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乘聯會綜合預估8月乘聯會新能源乘用車廠商批發銷量80萬輛,同比增長27%,環比增長9%。
從當前已公布的8月各品牌的新能源銷量來看,8月環比上升幅度最大的當屬一汽豐田,高達542.4%。除此之外,坦克、小鵬、哪吒、AITO問界、嵐圖、埃安,其增幅分別為:、50%、24.3%、20.6%、18.3%、17.5%、15.6%。
8月份雖然有成都車展的拉動,但仍有多個車企/品牌的新能源銷量呈現環比下滑的態勢,其中下滑幅度較大的有:合創下滑37.2%、smart下滑25.4%、上汽通用下滑20%、長城汽車下滑9.1%(其中:哈弗下滑26.7%、魏牌下滑15.5%),蔚來、零跑、極狐則是輕微下滑,降幅分別為5.5%、1%、1.4%。
都是什么車型扯了后腿?像合創這類邊緣品牌,咱們就不過多關注了。還是主要說一下smart、上汽通用、長城吧。
smart產量難以平衡國內外市場
smart汽車8月份銷售3201輛,環比下滑25%,是目前統計的車企中降幅第二大的。回看今年smart的月度銷量,可以發現,3月銷量5911輛,達到上市以來的的最好銷量成績。不過此后銷量逐漸下滑,6月份隨著smart精靈#3上市,才稍有回升,7月份銷售繼續提升至4292輛,略低于4月4390輛的銷量。沒想到8月份卻交出環比下滑25%的答卷。
對于這樣的銷量表現,smart品牌或早有預見,全球公司CEO佟湘北曾對外界回應稱,因為要為歐洲市場鋪貨,所以要把一些量優先給到歐洲市場去。在8月的成都車展上,佟湘北在接受媒體訪問時稱:“銷量目標并不是我們今年關注的最主要KPI,品牌是我們這個企業最核心的資產、競爭力和最終極的目標。”同時他還提到,為保持smart品牌的高價值,不會參與價格戰。
微藍6/E4穩定性欠佳
上汽通用新能源車型所統計的品牌有:別克、雪弗蘭、凱迪拉克,所包含的新能源車型有:微藍6、微藍7、E4、E5、暢巡、銳歌,其中別克占據4款,其中微藍7處于邊緣化地帶,銷量由微藍6和E5扛大旗,E4在7月勢頭不錯,但從8月官宣銷量中消失的E4來看,預計成績不佳;雪弗蘭暢巡今年銷量呈上升態勢,但平均月銷量不足700輛,難以擔當重任;而凱迪拉克LYRIQ銳歌在7月份全系價格下調6萬后,8月繼續高歌猛進,取得了650輛的銷量,這也是LYRIQ銳歌在今年獲得的最好成績。
如此看來,8月份上汽通用的新能源銷量下滑了20%,或是由微藍6、別克E4的失利導致的。
而別克E4雖然起步價便宜,在上市之初,就因入門版車型減配掉了5G網絡、方向盤加熱、方向盤離手檢測、遠程啟動、超聲波雷達等一系列配置,被吐槽不具備競爭力。這樣看來,似乎有一定道理,但是品牌力和性價比擺在那里,后續上漲也不是不可能。我們且關注其后續的銷售態勢。
哈弗/魏牌雙保險失利
長城汽車旗下的新能源品牌有歐拉、哈弗、魏牌、坦克四個,其中歐拉的表現還是非常穩,8月份保持了銷量過萬的勢頭,環比微增0.9%;坦克的新能源車型作為后起之秀,在6月推出了首款搭載越野超級混動架構Hi4-T的車型,還是獲取了市場認可,7月獲得了2023輛銷量,8月銷售了3036輛,環比增長50%。
畢竟坦克的銷量基數較小,即便大比例增長,也難以彌補哈弗、魏牌的下滑銷量。
從近幾個月哈弗新能源車型銷量情況可以分析,主力車型哈弗二代大狗、哈弗梟龍MAX很可能同時出現下滑。哈弗梟龍MAX全系插混四驅,號稱兩驅的價格四驅的體驗,與比亞迪當初喊的“油電同價”如出一轍的高舉低打,市場口碑也還不錯。
至于哈弗梟龍MAX為什么銷量會下滑,或許與其保價政策落實不到位有關。筆者在車質網上發現,8月份關于價格變動的投訴占比高達66.7%。
魏牌的主力車型則是藍山DHT-PHEV,7月銷量占據了魏牌83.7%的份額,而從8月份魏牌環比下滑15.5%來看,4月份上市的藍山DHT-PHEV經過一定的銷量爬升后,或可能出現疲軟之勢,其最可能的威脅則是來自理想L8。雖然,藍山DHT-PHEV曾被譽為理想L8的平替,但其并未威脅到理想L8的增長,反過來,在這個消費群體相對穩定的區間,理想L8的增長更有可能搶奪了藍山DHT-PHEV的潛客。
結語:不難看出,8月份smart、上汽通用、長城三個品牌的銷量有點掉鏈子,與產品本身質量沒有什么關系,反倒是跟產量、營銷策略有一定關系。如若在金九銀十做好調整,加上新車型的助力,銷量回暖也是可能的。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EV情報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209538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