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乎意料間,比亞迪儲能告別了“尹小強時代”。
華夏能源網獲悉,近日,比亞迪(SZ:002594)內部發布重大人事調整公告,尹小強卸任儲能及新型電池事業部總經理,電力科學研究院院長尹雪芹女士接棒。
熟悉尹小強的人都知道,他的做事風格可以用“強悍”來形容。2000年尹小強加入比亞迪,從基層實驗員做起,歷任品質體系經理、生產部經理等職。2016年,尹小強履新青海地區總經理,在這片還未被比亞迪開發的“處女地”上,尹小強帶領團隊克服惡劣環境,僅用一年時間就完成了建廠任務。
2022年,尹小強接手比亞迪的儲能業務后,依舊是雷厲風行、作風強硬,短短三年半不僅讓比亞迪儲能完成了從“電芯供應商”到“系統解決方案服務商”的轉變,還在出貨量方面穩居行業頭部。
此次突然“換帥”,外界頗多疑問:尹小強去向不明,下一步會接管什么業務?“后尹小強時代”比亞迪儲能又將走向何方?
這些問題的答案,都有待時間回答。只是對匆匆離任的尹小強來講,留下的是“壯志未酬”的三大遺憾。
遺憾一:儲能還未支撐起比亞迪的“三大夢想”
比亞迪成立于1994年,是在香港和深圳兩地上市的世界500強企業,業務橫跨汽車、電子、新能源、軌道交通四大產業。比亞迪從能源的獲取、存儲,再到應用,全方位構建起了零排放的新能源整體解決方案。
其中,比亞迪所謂的能源的獲取、存儲和應用,分別對應的是太陽能電站、儲能電站和電動車,這正是王傳福在2008年提出的比亞迪“三大夢想”。
也就是在2008年,比亞迪成立了電力科學研究院(后并入儲能事業部),涉足儲能相關技術研究。尹小強曾介紹,“比亞迪干任何事情之前,都會先把這個行業、產業所有的技術鏈條打通,把所有‘卡脖子’的關鍵技術都掌握。所以,比亞迪進入每一個行業的時候都會成立一個研究院。”
尹小強
電力科學研究院成立后,就開始在比亞迪內部做示范項目,建自己的儲能電站。例如,在零碳示范項目“未來村”中,比亞迪利用儲能電池來為整個“未來村”儲電、供電,為儲能業務積累豐富經驗。
2022年,在“雙碳”目標的推動下,儲能行業迎來大爆發,比亞迪也將儲能業務提升到新的戰略高度,并讓尹小強正式接管該業務板塊。
對于儲能行業,尹小強十分看好,他曾表示,“儲能行業之所以發展這么快,底層邏輯既是光伏價格下降嚴重,也是因為電動車發展迅猛。這兩個因素決定了儲能行業一定會高速發展。”
一邊是比亞迪儲能技術的厚積薄發,一邊是儲能行業高速發展的“東風”,疊加尹小強強悍作風的推動,比亞迪儲能業務扶搖直上。僅用一年時間,比亞迪儲能便打造了“魔方”儲能系統,成為行業的爆款。在儲能系統出貨量全球排名中,比亞迪也長年穩居TOP3。InfoLink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比亞迪位居全球儲能系統出貨量第三位。
盡管比亞迪儲能已經發展的很好,但相比寧德時代依然差距明顯。在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最新發布的上半年儲能行業數據中,寧德時代以超過50GWh的出貨量穩居第一,比亞迪則在20-50GWh的范圍內屈居身后。這樣的“江湖座次”,比亞迪很顯然是不服氣的。
在比亞迪內部,儲能業績與其他業務板塊相比也并不突出,甚至未能作為一個獨立業務板塊列入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尤其是與電動車業務相差懸殊。“我們希望把比亞迪儲能打造成一塊兒金字招牌,就像比亞迪汽車一樣,不能拖后腿。”尹小強告訴媒體說。
從發展空間上講,儲能業務才剛剛冒頭。相信如果再給尹小強幾年時間,比亞迪的儲能業務一定會做到更高的高度。
遺憾二:沒能等到儲能“按噸賣”的時代來臨
國家能源局在對《“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進行解讀時明確,隨著電力系統對調節能力需求提升、新能源開發消納規模不斷加大,尤其是沙戈荒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集中建設的背景下,新型儲能建設周期短、選址簡單靈活、調節能力強,與新能源開發消納的匹配性更好,優勢逐漸凸顯,加快推進先進儲能技術規模化應用勢在必行。
早在2022年,中國就已成為全球新增投運新型儲能最多的國家,占全球新增項目的36%,遠高于歐洲(26%)和美國(24%);2023年,中國新型儲能建設規模開始爆發式增長,建成投運裝機31390MW/66870MWh,同比增長超260%。
儲能裝機雖然快速增長,但支撐新型電力系統的價值還沒顯現出來。此前,劉吉臻院士曾表示,在大規模新能源消納的過程當中,新型儲能基本上沒有發揮什么顯著的作用,就像用幾個礦泉水桶裝長江水。
2023年8月,時任南方電網專家委員會專職委員的鄭耀東也表示,對于電力系統而言,儲能只是一種調節手段,永遠不會成為電力系統的第四只腳,因為它與三足鼎立的“源網荷”體量相差懸殊。
對此,尹小強應該是有不同意見的。在去年底的一次行業會議上,他明確指出,“儲能的地位、價值沒有被認可”,“儲能未來的發展,就是要大規模普及儲能,讓儲能走進千家萬戶。”
“要達成上面的目標,儲能用瓦時做單位去賣可能太貴了。我們提出一個倡議,儲能未來按噸賣,像建房子一樣建儲能電站。只有這樣,儲能行業才能和能源掛上鉤,才能和新型電力系統掛上鉤。”尹小強表示。
3月26日,比亞迪儲能發布工商業儲能新品ChessPlus
尹小強認為,儲能的價格一定會越來越便宜,一定是一種基建產品。如今,儲能價格正在朝著他所判斷的方向一步步發展。在剛剛過去的第四屆EESA儲能展上,有企業已經將標準配置的儲能系統價格降到了0.498元/Wh。而該企業的負責人告訴華夏能源網,這一價格下依然有利潤可賺。
雖然提倡降價,但尹小強反對惡性“價格戰”。他表示,儲能企業不應該以低于成本的價格去爭搶市場,而是通過技術的手段去降本,“我們認為(降本)還是要靠全產業鏈的創新,尤其是極致創新。”
隨著價格的下降,儲能裝機規模必然還將繼續快速增長,比亞迪儲能“從瓦時到噸,鑄造百年儲能”愿景的實現只是時間早晚問題。遺憾的是,尹小強已不再掌舵比亞迪儲能。
遺憾三:未能等到儲能內卷硝煙散盡時
當前,儲能行業火爆發展的同時,極度“內卷”是備受詬病的大問題。
對此,尹小強認為,“光伏和風電要配儲,這是地方政府的要求,但配儲之后成本就增加了。因此,有些企業在電源側配了很便宜的儲能。但便宜的儲能電站肯定存在問題,所以調的人不敢調,用的人不敢用,于是便出現了問題。”
身處內卷的行業,比亞迪也免不了成為“卷王”。在儲能市場招標中,比亞迪儲能多次在集采中以低價中標。
例如,在今年8月2日,山東高速能源發展有限公司2025年磷酸鐵鋰儲能設備采購中標候選人公示顯示,共3家企業預中標,其中比亞迪為第二中標候選人,并以0.490元/Wh單價在三者中成為3家企業中最低的。
“自從我負責儲能業務以來,我們就一直在打仗,2022年-2023年都是,因為行業太卷了。這也引起了大家的一些議論。”尹小強在接受媒體采 訪時坦言道。
對所有儲能企業來說,是不想卷但又不得不卷。好在是,政府部門已經看到了問題并從政策上做了糾偏。
今年2月,國家發改委、能源局聯合發布“136號文”明確提出,不得將配置儲能作為新建新能源項目核準、并網、上網等的前置條件,并要求新能源項目全電量入市,通過競價形成電價。該政策的出臺,標志著儲能行業正在從政策引導向市場化轉變,儲能產業也開始從“拼價格”轉向“拼價值”。
比亞迪儲能現任總經理尹雪芹
“136號文”叫停強制配儲后,行業普遍認為,那些沒有技術含量的儲能企業將被淘汰,而那些有技術護城河的儲能企業將迎來新一輪的發展良機。這對于以工程師文化見長,在研發投入上有優勢的比亞迪來說,給了新的發展機會。
“比亞迪就是制造業的標桿。我們干了快30年的制造業,最核心的能力就是制造能力、工程技術能力、技術研發能力。在成本控制上,大概沒有誰比我們做得更好。”尹小強對媒體強調說。
然而,未能等到內卷硝煙散盡時,尹小強已卸任了總經理。未來,反內卷成功的儲能行業或許會更加良性,充分市場競爭下比亞迪儲能或許會發展的更好,但對尹小強來說已經可以不留遺憾了,因為“功成不必在我”,更因為“功成必定有我”。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華夏能源網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273237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