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圖片來源:Automotive News
作者:邁克爾·衛蘭德(MICHAEL WAYLAND)
在汽油車和純電動車之間,人們對PHEV仍然存在認知缺口
(在2012年的一則廣告中,就連外星人也沒有得到Volt。而在其他廣告中還出現過信息描述不一致的情況。)
“這讓人有點困惑嗎?也許吧。”
這是前雪佛蘭Volt營銷經理多拉?諾維奇(Dora Norwicki)在2014年4月就人們是否理解該車的“增程”動力總成時做出的回應。
諾維奇討論了廣告宣傳“新技術”的障礙,以及人們如何花時間“理解這種車型可能適合他們”。
但這種理解從未到來。Volt在底特律哈姆川克裝配廠的生產已于今年2月結束。
在某種程度上,由于信息傳遞上存在隔閡,通用想讓電動車更實用的先驅性努力付諸東流。
最終,Volt的突破性技術——插電和汽油推進系統的結合,這是許多競爭對手剛剛趕上的——無法解決面向消費者時糟糕的信息傳遞,這些人中的大多數仍然認為傳統的內燃機就很好。
“總的來說,Volt的營銷和廣告需要像傳統銷售一樣,把重點放在培養用戶群體上。”Autotrader和凱利藍皮書的編輯邁克爾?哈利(Michael Harley)說,“缺乏正確的客戶認知是導致雪佛蘭Volt消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即便是現在,那些可能從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PHEV)的性能中獲益最多的消費者,是否理解擁有一輛需要不時充電和加油的汽車意味著什么,仍遠未明朗。
這使得其他正在部署PHEV的廠商必須研究Volt的成功和失敗,以確保他們的產品不會過早地消失在夕陽中。
迥異的觀念
專家表示,關鍵不在于過分強調技術,而在于強調對消費者的基本好處——這是通用太晚才吸取的教訓。
“車企需要教育消費者,告訴他們擁有一輛PHEV毫不費事。”哈利說,“加油的次數更少,這意味著開PHEV可以節省時間,運營成本也更低,所以車主可以省錢。”
再來看看雪佛蘭2012年的超級碗廣告。當時,Volt被展示為一艘科幻飛船,太空旅行的外星人有興趣探索它“真正先進”的技術。片子的主要笑點也完美地詮釋了Volt的問題:不管向外星人解釋了多少次,他們都難以理解其概念。
其他早期的Volt廣告雖然更直接,但卻給出了并不一致的信息,將其與日常電器進行了比較,并將其稱為“增程電動Volt”。
這看似沒什么問題,但哈利表示,車企必須牢記“專注于積極的和無縫的擁有體驗,而不是讓技術顯得陌生或復雜”,即使它確實非常復雜。
雪佛蘭市場總監(轎車和跨界車)史蒂夫?馬約羅斯(Steve Majoros)承認,通用在推出Volt時過于注重技術層面,而不是“Volt能帶給用戶什么”,也就是更清潔、更環保的駕駛體驗。
自2010年12月推出以來,通用已售出近15.5萬輛Volt,隨著第二代車型的問世,2016年銷量達到近2.5萬輛的峰值。
那些了解技術并購買了這輛車的人非常滿意,許多早期用戶成為了這輛車及其技術的擁護者。
通用一貫標榜Volt是業內客戶滿意度最高的車型之一,而在《消費者報告》2011年和2012年的年度車主滿意度調查中,Volt都位居榜首。
“Volt在購買者中獲得了成功。”集汽車銷售和汽車資訊服務為一體的Edmunds網站工程師兼車輛測試總監丹?埃德蒙茲(Dan Edmunds)說道。
然而,即使有包括頂級豪華車在內的多個品牌提供PHEV,銷量仍處于利基水平。在汽油車和純電動車之間,人們對PHEV仍然存在知識缺口。
“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的問題在于它太拗口了,人們仍然不確定PHEV到底是什么。”埃德蒙茲說,“還沒人想出要如何談論PHEV,我認為這是因為我們一開始就走錯了路。”
埃德蒙茲指的不僅是Volt,他覺得這種誤解可以追溯到豐田普銳斯和本田Insight上。盡管這兩款車都被貼上了混合動力車的標簽,但其實消費者可以像駕駛其他任何汽油動力車一樣駕駛它們。
“混合動力”這個詞可能更適合Volt這樣的車,它包括兩個動力總成和兩個補充機制。
一開始,通用在推出Volt時拒絕稱其為任何類型的混合動力車,而是將其描述為一款帶有“增程器”的電動車。
埃德蒙茲說,考慮到當時電池驅動的電動車還很少見,人們對電池驅動的理解也很差,用這個詞來形容Volt只會使傳遞出來的信息更加混亂。
“Volt-Bolt問題”
到了2016年,通用在推出第二代Volt時澄清了信息。但這時,它又有了一個新的困惑來源,那就是同年推出的純電動Bolt。
“Volt?Bolt?這是個問題,尤其是對Volt來說。”埃德蒙茲解釋說,“為擁有不同動力系統的車輛添加聽起來相似的名字,讓人費解。”
未來幾年,雪佛蘭的許多競爭對手也將不得不解決同樣的難題。
現代、福特等公司提供或計劃提供的PHEV,使用的是與其傳統內燃機車型一樣的名稱。現代、起亞和本田還在單一銘牌下擁有多種替代動力選擇,跨越不同的電氣化技術。
隨著每一次復雜程度的提高,反而是傳統的內燃機會變得簡單得多。
“車企要記住,消費者對傳統內燃機技術非常熟悉。”哈利說,“許多新車購買者不愿意接受PHEV這樣的新技術,是擔心這會帶來混亂或不便。”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汽車商業評論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90779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