立專業化的國家能源研究院和氫能重點試驗室;四是完善氫能產業相關技術標準和檢測體系。
點評:
中石化是布局氫能產業的大型國有企業之一,中石化有錢、有技術、有標準、有管理,未來有掌控中國加氫站網絡的趨勢。中石化企業提案中多次強調頂層設計、氫氣從危化品管理變為能源管理的法規進程,暗示著石化類企業在天然氣管網、終端加油站、管道輸氫等方面的布局熱潮來臨,這將有利于促進氫能產業與燃料電池產業同步發展。
國電網遼寧董事長石玉東
全國人大代表、國網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石玉東提出《加強氫能立法頂層設計,促進清潔能源高效利用》議案,建議,一是完善氫能立法頂層設計,及早有序推出國家層面相關法律法規,明確氫能在能源體系中定位,確定歸口部門相關職責,集約人才資源優勢,建立統一的標準體系,指導地方因地制宜、結合產業基礎設計發展戰略。二是將氫能發展明確納入“十四五”規劃,統籌協調氫能與其他能源協同發展,打破行業壁壘,避免資源低效配置,形成一體化全國性氫能產業鏈布局,帶動氫能相關行業健康、有序發展,支撐國民經濟增長。三是加強氫電綜合技術科研及產業支持力度,對清潔能源制氫及氫燃料電池進行專項科技及政策支撐,降低電制氫成本,利用氫燃料電池技術進步拓展氫能需求,完善氫能供需體系建設,實現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目標。
點評:
“完善氫能立法頂層設計、將氫能發展明確納入“十四五”規劃”這兩個提案是與中石化提案類似內容。不同的是在提案第三條,石玉東強調清潔能源制氫、氫電綜合技術研發支持和應用,氫能儲能,構建可再生能源一體化示范和應用。雖然國電網、中石化布局的角度不同,但均屬于政策驅動型行業,需要自上而下發展。
新華聯集團董事局主席 傅軍
全國政協委員新華聯集團董事局主席傅軍提出《關于建議國家重點發展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提案》;他認為一是加快做好頂層設計,由發改委、工信部等部委牽頭,根據我國國情和行業發展狀況,盡快制定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詳案和實施細則,以便各地、各部門貫徹執行、真正落地。二是加快實現技術突破。建議國家重點確定2—3個具有突出發展優勢的國有或大型民營汽車制造廠家對關鍵技術進行重點攻關,并扶持一批上下游企業形成全產業鏈協同發展,共同推動技術進步。三是加快推進設施建設。建議初期由國家投資建設,后期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建設。同時中石化、中石油目前已有數萬個加油站,可就在加油站旁加建氫氣站,以減少相關投入,盡快形成網絡。四是加快推動重點市場應用。為加快市場推廣應用,利用每年要減少的1000億度電來制氫;通過技術創新提高燃料電池的功率和運行質量;對生產廠家、加氫站、使用者等給予一定的政策補貼,可先行在一部分省會城市試點推廣,再逐步在全國應用,助推氫燃料電池汽車行業快速發展。
點評:
新華聯集團是東岳集團的控股股東,作為民營企業涉氫企業代表,傅軍提案關注大型民營企業在技術公關、產業鏈創新中的作用。在中游核心配件、上游核心材料創新方便,大型民營企業,如東岳集團更有優勢。東岳集團正在分拆會A股上市,未來會有一批科技創新型民營企業登錄資本市場。
東岳集團首席科學家 張永明
氫能作為一種高效、清潔、安全、可持續的新能源,是解決汽車尾氣污染和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的最佳途徑,被視為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的清潔能源。但是對加氫站建設而言,主管部門缺位,歸口管理還未明確,加氫站建設的立項審批流程復雜,缺乏可操作的加氫站審批及監管辦法。
建議有關部門出臺相應氫能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政策或管理辦法,健全監管體系,確定氫能及燃料電池行業主管部門;出臺專項規劃,對加氫站、制氫廠等審批流程予以規范指導和優化,明確加氫站的選址、土地使用、報建、施工、經營全過程的審批及管理流程和相關監管職能部門,構建氫能基礎設施投資運營和氫能產業化發展的支持政策和監管體系。
點評:
東岳氫能的提案說明盡管產業內已經達成加快加氫站建設速度的共識,但在執行過程中還存在規范不清、歸口不明的現象,仍需加快推進氫能產業標準和管理體系的建立和推廣。
東方電氣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鄒磊
去年,鄒磊就帶來關于加快推進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發展的提案,建議將氫能納入國家能源體系。不過在不久前國家能源局公布的《征求意見稿》將氫能寫入其中,已經說明了國家在能源戰略上對發展氫能的重視。
鄒磊認為,“十四五”期間,首先需要逐步完善政策體系。積極推進氫能及燃料電池領域標準的制修訂,實現氫能產業標準體系建設,帶動技術轉化與產業發展;逐步完善氫能法規體系建設,推動出臺一些地方性法規和政策,支持氫能產業發展;明確氫能產業主管部門,建立完善的氫能基礎設施審批、建設、驗收流程;加強對氫氣制取、儲運、加注、應用等各個環節的安全監管,建立安全事故防范機制、安全應急響應機制。
同時,進一步推廣示范應用。大力推廣氫燃料電池在商用車、分布式能源等領域的示范應用,加快氫能基礎設施布局建設,探索氫能與可再生能源或油氣資源耦合型發展的新型商業模式,提高項目經濟性,進一步豐富氫能的應用場景,延伸氫能產業鏈;著力開展氫燃料電池分布式能源項目及區域性能源互聯網示范建設,構建以氫能為紐帶的綜合能源體系,建立多能互補的聯動機制。
點評:
鄒磊提案內容涉及氫能源及燃料電池產業同步發展,亮點在于建立氫能產業的安全監管,建立安全事故防范機制、安全應急響應機制。
濱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朱德權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油氣進口國,在大國矛盾和競爭長期存在并可能激化的現實格局下,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是重要任務。因此發展綠色氫能應當成為重要的國家戰略。
綠色氫能在儲能、交通、建筑和工業領域被廣泛應用,為全球碳減排作出了重要貢獻。但在我國,氫能僅僅在交通領域局部地區進行了試點應用,且高度依賴政策性補貼,不具備商業示范效應。建議國家積極探索氫能經濟上和環境上可持續發展的合理路徑,鼓勵試點企業整合氫能行業先進技術和優勢資源,建立綠色氫能綜合應用示范基地,充分利用氫氣制取渠道廣泛、電解水制氫生產過程抗擾動能力強、氫能儲存能量密度高、生產和使用場所可分離、燃料電池熱電綜合能效高等技術特征,探索能源綜合管理模式,使氫能綜合利用價值最大化,實現經濟上的可持續發展。
點評:
朱德權的提案內容是行業共識,擴大氫能應用范圍,建立綜合能源體系,從而提高能源利用率,提高氫能利用價值,建立堅強的能源體系。
氫云鏈總結:
(1)車企發聲少,燃料電池汽車產業政策發展日漸清晰。相比去年國內車企如東風、長城、奇瑞、上汽、廣汽、中通等發聲站隊燃料電池汽車而言,今年兩會代表涉氫的提案議案和意見,在數量上要少了許多。原因:新冠疫情影響,會議時間縮短,內容呈現聚焦。有關氫燃料電池汽車政策已漸成體系,加氫站數量少等問題正在快速解決,產業化拐點臨近,現階段不確定因素減少,更多在于企業自身管理與技術發展問題,產業方向類問題無需重復討論。
(2)能源企業發聲多,氫能源產業早期不確定問題多,需要政策指引。國際上燃料電池產業技術已經基本成熟,有可參考的發展模式,而氫能源產業在世界范圍內都處于早期階段,不確定問題較多,國內外企業均在無人區摸索前進。氫能源產業主要由能源企業如石化、電力、清潔能源類企業負責,從天然氣、光伏、風電等能源產業發展經驗看,在推廣過程中沒有政策指引將寸步難行。
(3)對比韓國、日本等國家均自上而下地,制定了氫能國家發展戰略,我國前期自下而上地發展、試錯階段到了告一段落的時點,隨著產業的發展,加氫站數量少、氫能產業定位不清、標準體系缺失、補貼政策不明、自主技術安全等問題已經認識到位,或者正在解決中。下個階段,企業更多地關注剩下的最后一個,也是最大一個產業發展障礙——產業頂層設計和如何運用好“有形、無形兩手抓”來引導產業有序發展的問題上。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氫云鏈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16902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