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像一場打怪升級,企業何嘗不是?對于合眾新能源來說,剛剛完成了企業發展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場“升級”,那就是即將獲得工信部的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資質。
5月17日,在工信部發布《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第308批)擬發布的新增車輛生產企業及已準入企業變更信息名單,浙江合眾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簡稱“合眾新能源”)進入擬發布新增車輛生產企業清單。公示截止5月23日,屆時如果沒有變化,合眾新能源將正式獲得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資質。
目前,盡管15家企業的純電動乘用車生產項目獲發改委批復,但通過工信部審核的企業僅北汽新能源、云度新能源、江鈴新能源、知豆、長江汽車、前途汽車,合眾新能源是第七家。
生產資質到底有多重要?我們打個簡單的比方:好比生了孩子以后需要上戶口,那么出生證明的重要性就體現出來了。同理,新能源汽車生產出來后,銷售和上牌就需要生產資質。目前,汽車行業據說有300多家的新創造車企業,如果拿不到工信部的生產資質,那么只能選擇代工生產,因此,生產資質可以說是新創造車企業走向量產最關鍵的一步。
那么,拿到“準生證”的合眾新能源到底靠譜嗎?發展前景如何?
“成事于人,但錢也不能少” 今年2月底,剛剛履新合眾汽車總裁的張勇約了幾個媒體朋友在京小聚,當時談及為何選擇一個剛剛起步的新創公司時,他說,自己操盤來創建一個新的品牌,這樣的成就感不是金錢所能夠衡量的。“作為新創造車公司,我認為要想成功需要具備幾個關鍵的因素:一是有錢,二是有人,三是方向不能錯。” 盡管對于發展方向,不同企業有不同的看法,但錢和人,卻是公認的基本要素。如今,隨著新創公司越來越多,要吸引優秀的人才和資金的投入,都不是太容易的事情。 成立于2014年的合眾新能源,在行業內一直非常低調,鮮有對外發聲。公開資料顯示,其注冊資金為6.26億元,目前總投資已經超過25億元。張勇表示,在未來兩年內,合眾新能源都不會有資金方面的困擾。 由于沒有資金上的壓力,張勇團隊就能將精力全部投入到業務上。這個團隊中,除了曾帶領北汽新能源成為全國純電動車銷量第一的張勇外,還有奇瑞創始人之一的孔繁龍負責生產;中國第一代電動車研發者彭慶豐負責研究院;原斑馬資深總監張祺負責智能網聯的研發;跨國車企自動駕駛負責人負責智能駕駛的研發。 “我們組建的團隊有兩個要求,首先有夢想,希望并相信能夠通過努力去讓未來出行更美好,其次要有實際的落地執行能力,打過硬仗、打過勝仗。”張勇表示,在現有600名員工的基礎上,預計到年底要擴至1800人,其中光研究院就將達到700到800人。 今年年初,合眾新能源確立全球化的研發戰略,在全球布局新能源汽車領域技術領先的研發矩陣,包括美國硅谷智能駕駛研發中心、意大利都靈設計中心、德國工程與技術中心、上海與嘉興技術研發中心等,進而將形成“四國五地”的研發布局。 如今,由于新創品牌實在太多,而且其中又有不少渾水摸魚者,導致外界對于這些新品牌有不少非議。那么,怎么分辨這些新創企業到底是想真正實現造車夢,還是想撈一筆就走呢? 其實很簡單,拿到錢之后,到底是在投入到研發、工廠和產品中,還是用來造勢,這樣就一目了然。顯然,合眾新能源屬于前者。 產品和模式是靠譜與否的關鍵因素 真正想造車的新創企業也不在少數,但眾所周知,能夠堅持到最后并脫穎而出的并不會太多。那么,什么樣的企業才比較有可能堅持到最后呢? 首先,要有自己的工廠。這個目前在業界已經沒有太大的爭議,哪怕是一開始選擇代工的蔚來汽車,目前也已經選擇在上海自建工廠。因為,只有擁有自己的工廠,產能、生產品質和工藝才有足夠的保障。 目前,合眾新能源智能制造基地——桐鄉智慧工廠已全面竣工。工廠占地400余畝,總建筑面積達96762平方米,一期投資11.56億元,一期規劃產能為8萬臺/年。該工廠以智能化、柔性化、模塊化、定制化及信息化為建設理念,全面貫徹精益生產方式,全力打造國內新能源汽車智能工廠新標桿。至此,桐鄉工廠已準備就緒并投入運行,哪吒純動力車型將在三季度批量生產并投入市場。 正如張勇所說:“汽車公司的本分是造一臺質量穩定可靠、又能夠滿足客戶需求的好車。合眾新能源自建工廠的正式竣工,證明我們具備了整車批量生產的能力,還能夠全過程的把控產品工藝、質量,這是造好車從0到1邁出重要的一步。” 其次,就是產品到底能不能符合消費者的需求,實現一定的市場占有率。說一千道一萬,汽車企業的核心就是產品。目前,合眾新能源第一款量產新能源車型定位為小型SUV,補貼后價格將在10萬元內,將同時面向B端和C端兩個市場。 第二款車預計在明年底上市,定位為中型車,在造型、智能化方面更傾向于私人市場。第三款車計劃在2020年推出,同樣面向私人市場。未來產品平臺將按照2+5規劃進行生產,即一個小型車平臺的兩款車型和一個中型車平臺的五款車型。 值得注意的是,5月10日上午,合眾新能源與蕃茄出行、巴歌出行、小二租車、PonyCar等四家共享出行公司,簽署戰略采購協議:2018~2019年度,四家公司合計采購哪吒汽車兩萬輛,打響了哪吒汽車開拓國內共享出行市場的第一槍。 張勇表示,此次采購協議的簽署是哪吒汽車邁向市場的第一步,未來,合眾新能源還將聯合四家共享出行平臺,根據共享出行市場需求,開發具備L2.5級智能駕駛功能的哪吒汽車,以便率先在出行市場推出。據悉,合眾新能源正在開發具備L2.5級智能駕駛技術的哪吒汽車,計劃2019年底前投放50臺智能駕駛汽車開展商業應用路測,將哪吒汽車打造成為智慧出行共享平臺的首選品牌。 結語 從引進戰略投資到團隊建設,從工廠竣工到第一款產品即將量產,再到拿到工信部的第七張生產資質,合眾新能源似乎不急不躁,但每一步又都踩在點子上。而且兩萬輛的出行訂單,又讓它剛要起步,就已領先。 接下來,就要看哪吒的首款產品能不能讓消費者感到驚艷,甚至覺得物超所值,一炮而紅。畢竟,消費者對于新創品牌并沒有太大的容錯空間。有人說,對于新創公司來說,靠不靠譜,兩三年內就能見真章,對于合眾新能源來說,同樣如此。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華山論劍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68806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