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可能有福音了!對于生活在北京、上海、天津、杭州、石家莊等五城和海南一省仍在為一車難求而發愁的潛在購車者來說。
“要積極穩定汽車等傳統大宗消費,鼓勵汽車限購地區適當增加汽車號牌配額,帶動汽車及相關產品消費。”這是今天(2月16日)出版的2020年第4期《求是》雜志發表的國家最高領導人重要文章中的一段。
這是繼一年前——2019年1月28日,發改委、工信部等十部委發布了《進一步優化供給推動消費平穩增長,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方案(2019年)》之后,國家最高領導人對刺激汽車消費釋放的最強音。
當時,2019年1月8日晚,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寧吉喆在央視《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系列報道開篇中說,2019年將制定出臺促進汽車、家電等熱點產品消費的措施。他說,“過去一年(2018)已經接近了3000萬輛的這么一個市場規模,但是還有潛力,支持居民合理消費、綠色消費、升級消費。”
20天后發布的“實施方案”,把促進汽車消費放在首要位置,提出了有序推進老舊汽車報廢更新,持續優化新能源汽車補貼結構、促進農村汽車更新換代、穩步推進放寬皮卡車進城限制范圍、加快繁榮二手車市場、進一步優化地方政府機動車管理措施等六方面政策,并在文中提到“優化機動車限購管理措施”以促進汽車消費。
這些政策對增進汽車消費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但因沒有太多“真金白銀”——國家和地方財政支持和稅費減免——而顯得“含金量”和誠意不夠,加上這是面向全國而對具有車市消費風向標的9大限購省市針對性不強,除股市中汽車股短暫漲停,還是沒有扭轉2019車市開年持續下滑的態勢,限購這座大山沒有絲毫松動。
為此,2019年6月,國家發改委又聯合商務部、生態環境部聯合印發《推動重點消費品更新升級暢通資源循環利用實施方案(2019-2020年)》,提出“各地不得對新能源汽車實行限行、限購,已實行的應當取消”。
2019年6月29日,海南省率先部分響應,該省公安廳發布通告宣布,在2019年7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期間,海南省將全面放開新能源小客車增量指標申請資格條件和數量。此前,2018年5月,海南普通小客車(燃油車)增量指標通過搖號或競價的方式取得,每月搖號一次;新能源小客車增量指標則通過排號方式取得。
緊接著,2019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發展流通促進商業消費的意見》,更是明確提出實施汽車限購的地區要結合實際情況,探索推行逐步放寬或取消限購的具體措施,有條件的地方對購置新能源汽車給予積極支持。
在國家多部委和國務院三令五申下,2019年9月12日,貴陽市公安交通管理局發布《關于廢止有關貴陽市小客車號牌管理相關公告的通告》,正式取消搖號購車,成為全國首個全面取消限購的城市。
2019年9月29日,廣州市宣布將以搖號方式配置普通車增量指標1萬個。2019年燃油車指標配置總數達到17萬個。與此同時,深圳也宣布在原定基礎上每年增加投放普通小汽車增量指標4萬個。
這四地限購政策的放開,讓首都人民和群眾對北京汽車市場限購“松綁”充滿期待。但有冷幽默的段子說,北京相關部門一直未收到相關通知。
自2010年12月北京第一個發布汽車限購令來,將近10年時間,限購雖然在節能減排和“首都藍”上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但限購和單雙號限行并沒完全解決交通擁堵問題。機動車保有量已逾500萬輛的首都,依然還是“首堵”。是進一步加大限購力度,還是靠“智慧交通”的科學體系和布局來解決擁堵問題,答案似乎不言自明。
2020新年伊始,中國車市在此前連續兩年負增長的基礎上,又是開局不利。特別是1月底開始影響中國車市和經濟的新冠肺炎疫情,更讓人對車市前景極為不樂觀。雖然疫情何時過去還是未知數,但對GDP影響之大則是板上釘釘,而在汽車業,刺激汽車消費、放寬各種限購包括相關環保政策的呼聲已經成為共識。
現在,國家最高領導人提出“鼓勵汽車限購地區適當增加汽車號牌配額”確實是一個好消息。這是非常時期采取的非常措施,汽車商業評論認為,不同于過去一年有關部門不停呼吁卻無果的景象,這一次落實的可能性非常之大。
這意味著至今還未對限購政策松動的城市,主要是北京、上海、杭州、天津,產生積極的影響,特別是在消費者呼聲最高的北京地區。
不過,我們同時要準確理解最高領導人的文章含義,他說的是“適當”,而不是“全面”或“普遍”,也不是一些人解讀的“要取消限購汽車”。這個“適當”在北京地區,很可能意味著將會增加新能源汽車的指標。
同時,汽車商業評論認為,因為最高領導人的指示,成都、重慶、青島、武漢等這些先前可能在未來幾年內實施汽車限購措施的城市可以斷定不會出臺限購政策。
當然,為了響應最高領導人號召,有關部門是否還會積極推出大力度的鼓勵汽車消費的其他政策,比如購置稅再次減免,比如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補貼政策新的措施,都還是未知數。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汽車商業評論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09465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