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似乎是從IT、互聯網圈傳入的潮流,越來越多車企召開合作伙伴大會、生態伙伴大會,將供應商、經銷商和各個環節的合作伙伴聚集在一起,制定新戰略、簽訂新合作、擴展朋友圈。
同一時期也在興起另一股潮流,越來越多車企召開粉絲大會、粉絲盛典、粉絲嘉年華,這是面向車主、與用戶互動的平臺。
每個汽車品牌擁有車主俱樂部、一些汽車品牌擁有鐵粉組織是早就有的事,例如著名的迪粉,但這些組織一直都是車主自發或經銷商行為,主機廠并沒有參與其中。從2015年開始,多個汽車企業齊刷刷地做起了官方的粉絲大會。這個時間點可以看做“用戶思維”在汽車圈的覺醒時刻。
在這個階段,“伙伴”和“用戶”對車企來說還是兩個不同的群體,一個是造車的幫手,一個是賣車的對象,與二者關系不同,打交道的方式也不同。
2019年,有車企將這兩個群體的區隔打破,把二者融為一體。
沒錯,是家造車新勢力——愛馳汽車在上海車展發布全新用戶戰略“7921用戶伙伴計劃”,以“用戶伙伴”為核心的全新品牌價值觀。
愛馳對這個計劃的解釋是:79比21是空氣中的氮氧比,其和諧穩定、一呼一吸的關系,一如愛馳與用戶之間的依存共生;字母表上第21個字母是U,21諧音是愛你,代表愛馳對用戶的愛與重視,蘊藏著“用戶伙伴”戰略的源動力;79則代表愛馳行動,79加21等于100,當用戶與愛馳成為伙伴,進化出100分的出行體驗絕非奇跡。
愛馳汽車聯合創始人兼總裁付強在發布會上對以“用戶伙伴”為核心的全新品牌價值觀的闡釋是:以最近的距離,洞見用戶真我態度;以最開放的心態,吸引用戶深度參與;以全生命周期智能共創平臺,與用戶共同進化出遠超期待的美好出行生活方式,讓愛馳成為一家“用戶深度參與的智能出行服務公司”。
愛馳拋出這個計劃和品牌價值觀的時刻,可能是一次普通的概念營銷出爐,但也有一定的概率,它將掀起企業與消費者關系的一個全新時代。
消費者從上帝到粉絲,再到伙伴。
“顧客就是上帝”是中國進入商業社會后第一個被廣泛接納的企業與消費者關系,理念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紀中后期美國的馬歇爾·菲爾德百貨公司。
從1980年代的索尼到2010年左右的蘋果等公司逐漸打造出一種截然不同的客商關系:消費者從高高在上的上帝成為拜倒在商品腳下的粉絲,企業和品牌從服務上帝的仆人變為接受崇拜的明星,兩者地位打了顛倒。
伙伴關系與前兩者最大的不同是平等,商家與用戶的距離被拉近,用戶參與到商品的形成過程中,商家參與到商品的使用過程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以色列著名社會學家伊娃·伊洛斯(Eva lllouz)在其著作《情感商品》中提出,現代消費關系中涌現出一個新的概念——“生產性消費者”(prosumer),這個概念由生產者(producer)和消費者(consumer)合成,指的是由消費者自行完成生產工作。比如自己組裝宜家家具,在麥當勞吃完飯后自己倒掉垃圾、整理托盤。
伊洛斯發現,消費正在成為一種消費與生產合一的方式,對于消費情感商品的人來說,他實際上是被招募來生產自己正在消費的東西。人們購買某種商品的目的是得到某種情感,這種情感的制造者就是人們自己。
愛馳的“用戶伙伴”正是對“生產性消費者”概念從企業角度的表達。
用戶伙伴的落地實踐
為什么是愛馳最先提出這一概念?與其核心團隊身處汽車行業幾十年的觀察思考有關。
付強認為,整個行業所面臨的是一個用戶越來越難以被滿足的時代?!皬膫鹘y車企到新勢力,多數品牌仍在單方面以產品技術為手段,強調對用戶的引領??梢哉f,汽車行業所能提供的,早已被用戶需求甩出了幾條街。”
作為用戶伙伴計劃的落地,愛馳已經在首款車型U5上做了嘗試,不但像所有車型一樣在設計之初盡量貼近市場、滿足消費者需求之外,并且開放更多空間讓用戶參與共創設計,注入用戶的專屬基因。
比如,為了實現真正的“私人訂制”級人機交互,愛馳團隊突破傳統汽車廠商設計流程,重新設計研發流程,讓用戶、工程師、設計師共同參與其中。U5在副駕駛一側工具箱、扶手箱、座椅靠背等處,預留了多個“眾創空間”接口,用戶可通過這些接口,自主加裝游戲機、衣物烘干衣架、體感座椅、mini bar、太陽能充電器等多種設備,滿足用戶個性化空間需求。
表面上看這樣的做法只是增大了配置的可選度,但本質上是讓用戶真正參與到造車環節中。用戶可以挑選的不再只是與出行相關的配置,而是那些與日常生活更息息相關的功能,這讓車輛從出行工具變成屬于用戶自己的小天地,賦予車全新的定義。
U5的目標是成為每一個駕駛者專屬的個性化伙伴,它不僅可以預先加載個性化設計、學習每個人的用車習慣,更重要的是超級ID可以幫助車主實現多終端互聯,讓每一次操作都變成可延續的。
比如在上車前通過手機設置的目的地導航,上車后會自動同步到車機上,到達目的地附近之后手機還會繼續步行導航,整個出行過程一氣呵成,無需繁瑣的二次操作,帶給用戶更智能化的出行體驗。再比如孩子的聲音輸入,可以讓孩子輸入一段語音內容,車內的語音交互系統通過人工智能的深度學習,就能形成父子或者母子對話的語音場景。
關于U5數字養成生態,愛馳汽車執行副總裁蔡建軍在上海車展上透露,愛馳將在今年6月11日CES展上集中釋放。
有時候創新步伐太大并不是消費者想要的,這會把創新的代價轉嫁個消費者。比如全鋁車身、碳纖維這些先進材料技術已經能運用在汽車上,但一旦發生事故甚至小剮蹭,維修成本高昂。
愛馳U5在這方面做了平衡,其上鋼下鋁的結構就是典型例子——車體在事故中最容易出現維修的部分,如果全鋁車體,會給消費者來自巨大麻煩和極高使用成本,但消費者同樣有輕量化、長續航的訴求,于是,鋁制底盤配合鋼制車身成為最優解決方案。
這種混合材料車身的精妙之處在于,將高強度、輕量化的高強度和超高強度熱成形鋼材料投放到上車身,將輕量化的鋁合金材料投放到下車身。相比于全鋼車身或全鋁車身,很好地平衡了輕量化與成本、安全性之間的矛盾。
結果是,愛馳U5的車身重量減輕約165kg,比傳統全鋼材質汽車減輕20%,為更長的續航里程提供保障,其中,車門側防撞梁創造性應用了超高強度的熱成型鋼,強度可達2000MPa,是全球范圍內首次在量產SUV中應用。其下部車身采用航空級的7系鋁合金制造,極致輕量化。而為了解決不同材料間的連接問題,愛馳U5通過采用SPR自沖鉚接和FDS自適應熱熔緊固等航空級連接工藝將鋼鋁結合。
交付是另一個開始
同樣的思路不僅體現在車上,還體現在工具上。付強曾提到,愛馳給開發團隊提出的要求之一是專用工具的使用量要控制到最小,以此作為評價開發團隊的一個指標。
“這么做的好處在于維修門檻降低,一般店都能修。即便涉及到有一兩個專用工具,愛馳結合配送體系,也能快速完成,讓所有的路邊店都能維修我們的車。所以這些都是我在早期構造的時候,已經充分考慮到的東西?!备稄娬f。
這種思路的不同之處在于,在傳統汽車業看來,汽車制造和銷售完成后,主機廠除了提供必要的配件和售后之外,主要任務都已完成。而在付強看來,“將產品交付給用戶,并不意味著創造的終止,而是另一個全新的開始?!?/p>
這也就是說,用戶參與到商品的形成過程中,企業參與到商品的使用過程中,兩者同樣重要。
一部分原因是電動車比燃油車在使用過程中還不夠方便,需要更多支持,而造車新勢力在這方面顯然比傳統車企出身的新能源品牌想得更遠,做得更多。例如蔚來的換電站、移動充電車、代客充電和結合了以上三者的“一鍵加電”服務,可謂覆蓋了所有能想到的方式。
愛馳仍然創造出一種全新的充電方式——充電機器人。愛馳發明的充電機器人可根據不同用戶在不同場景下的需求提供全自動充電解決方案。在公共停車場停放車輛時,車主可以使用通過移動端手機APP呼叫機器人并選擇充電量需求,充電機器人即可全程自動完成充電。
在充電時間方面,以電池容量為65kWh的愛馳U5為例,充電機器人通過60kW直流快充可以在40-50min內完成充電80%。充電結束后,顧客可在APP內自動結算費用,機器人則會自動返回補電點自補電,或根據服務需求,執行下一充電任務。
充電機器人的優點是不必投入人工、不受充電樁和線路限制,挑戰是需要物業配合。
另一個創新是B包電池。愛馳U5在后備箱位置可以再疊加內含8個電芯的電池包,電池包可進行租賃或購買,個人就能實現快速更換。這個電池包的綜合電量約20kWh,在原車503公里的NEDC續航基礎上再額外增加120公里綠色増程。
原車續航和加B包電池續航,用于日常市內行駛和城際遠途行駛兩種場景,或許會成為電動車解決兩種場景的普適方案。
上海車展上,愛馳汽車執行副總裁蔡建軍還宣布啟動“首批限量用戶伙伴招募”,針對不同用戶、不同場景,提供使用權和產權靈活擁有模式,和全生命周期服務。用戶可優先享受可買可租的擁車新方式。不久之后,愛馳伙伴用戶還可參與體驗中心共建,獲得更多權益。
造車新勢力誕生至今仍伴隨著批評和質疑,但應該看到,無論是產品、技術、商業模式還是與用戶關系上,造車新勢力一直在帶來新的思考和嘗試,一直在試圖重新定義,愛馳的“用戶伙伴”就是最新一例。
為行業創造新的商業文明,這也是彎道超車或變道超車的一部分。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汽車商業評論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90778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