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召開前夕,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浙江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聚焦行業發展,結合對國家能源安全、環境保護,及汽車行業前沿趨勢的觀察與思考,就甲醇汽車的推廣,自動駕駛技術發展兩大議題遞交提案。
兩會李書福提案大力提倡推廣“甲醇汽車”
李書福的提案大力提倡推廣“甲醇汽車”,主要源于以下三大緣由:
1、甲醇燃料的清潔性、高效性、安全性、對人體無害性已在國內外得到廣泛認可。
在我國,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山西、陜西等富煤省區及國內科研院所就開始了甲醇燃料的研究、應用推廣工作,并通過大量基礎研究、實驗驗證及試點運營,充分證明了甲醇作為燃料具有安全穩定、特性優秀、適用范圍廣、污染少等特點,特別是甲醇汽車產生的PM2.5排放比同排量傳統汽油車要低80%。
國際上,各科研院所也一直在進行甲醇燃料的前瞻研究和技術儲備。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ACEA于2015年10月稱,甲醇表現出一些積極的燃料特性,在專門的甲醇機上得到較高的燃燒效率,并能夠取得較低的一氧化碳CO、碳氫HC和氮氧化物NOX污染物排放。三十多年的實踐證明,沒有發現使用甲醇燃料對環境及人類健康帶來危害的現象。
2、我國的甲醇汽車技術較為成熟,在國際上也處于領先地位。
目前,我國很多汽車企業都在進行甲醇汽車的研究開發工作。在工信部2013年組織啟動的甲醇汽車試點運行項目中,各地甲醇汽車的運行狀況良好。同時,甲醇汽車的生產、檢測、零部件供應、維修服務體系、加注站建設標準等也已得到逐步完善且日漸成熟。
3、甲醇的生產來源廣泛,生產技術成熟。在我國,其產能和產量均有充足保障。
甲醇可由煤(高硫煤)、焦爐氣、煤層氣、天然氣、生物質、二氧化碳排放廢氣等多種資源制取。利用空氣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廢氣,與通過電解水制得的氫氣合成制取甲醇這一循環利用資源的綠色技術,已實現產業化,而通過焦爐氣制甲醇、劣質煤制甲醇,可實現對資源的最大化利用。2016年,我國甲醇產能達到8,145萬噸,實際產量為5061.5萬噸,大量過剩的甲醇產能需要消化。
因此,發展甲醇汽車產業既是緩解我國石油資源緊張狀況的現實選擇,對保障我國能源安全具有戰略意義,也符合中央積極穩妥化解過剩產能的指導精神。
工信部“回應”:積極探索甲醇汽車市場化運行模式
幾乎在同一時刻,工信部在3月1日舉行了“全國工業節能與綜合利用工作座談會”,對甲醇汽車的市場化運行模式進行了探討,和李書福的提案頗有些“不謀而合”的意味。會議提出,2017年實現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4%、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同比下降4.5%等目標。同時提出,加快建立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機制,完成部分甲醇汽車試點城市驗收,加強甲醇汽車標準體系建設,推動甲醇汽車技術水平提升,積極探索甲醇汽車市場化運行模式。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廣東合即得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49649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