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是作為貿易代表團來到這里的。”戴姆勒董事會主席蔡澈(Dieter Zetsche)說。
12月4日,戴姆勒董事會主席蔡澈、大眾汽車集團CEO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和 寶馬首席財務官尼古拉斯彼得(Nicolas Peter)受美國總統特朗普邀請,就美國政府考慮對外國汽車和汽車零部件征收關稅一事在白宮進行會面商討。
和蔡澈一樣,另外兩家汽車制造商代表在會面結束也強調,在美國和歐盟之間的全面貿易談判中,他們并不扮演任何官方角色,但美國與歐盟之間650億美元貿易逆差中有300億美元來自德國出口到美國的汽車貿易的現實,讓它們又自然成為了雙邊談判中備受關注的一股力量。
美國商務部長威爾伯·羅斯(Wilbur Ross)表示,減少與德國的汽車和零部件貿易赤字是當務之急,最好是德國汽車制造商提升在美國的產量。
“關稅人”特朗普
12月4日,特朗普在推文中稱自己是“關稅人”,他認為這些關稅促使加拿大和墨西哥贊同新的三國間貿易協議,這份協議并已于上周末(當地時間11月30日)簽署。
此前,特朗普曾威脅,如果美國國會拒絕批準他與加拿大和墨西哥簽署的貿易替代協議,那么就要取消《北美自由貿易協定》。
提高關稅已經成為特朗普政府平衡與歐盟以及中國之間貿易的重要手段。
今年,特朗普對25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征收新的關稅。在最近的中美元首會晤后,涉及“減少并取消”對美國汽車和汽車零部件征收的關稅等貿易談判也正在進行。
今年早些時候,在特朗普的倡導下,美國政府已經開始對從歐盟和世界大部分地區進口的鋼鐵和鋁征收關稅。
隨后,歐盟對一系列美國商品(包括摩托車、橙汁、波本威士忌、花生醬、香煙和牛仔布)征收報復性關稅。
自5月以來,美國商務部一直在調查對所有外國車輛和汽車零部件征收關稅的影響。該報告正在由幾個聯邦機構進行審查。如果論證通過這是涉及到國家安全的問題,那么這份報告可能成為行政部門實施這些關稅的法律依據。
寶馬反駁了這種征收關稅的理由。該公司在今年6月份提交給美國商務部的一份評論文件中說,外國汽車制造商的競爭不會威脅到美國的國家安全。
文件中還提出,“完全取消美國和歐盟的汽車關稅符合德國汽車制造商的最佳利益,因為這將為汽車制造商每年節省大約10億歐元。我們預計美國汽車制造商也將節省同樣的成本。”
盡管今年7月,特朗普與歐盟委員會主席讓-克洛德·容克(Jean-Claude Juncker)曾達成一致,同意努力消除所有關稅和貿易壁壘。
但“正如你所知道的那樣,總統已經表示,只要談判取得良好進展,就不會對歐洲人征收汽車關稅。”羅斯也曾表示。
增加投資的可能性
12月4日,寶馬、戴姆勒和大眾汽車的代表參觀了白宮,并在聯席會議前分別會見了特朗普的高級經濟顧問,包括羅斯、美國貿易代表羅伯特·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以及經濟顧問拉里·庫德洛(Larry Kudlow)。
在結束會面后,三家公司明確表示貿易談判應該在相關政府機構之間進行,但也同時透露與政府官員的會晤“具有建設性”。
對于正在與福特建立聯盟的大眾來說,迪斯稱,他們可能會利用聯盟伙伴在美國的工廠來生產汽車,也在考慮在美國建立第二家汽車工廠,將于2019年初最終確定。
不過,大眾汽車想要利用福特工廠進行生產,可能還需要與美國聯合汽車工會(UAW)進行談判。
今年6月19日,福特和大眾于宣布他們將探討戰略聯盟,雙方同意簽署諒解備忘錄。10月份,兩家公司的談判進一步深入,涉及跨領域的合作。2019年1月份,雙方還將繼續討論聯盟事項。
迪斯說:“我們與福特的談判和對話具有前瞻性,目的就是要真正建立一個全球性的汽車聯盟。這也將加強美國的汽車業,并加強福特在歐洲的地位。”
寶馬首席財務官尼古拉斯彼得(Nicolas Peter)參加了此次白宮會議。
在會后發表的聲明中,寶馬對自由貿易表示歡迎,稱貿易壁壘的減少使其在美國獲得成功成為可能。該汽車制造商在全球最大的工廠就坐落于美國南卡羅來納州斯巴達堡(Spartanburg),雇傭了大約1萬名員工,并正在考慮在美國建立第二家工廠。
而蔡澈則更指明了增加投資的條件,“一般來說,我們計劃在這里實施的額外投資,從商業本身來看當然不是明智的做法。這些投資必須基于更深入的了解,因此我們的經營條件不能改變。這一點大家都很清楚。”他說。
因此,從三家德國車企負責人在與特朗普會面后的發言看,相比將汽車關稅提升到25%,承諾投資是雙方都愿意接受的結果。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汽車商業評論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83198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